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7-灸法秘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庭(见尸厥。) 

应灸七十症
黄胆
属性:黄胆有五,曰阳黄、阴黄、酒疸、谷疸及女劳疸。其病本皆不离乎湿也。应灸之穴有四,即上脘、肝俞、胆俞、脾 
俞是也。 
上脘(见劳伤。) 
肝俞(见眩晕。) 
胆俞(见劳伤。) 
脾俞(见痹症。) 

应灸七十症
癫病
属性:经谓重阴者癫,癫则多喜,若痴若呆,或笑或泣,缘于所谋不遂而致也。当灸身柱一穴。 
身柱(见咳嗽。) 

应灸七十症
痫症
属性:痫症者,忽倒无知,神昏牙闭,角弓反张,抽搐流涎。古人分为五痫,有马鸣、羊嘶、牛吼、犬吠、猪啼等语,究 
属痰涎蓄于经络也。灸家不须细别,当其初发之时,先灸百会,兼灸上脘。每发每灸,日渐自瘥。 
百会(见中风。) 
上脘(见劳伤。) 

应灸七十症
癞病
属性:癞病,疠风也,俗称为大麻风。良由湿胜则生风,风胜则生虫,所以皮肤脱落,肌肉浮紫,满躯作痒,状若虫行。 
宜灸曲池可愈。 
曲池(见偏风。) 

应灸七十症
疹病
属性:肌发红点,有若蚊咬者为热疹,细粒透显者为风疹,不透出者为隐疹。隐疹宜灸曲池,风疹、热疹宜乎合谷、环跳。 
曲池(见偏风。) 
合谷(见偏风。) 
环跳(见中风。) 

应灸七十症
痰疾
属性:痰属湿,津液所化也。流则为津,行则为液,聚则为痰,上则为涎。其实百病兼痰为多也,灸其上脘,痰自化矣。 
上脘(见劳伤。) 

应灸七十症
饮食
属性:胃司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营运不息。设脾胃衰弱,则失消纳之权。若饮食不思,灸其上脘。饮食少减,灸 
其中脘。饮食不化,灸其下脘,或灸天枢。食不下、欲干呕者,宜灸胆俞穴也。 
上脘(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下脘(见臌胀。) 
天枢(见劳伤。) 
胆俞(见劳伤。) 

应灸七十症
调经
属性:月经者,一月一至也。超前退后,谓云不调。女子经水不调者,当灸气海,兼灸中极。妇人月水枯闭者,当灸腰俞 
可愈。 
气海(见劳伤。) 
中极(见疝气。) 
腰俞(见痹症。) 

应灸七十症
血崩
属性:血崩之症,良由肝脾两伤。盖肝不能藏,脾不能统,所以经血忽崩。宜灸气海、大敦二穴。 
气海(见劳伤。) 
大敦(见尸厥。) 

应灸七十症
带下
属性:古人治带,有五色之论,而分五脏之疗。又以赤属血、白属气之说。其实带下之病,本在乎带脉,以带脉横于腰间, 
如束带然,故名也。法当灸关元数壮。 
关元(见心腹痛。) 

应灸七十症
种子
属性: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若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则有月经不调、漏崩带下。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或因胞 
寒、胞热,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皆不能成孕也。当灸中极为要。 
中极(见疝气。) 

应灸七十症
胎漏
属性:怀胎数月,而经水偶下者,谓之胎漏也。由于劳力损伤,或由冲脉有热,或由气怒伤肝,皆能致之也。宜灸关元自 
止。 
关元(见心腹痛。) 

应灸七十症
产后
属性:产后之 ,莫能尽述,应灸之症,姑略详之。恶露不行,宜灸中极。恶露不止,宜灸气海,或灸关元。关元、中极 
只离一寸,一欲其行,一欲其止,分寸不准,灾害并至矣。 
中极(见疝气。) 
气海(见劳伤。) 
关元(见心腹痛。) 

应灸七十症
胞衣不下
属性:胞衣停滞者,或因气力疲败,或因恶露所阻,皆令不下也。服诸药罔效者,当灸中极立下。 
中极(见疝气。) 

应灸七十症
惊风
属性:惊风者,有急慢之分焉。急惊者,忽然搐搦,身体壮热,面红唇赤,牙闭痰迷,兼之二便不通,宜灸身柱、曲池。 
慢惊者,缓缓搐搦,身体温和,面色淡黄,或睡露睛,兼之大便青色,宜灸腕骨、尺泽。若闭目、摇头、额汗、昏睡、 
面青、肢厥、频吐清水,此慢脾风,不可救也。 
身柱(见咳嗽。) 
曲池(见偏风。) 
腕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处。) 
尺泽(见中风。) 

应灸七十症
疳劳
属性:小儿疳劳之症,面黄形瘦,肚大露筋,尿如米泔,午后潮热。皆因肥甘无节,停滞中州,传化迟滞,肠胃内伤,则 
生积热,热盛生疳。宜灸下脘、胃俞,自然告痊。 
下脘、胃俞(并见臌胀。) 
以上七十症,按穴灸之,自无差忒。若遇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痰核 串、无名肿毒,皆于患处灸之,使痛者灸至 
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即愈。 

太乙神针
药方
属性:艾绒(三两) 硫黄 麝香 乳香 没药 丁香 松香 桂枝 杜仲 枳壳 皂角 细辛 芎 独活 雄黄 炮 
甲(以上各一钱) 
上药各秤足为末,与艾绒揉和,用绵夹绒一张,约长五寸、宽方尺,将绒药铺掺于纸上,用力实卷,如大指粗,即 
为一条。如绒药尚多,即多作几条,外再加纸三四层裹之,以鸡子清通刷外层三次,阴干收藏,勿使泄气。 

太乙神针
用针法
属性:一用针先审病证,取何穴道,用墨涂记其上,以红布七层盖穴上,候针。 
一将针向灯烛上烧透,对准穴道放于红布上,若觉大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以七记数,小则一七,多则七 
七亦可。 
一用过药针,以极干竹筒封藏,犹可后用。 

太乙神针
穴道取寸法
属性: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第二节,相去为一寸(图见前。) 

太乙神针
正面穴道证治
属性:(图见前) 
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寸,旋毛陷中,可容指处。督脉)。凡中风、头风,风癫、角弓反张、忘前失后、气绝、 
脱肛、目泪、耳聋,针此穴。 
上星穴(从发际直上一寸,宜上可容豆处。督脉)。凡脑冷、鼻塞、脑漏、汗不出、目睛痛,针此穴。 
神庭穴(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督脉)。凡头疼、目眩、出泪、流涕,针此穴。 
天突穴(结喉下二寸陷中,低首取之。任脉)。凡喉疮、喉风、哮喘、气噎、肺痈、咯血、喉中有声,针此穴。 
上脘穴(脐上五寸,任脉。)凡心腹疼痛,惊悸,痰疾、伏梁、气蛊状如覆盆、风痫等征,针此穴。 
中脘穴(脐上四寸,任脉。)凡反胃、吐食、心下胀满状如伏梁、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寒癖,针此穴。 
下脘穴(脐上二寸。任脉)。凡腹胀坚硬、 癖气块、小便赤涩、身体羸瘦,针此穴。 
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任脉)。凡男子阳事久惫、妇人经水不调及滞气成块状若覆盆,针此穴。 
关元穴(脐下三寸。任脉)。凡男子遗精白浊、脐下冷痛、小便痛涩,妇人赤白带下、经水不调,针此穴。 
中极穴(脐下四寸。任脉)。凡男子奔豚抢心、遗沥失精、五淋、七疝、小便赤涩,妇人经水不调、不受胎孕,针此 
穴。 
临泣穴(从目中上入发际五分陷中,即临泣穴)。足少阳。凡目痛内障、赤白翳、腋肿、胁下痛,针两穴。 
客主人(一名上关)穴(耳前骨上宛中间,开口即空处。足少阳)。凡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 
针两穴。 
期门穴(乳下第二肋疼骨端。足厥阴)。凡伤寒结胁、咳嗽吐脓、腹膨、霍乱、吐泻,妇人热入血室、产后饮食不调, 
针两穴。 
天枢穴(脐两旁,各开二寸。足阳明)。凡夹脐痛冲少腹、赤白痢疾、泄泻、饮食不化,男子血损,妇人血块,针两 
穴。 
肩 穴(肩端两骨间陷中,举臂取之)。手阳明。凡手臂酸痛、不能提物,针两穴。 
曲池穴(屈手按胸,肘弯横纹尖尽处。手阳明)。凡偏风不遂、两手拘挛、臂细无力、肘内寒冷而痛,针两穴。 
手三里穴(曲池下二寸,锐肉端。手阳明)。凡手臂不仁、肘挛疼痛、颊颔红肿、齿痛、瘰 ,针两穴。 
风市穴(膝上七寸。外廉两筋间,端立垂手于股,中指尖到处。足少阳)。凡两腿麻木、左瘫右痪、一切香港脚,针两 
穴。 
内庭穴(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足阳明)。凡水肿、厥逆、咽喉痛、久疟不食、恶闻人声、口歪、齿龋,针两穴。 
行间穴(足大指次指歧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凡白浊、尿难、腹胀、心疼、咳逆、吐血、烦闷、短气、手 
足浮肿、四肢厥冷,针两穴。 
大敦穴(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