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斯兰教传入,视鱼为“真主降下的神灵”,预示幸福生活的到来,故又有 

了吃鲜鱼的习惯,鱼被埃及人看作圣洁之物,吃鱼有特别神圣的色彩。大葱 

也被看作驱邪免灾之物,因为它强烈的刺激味有使人苏醒的效果,故做为惠 

风节的主要生菜。 

     这一天埃及人都要到外面盛妆出游,以享受春天的气息,闻一下春天的 

风 (《悠久的惠风节》,载刘伟编《世界各国风情趣谈》)。 

     ⑤马斯卡尔节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马斯 

卡尔为“十字架”的意思。相传公元326年9月27日是圣海伦娜找到耶稣罹 

难真十字架的日子,所以又称“真十字架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每年9 

月27日人们照例要庆祝“马斯卡尔”节。 

     埃塞俄比亚庆祝这个节日开始于14世纪,当时埃塞俄比亚皇帝达维在接 

到十字架碎片时,举行了一次庄严的仪式,以后就延续下来,成为一个有特 

色的民族节日。 

     埃塞俄比亚的9月末正是雨季快要结束,田间工作快要开始的时候,这 

时埃塞俄比亚的春季要来了,遍地开放着一种十字形的黄色小花,人们叫它 

马斯卡尔花,天空出现了一种深蓝色的小鸟,人们叫它马斯卡尔鸟。雨季刚 

过,太阳格外明媚,满山满谷浓翠欲滴,人们在这时候尽情欢乐。至于它的 

宗教意义逐渐被人们淡忘。 



     (2)人生仪礼 


… Page 56…

     ①埃及人的婚礼。埃及是伊斯兰教国家,婚礼是隆重的。 

     按照伊斯兰教规矩,男女双方结婚前不能见面。订婚全由父母决定,相 

亲也只能是由母亲、姐妹帮助。 

     订婚后男方要给女方一笔彩礼,以便新娘置办首饰和家俱。 

     结婚前女子要洗澡,在亲友女伴陪同下完成这件大事。 

     结婚由男方派人出车迎接新娘,新娘打扮一新,戴上各种首饰。新娘上 

车后到了新郎家先不肯下车,一定由新郎许下诺言才肯下车。结婚仪式上要 

有诵读《古兰经》的仪式。到新郎家,新娘头戴面纱,二人分别坐在两把椅 

子上,亲戚在旁撒钱币。吃饭后新郎在夜幕降临时去教堂跪拜两次,回来才 

可以揭开新人的面纱。两人同饮完一杯凉水,结婚的仪式才算完成。 

     ②埃及人的割礼。埃及人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便有行割礼的习俗。他们 

认为这种习俗有利于人的健康,使人清洁、卫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 

的性欲,可以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始时,他们对男女都实行割礼,男 

子用石刀割损包皮,女子割损阴蒂,男子由理发师进行,女子由接生婆进行。 

男孩7岁行割礼,行割礼前要举行仪式以示庆祝,行割礼时在家进行,妇女 

们在一旁欢呼歌唱。手术完,男孩家摆席,诵《古兰经》。 

     ③埃及的丧礼。埃及的丧礼,首先是家人报丧,妇女们用手或石块击打 

胸部报丧,有节奏地敲打铃鼓报丧。 

     家人把死者抬入清真寺,请教长洗尸体、裹尸布,然后将尸体装入尸架, 

即尸棺,抬入墓地。埃及穆斯林的墓坑是先打一个直坑,然后从直坑向里再 

打一个横坑,尸体脸朝上,头朝麦加方向,安葬在横坑里面。入葬时,脸部 

的尸布打开。葬完用土把坑填平,不起坟头。 

     守葬吊唁期间,丧家男子不刮胡子不理发,不在家睡觉,在临时搭的棚 

里睡,以守丧,最长达40天。亡人房间三日内油灯不熄。这时期请诵经人诵 

读《古兰经》。如果死的是亲爱者,妇女要把床单、枕头染成黑色,把地毯 

翻个个儿。各种灯架烛台都要裹上黑布。把死者的马尾毛剪下放于鞍子上把 

马牵到停尸床前。如果死者是一个大人物,家中女人要把脸用黑色或靛蓝抹 

上。 

     埃及葬礼隆重,当某人去世,亲戚朋友都来参加丧礼,阿訇领着众人走 

向墓地,一路上阿訇不停地背诵《古兰经》。到了墓地,按伊斯兰教习俗, 

葬礼一切活动都在阿訇主持下进行。众人在阿訇带领下做祷告,然后再入葬。 

入葬时众人高喊“真主伟大”,“我们属于真主,我们都要回到他那里去。” 

     一般地说,伊斯兰教教徒死后不留坟墓,不树墓碑,但埃及与一般阿拉 

伯世界观念不同,由于受古代埃及文化的影响,有钱人要为亲属营造墓地。 

盖上一座与生前环境相同的阴宅,供他死后居住。死人埋入地下,亲属就在 

阴宅中为他守灵40天。每逢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宰牲节,死者的亲人还要 

来此为死者扫墓。他们认为死者灵魂长在,给死者死后安身之处非常重要。 



     (3)北非的服装 

     北非、埃及、苏丹、摩洛哥、利比亚等伊斯兰教国,地处撒哈拉大沙漠 

中,他们的服装是宽大的长袍,喜穿白色、深蓝色。北非地区风大沙多,每 

年强风刮起,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一片混沌,人们用长袍蒙住头脸,挡住 

风沙,夜晚长袍可做被盖。北非人头上缠头巾。妇女蒙面,外出时黑色面纱 

上扒一道缝可以看路。 


… Page 57…

     埃及中古服装, 《岭外代答》称国王“以帛织出金字缠头,所坐之物则 

织以丝罽 (音计,毡毯之类,是一种毛织品)”(此条出于“大秦”条,据 

杨人楩先生考证,此时所说大秦指埃及)。 

     埃及衣料以亚麻织物为主。亚麻织的“凉纱”是一种极薄的织物,这种 

衣料特别适宜炎热的天气穿用,这种布做的服装,式样简单,以白色为主, 

花纹单纯。埃及人的身分地位不同,但不以衣服和服饰区别。 


… Page 58…

                        四、南亚及东南亚生活习俗 



     印度是南亚的文明古国,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对南亚、东南亚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古时期印度经历了无数的战乱,外族的入侵,宗教的变 

革,伊斯兰教的统治,但是印度仍以它古老的文明,深邃的哲学,独特的宗 

教在中古历史上闪耀着它特有的光芒。 

     中古时期印度长期处于分裂状态。4—6世纪中叶笈多王朝统一了印度北 

方。以后有■哒王朝,后有戒日王统治时期,戒日王尚可号令北方。7世纪 

中戒日王去世,印度北方分裂成许多国家,全印度形成数百个封建割据的大 

小王国,王国之间互相争霸。直到13世纪德里苏丹王国时期才形成印度历史 

上第一个稳固的政权。印度不断遭到外国的侵略,经济受到破坏,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 

     印度的宗教在社会发展中也不断变化发展,戒日王时代佛教盛极一时, 

但到八、九世纪时佛教衰落了。产生于4世纪的印度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而获得很快的发展,印度教承继了婆罗门教的一些宗教仪礼及种姓制度,完 

善了婆罗门教与佛教的教理成为印度的统治宗教。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一样, 

把人分成四种,即婆罗门 (僧侣),刹帝利(武士、官吏),吠舍(平民、 

商人)、首陀罗(农民、手工业工人)。各阶层地位悬殊,世代世袭,不可 

更改。与印度教同时存在的宗教,除佛教外还有耆那教。13世纪由于伊斯兰 

教国的侵入,伊斯兰教在印度发展起来,佛教衰落了,15世纪后又兴起了锡 

克教。在众多的宗教中,印度教占着最重要的地位。 

     印度教与印度人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人民生活的 

各个方面是由印度教支配着的,寺庙是印度教社会生活的中心,寺庙是农村 

土地的所有者,是财富的集中者,是学校,是村的行政中心,是劳动力的雇 

用者,是讨论各种问题的中心,还是娱乐活动的中心。另外,印度教把人的 

一生划分为四个阶段:学习期、居家期、隐居期、脱俗期。每个印度教徒都 

要按着这个程式安排自己的一生。印度教渗透在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规定 

出每个教徒从生到死的各种程式和法规。它深植于印度人的生活之中。印度 

是一个思考的民族,它的宗教中所包含的深邃博大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在 

外族长期统治的历史过程中没有泯灭。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