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临床医生聊医事做个聪明病人-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掌握心肺复苏术是一个成人责任的想法,始于我尚是医学院的学生时。我在医学院算不上是好学生,甚至连教诲我的老师姓氏也没能记好,但有些课还是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是一堂关于药物过敏的课,教授讲了一个他读博士时亲历的病例。大致是他在中山医附一院读博时,急诊科里收了一个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一个女大学生,她感冒发烧了,她的父亲——一个世上最悔恨走上行医这行当的乡村医生,从他众多的棕色广口瓶中掏出了几片青霉素类药片,让她服下了。等这位可怜的父亲抱着心爱的女儿出现在中山医附一院重症室时,她的女儿已停止了呼吸。当医生向这位父亲表示已尽力时,这位父亲撞破重症室的玻璃门,甩开了几个试图阻止他的护士,坚信奇迹的他亲自对他的女儿行心肺复苏,直到一个多小时后他也昏迷在病房。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他不停呼唤着女儿的小名,在泪水中坚持尽量准确地施行心肺复苏术,久久不肯放弃。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我的老师)都含着泪在他旁边等待奇迹。没有!奇迹没有出现,奇迹不会这么多! txt小说上传分享
3急诊面面观(6)
但我知道他尽到了一个当父亲的责任!
  奇迹不会这么多,是真的,但心肺复苏却给了人类很多奇迹,尽管这样的机会没有给予那位痛不欲生的父亲!相信我,学会它并不是很难。但即使再难,你也要强迫自己学下去,而且我有更好的办法让你很方便地掌握它!尽管绝大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用上,但你应该要会——因为那是你对所爱的人的责任。
  而且在心肺复苏上,你不能指望正在赶来的医护人员,所有的指望全在于你。心脏停跳后,脑细胞马上缺血缺氧。这种状态持续4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受到损伤;超过10分钟,脑细胞损伤就十分严重,无法治愈,即使侥幸被救活,只会成为“植物人”,生活质量大为降低。专家指出,心跳停止者如果在4分钟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率大;4~6分钟内施救,部分患者存活下来;超过10分钟后,患者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代心肺复苏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Peter Safer创造。他认为,让广大民众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以在紧急时采用,能更为早期地实施院前急救,会大大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在一些国家,把能否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作为取得汽车驾驶执照的一个条件,这使心肺复苏在普通市民中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而在我国,心肺复苏的知识普及远远不够,由于很多人不懂急症处理知识,使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的机率还不到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你爱的人猝死在你面前,你急忙打120,等医护人员赶到你家,为你爱的人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术时,你爱的人复活的可能性不到万分之一!
  你不能把保护亲人的重任完全交给别人,这是我的想法!掌握心肺复苏术很难吗?如果你翻阅最权威的《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那确实很难,因为那是写给专业人员看的,写得大家都看懂怎么体现人家的权威性!如果你不把心肺复苏术当成你的饭票,那我们可以把事情看得简单点:假设一个人发生猝死,他的身体发生什么变化?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脏停搏,心脏停止跳动后,血液没有流动的动力,不能把呼吸进来的氧气传送到大脑。而大脑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同时又是最不能耐受缺氧的器官,缺氧5分钟以上,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缺氧10分钟以上,患者生存的机率就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救治他可以用什么办法呢?记住,你不能依靠任何仪器,你只有空空的双手。我们这样来理解这个难题,猝死的核心是大脑缺氧,抢救的核心是往大脑输送氧气,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你的嘴往病人的呼吸道里吹气,氧气是否能顺利进入病人肺内的前提是病人的呼吸道是通畅的。好吧,你已经顺利地将氧气吹入病人的肺中,氧气通过肺泡进入了血液,又遇上了一个难题,心脏停止跳动,血液没有动力将氧气送入大脑。心脏是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出,是否我们可以通过挤压心脏让它产生类似收缩的动作,只要心脏有收缩就可以将血液泵到大脑。如果我们一切如我们预想,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将氧气送到大脑。
  于是我们得出这个结论,救治猝死的病人涉及三个技术要领:首先要通畅呼吸道,只有呼吸道通畅氧气才可能被吹入;其次,将氧气吹入病人肺中;最后,挤压心脏让心脏产生类似收缩动作将血液泵到大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霸气书库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3急诊面面观(7)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技术要领的具体细节。Peter Safer于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1960年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而对于你,一个非专业人士,心肺复苏就具体是ABC,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
  下面,我们在脑中来重新预演一下你身旁的亲人突发紧急情况。假设,亲人突然地在你身边没了呼吸,没了心跳,赶快!赶快,奇迹不会等你表达完了悲痛和爱意后才从容降临!你要做的是马上检查下病人发生了什么事(不要超过10秒),大声叫他(如果你想,也可扇病人一耳光)看病人有没有反应,没有。趴下听一下病人有没有呼吸,也没有。这时你一方面要声嘶力竭地喊出“来人呀!救人啊!”,要惊动你所能惊动的所有人,并指挥他人打急救电话;另一方面,马上使病人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立即行心肺复苏(CPR)。
  1。开放气道(Airway):昏迷时,病人的舌头会下坠,把气道堵死,这是病人昏迷时常见的情况。可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方法是一手放在病人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另一手的手指放在病人下颏骨处,向上抬,使牙关紧咬,下颏向上抬(复杂吗?好吧!电视里的某某衙内怎么调戏良家姑娘?捏住人家下巴向上抬,对了!你只需同时用手掌把病人额头往下压)。别忘了,要将病人嘴里的分泌物或异物,如呕吐物、血迹清理出来,方法很简单,用手指抠出。如图1所示:
  2。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我看过不止三部愚蠢的喜剧在讲述男主人公幻想着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危险情形下,得到对心爱的姑娘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机会。但相信我,即使是急救医师,他得到这样浪漫的机会也不多;对于你,这绝对是严肃到关乎生命的事。如果你已经对病人做了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那么趴下去听一下病人的鼻里有无气息(图2)。如果没有,捏住病人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你的嘴完全罩住病人的口,缓慢吹气,要确实看到病人的胸部有随着你的吹气而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然后把手和嘴移开,让病人自己完成呼气动作,频率约10~12次/分钟(图3)。在人工呼吸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吹气时忘了捏住病人的鼻子,吹进去的空气又从病人的鼻子中漏出;或吹气结束时忘了松开病人的鼻子,气体不能被呼出(图4)。
  3。心胸按压(Circulation):在行口对口吸呼的同时,你还要观察病人的反应,醒了吗?能挣扎吗?当然你能够专业到可以判断病人颈动脉是否搏动或是否有心跳最好,但这并不容易,即使医生也做不好,而且要命的是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已经不再把检查颈动脉搏动当成一个诊断步骤。对于你,一个非专业人士,你需要通过检查病人是否有正常呼吸,是否有运动反应来决定是否行心胸按压,但评价时间也不要超过10秒,如果你拿不准,那还是开始干吧!首先记得病人要平卧于坚实的平(地)面上,再找按压的位置,如果你知道人体胸骨的位置,那最好,按压的位置就是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如果你对胸骨没有概念,那么我们也没必要那么精确,这个位置大约就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稍偏上。(图5)一只手掌放在这上面,另一手掌重叠在这只手的手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