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有用铁做的汤匙,也是祭祀用。13世纪锡制匙子产生,才做为进餐用 

具。15世纪意大利时兴一种使徒匙,匙是银做的,柄端刻成使徒像。 

     餐巾。餐巾最早是一块大毛巾,用来擦手,那时人吃饭用手抓着吃,调 

料用手醮,手不洗不能醮调料。餐巾是必不可少的。5世纪罗马最后一个国 

王塔奎尼乌斯统治期间,罗马贵族规定餐巾第二个用途是作为狗食袋。 

     中世纪的烹调方法,有熏、腌、闷、炖、烤等。菜蔬凉拌已很流行。当 

时用的调料除辛香草外还有盐、醋、姜汁、葱、蒜、绿酱油、糖等。 

     中纪纪一些新型食品: 

     小红香肠:从粗大的香肠到细长的小红肠,这一变化开始于中世纪,欧 

洲各城邦的肉业行会为了使食品更具有地方色彩,从而生产具有自己地区形 

状、大小和配方的香肠。这就产生了各地香肠的不同特色。地中海地区的香 

肠干、硬,不腐,料不易变质。苏格兰把燕麦粉填入,而以猪肉牛肉作辅料, 

也另有特色。 

     汉堡包:蒙古、鞑靼、突厥各部用次肉剁碎加工使之可口。14世纪俄国 

的鞑靼人把这道菜传到德国,在汉堡流行起来,创制了汉堡包。 



     (3)住的习俗 


… Page 30…

     中世纪早期住宅是粗糙简陋的小屋,房屋由泥土建成,房顶上铺着草, 

室内没有什么摆设,室外有些果树。 

     8、9世纪时领主的住宅是一个大片的建筑群,包括庄园主的居室、妇女 

工作室 (纺织、染色、梳毛等)、厨房、面包房、榨酒房、仓库、牲口棚、 

磨房、酒窖。领主的住宅有庭院,周围有围墙,有花园、果树、鱼塘。院子 

有大门。磨坊建在庄园外边。 

     居室内有被子、床单、褥子、枕头、台布、长凳及凳毯,各种杯碗、铁 

架、锁等。 

     房屋的筑造有在地面以上建筑的,也有半地下室的冬房。 

     到13世纪,一般的领主住宅都用石头建造,奢华的住宅有坚固的屋顶, 

室内铺着砖或地板,庭院中铺着卵石。据《英国社会史》记载,位于英国莱 

斯特郡一座有名的庄园,占地200英亩,仓库有30英尺宽。庄园内有一个很 

大的议事厅,这是一年活动的中心,既是宴饮的客厅,也是集合的处所,还 

能住宿。房间的窗子开得很高很小。据说当时玻璃主要用于教堂建筑。室内 

家具很简单,只有木床、木凳、木箱等。 

     欧洲领主建立城堡约在10—11世纪。开始时是用泥土和木料建造的土木 

结构的城堡,采用“高地与外壁”的形式。城堡或是建筑在一个山形地貌的 

地方,或是把城堡中央造成高地。城堡外面有壕沟,外壁建在壕沟与城堡的 

空地之上。 

     13世纪的城堡有了石头砌的高塔和塔楼,城堡的格局一般是中间有一个 

精致的主体建筑,围绕它的两侧有四座长方形的塔楼,或圆形塔楼。 

     城堡内部构造为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各层均有一、二间房间。一楼为 

大厅,城堡主人在此接受臣下的觐见礼,这里也是进食,宴会之所在地。 

     二楼是城堡主人夫妇居住的房间,儿女及客人的房间设在三楼。楼顶建 

有瞭望塔。 

     地下部分,上层是一般客人和病人的房间,最下面是地牢,附近有储藏 

谷物和葡萄酒的地窖。 

     城堡的庭院内设有大谷仓、马厩、鹰舍、鸡舍、养鱼池、井、泉、教堂、 

冶铁屋、木工房。(《世界风俗·衣住篇》《住》)。 

     住房的取暖,早期为了抵御寒冷,有的地方人们挖半地下室住。中世纪 

早期人们大多采取比较原始的方法取暖,大家围在火堆旁,用兽皮裹着身体。 

到了11世纪建筑城堡以后,欧洲人在宽敞通风的城堡的房间里,安装巨大的 

壁炉。壁炉就成为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人取暖的主要方式。 

     中世纪市镇与后代不同,贵族与上层人的家都是小型城堡,其余劳动者 

都住在农家,有仓库有庭院。城市最大特色是有很多手工业者聚集的区域。 

同行住在一条街,当时有皮匠街,马鞍匠街等等。手工业作坊主各在房屋底 

层设一个工场,匠师在这里当众工作。第二层就是作坊主人及家眷的住所, 

二层楼比第一层突出,第三层又突出于第二层之外。所有房屋都是木结构, 

顶上有一个尖尖的屋顶,或者,以三角形做屋顶装饰,也有塔形的装饰。农 

村多雨的地方常用一种凹形房屋代替凉台。城市街道两边的房屋并没有在一 

条直线上,所以街道有时宽有时窄。城市街道路面多是泥地,泥泞而肮脏。 

商业区,运输商品的车子堵在路上,非商业区猪和牛随处横行。15世纪时, 

如果国王要来某市,市议会首先拿掉绞刑架上的尸体,随后把门前污物清理 

干净。清理道路,迎接国王。 


… Page 31…

     市镇四周围有堡垒和石头墙包围,城墙上有城楼,形状不一,有圆的、 

有方的,每市各有城楼一百多个,既可以作为一种景观,也起着防守保护城 

市的作用。纽伦堡市有三百个城楼,整个市镇就如同一座堡垒。有一个拱形 

城门,夜晚城门关闭起来。 

     中古时代的这种市镇,居住尚可,行路极不方便。 

     城镇发展后,也要街道便于行人。所以临街道的房屋都建筑起廊沿,把 

天空遮住,使行人可以避雨。这种城市建筑特色兴起于阿尔卑斯山南麓,14 

世纪传入北方,首先被伯尔尼所采用。 

     中世纪前期这种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城墙上塔楼特多,街道参差不齐, 

街上的房屋形状不一,都有尖的三角形房顶,楼层突出的房间,看起来给人 

一种怪异之感。 

     欧洲各国的皇家宫殿也逐渐建筑起来。 

     查理大帝曾把罗马城的一些石柱雕饰运到法国修建宫邸,样式笨拙,建 

筑粗糙不可与罗马建筑同日而语。法国直至17世纪才修建了园林式的凡尔赛 

宫,英国1078年修建伦敦塔。二十年完工,是城堡式王宫。 



                                3。人生礼仪 



     欧洲中世纪人生礼仪与教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生到死,人生的重要 

关口都是在教堂和神父面前度过的。 



     (1)初生礼,初生儿要接受洗礼 

     孩子初生前由家长物色教父教母,教父教母都要由品德高尚,正派,声 

誉好,有一定社会威望的人担任。 

     洗礼孩子出生后要施洗。象征着洗去罪恶,成为纯洁的人。基督教认为 

人生下来就带有原罪,通过洗礼这个形式象征着把罪孽洗掉。洗礼就是入教 

仪礼。孩子经过受洗,就成了基督教中的一个教徒。洗礼也是命名礼,在洗 

礼时由教父教母给孩子起名。 

     受洗的方式有两种:点水礼和浸礼。 

     初生儿由教母抱着,由神父进行施洗。 

     点水礼,由神父口诵圣经,把圣水盆中的水醮在手上,给新生儿的头顶、 

额部点几滴。圣水是指经过神父祈祷祝圣过的清水。 

     浸礼必须在教堂特设的“浸礼池”中举行。由主持礼仪的神父扶着受洗 

者快速在水中浸一下全身,同时神父口念圣经。 

     家长在小儿施洗后举行家宴。参加者是至亲和密友及小儿的教父、教母, 

参加家宴的亲朋和教父教母都要给孩子带来礼物。 



     (2)生日祝福 

     据说庆祝生日这个礼仪是三千年前埃及法老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王国 

之后,埃及人为法老美尼斯过生日,才开始有庆祝生日的礼仪。 

     基督教开始时反对过生日,他们认为婴儿是带着亚当的原罪来到世界 

的,世界充满罪恶没有必要庆祝生日,只有死亡可能使人解脱。他们认为庆 

祝生日是异教 (埃及人)的习惯。 

     公元4世纪罗马教会研究耶稣的生日,研究的结果确定耶稣是12月25 


… Page 32…

日诞辰,决定庆祝圣诞,开创了庆祝圣诞节的活动。以后西方人才有了过生 

日的权利。 

     12世纪欧洲各地的教堂都记录了人们的出生日期。人们每年都要为自己 

的亲人朋友庆祝生日。生日蛋糕上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