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劳动必然会生产出艺术,许多劳动与艺术显而易见 

是没什么关系的。所以说,劳动在艺术的产生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依 

然不能作为解释全部艺术产生的原因。 

     关于艺术起源,除上述理论外还有“情感交流说”以及“季节变换的符 

号说”等。我们认为,只有当人类的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艺术作为一种 

社会现象才能产生出来,这大约是从早期智人时开始的。至于艺术起源的促 

因应归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在这之中起了相当重 

要的作用。 



                           2。旧石器晚期的艺术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中最古老的艺术。从迄今考古 

发现的遗迹来看,主要集中于欧洲,其他地区像非洲、大洋洲也有发现。专 

家们根据在法国和西班牙北部所发现的遗存,对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 

化,作了如下的分期: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要分辨不在一地的两个地层的早晚是相当困难的,有时被认为是 

先后出现的东西,却可能是差不多同时的或不同种族的东西。 

     ①奥瑞纳文化期。得名于加隆尼的奥瑞纳克。它的特征是很精致的燧石 

器和艺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艺术形式如壁画、线刻、浮雕、圆雕都已初具规 

模。 

     ②梭鲁特文化期。得名于萨翁奈洛瓦尔的梭鲁特这一地方。其特点是高 

质量和优美的石器,有些像剃刀一样的石片,虽未经过磨制,但其薄其锐完 

全可以同新石器时代最好的成品相媲美。 

     ③马格德林文化期。得名于拉·马德兰纳地方。这是旧石器艺术达到登 

峰造极的时期。洞穴壁画已经相当成熟。骨器制作的手工艺也非常突出。这 

时马和驯鹿已经衰减,红鹿进入欧洲,石器较小,有大量骨制的鱼叉、矛头、 

针等被发现。 

     以上时期艺术的创造者主要是随冰河的移动由北向南迁徙着的克罗马农 

人。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即在解剖上与现代人一致的人类。他们身材 

魁梧高大,面部宽阔,脑容量达1600毫升,超过现代人的平均值,其智力也 

和现代人相似。这些人以狩猎维生,主要猎取猛犸、野马以及驯鹿、野牛和 

欧洲古牛。了解克罗马农人与我们具有何种共同属性最有帮助的事物就是他 

们所具有的造型图绘能力了。从全面的标准来看,他们是野蛮人,但却是精 

于艺术的野蛮人。他们在图绘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在史前没有能够超越他们 

的后继者。正是他们留下的遗迹,为那些被遗骨和残片所困惑在黑暗中的学 

者专家们带来了曙光。 

     对旧石器时代艺术,有不尽相同的分类方法,在这里我们采用其中比较 

简明、实用的一种,即分为洞壁艺术和器具艺术两类。所谓洞壁艺术,就是 


… Page 11…

在溶洞里和岩壁上用涂画、雕刻和堆塑的方法制作的动物形象、人像、手掌 

印及其他图样。而器具艺术则是指用石、骨、泥等材料刻画的小型作品,大 

多为工具、武器和巫术法器。它们可以被随身携带、移动。下面就以这两类 

艺术为主,分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成就。 

      (1)洞壁艺术 

     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发现了数 

以百计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窟,其中保存了许多当时人们创作的艺术遗 

迹。这些遗迹就文化史分期来说,主要属于奥瑞纳文化期和马格德林文化期, 

梭鲁特文化期因处于旧石器时代最寒冷的阶段,作品极为少见。在奥瑞纳文 

化期,洞窟遗迹的图纹多为“通心粉”或弯曲、交叉或平行状的线条。也许 

正是这并非有意的用手指涂划的线条以及那些凹凸起伏的岩块,成了洞窟主 

人们借以联想的依据,由此引发了有意识甚至有目的造就某种图案的愿望。 

此外不少洞壁上还发现许多手掌印,左手多于右手,阴型多于阳型。阳型是 

指手掌上涂有褐色或黑色泥土后按在洞壁上的;阴型是指将手掌放在润湿了 

的壁上,然后把装在空管里的颜料吹到壁上去的。在手掌印周围还有一些红 

色斑点,其用意如何,不得而知。到了马格德林文化期,洞壁艺术达到了相 

当成熟的水平,创作者已能够正确表达动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及其动作。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壁艺术主要相对集中于欧洲的三个中心区域。第一 

个区域是法国北部的多尔多涅附近诸洞。其中以拉斯科洞穴、冯·德高姆洞 

穴和康巴莱洞穴为著名;第二个中心区域是比利牛斯的北部。从东到西,直 

到地中海沿岸。其中以尼奥洞和三兄弟洞闻名于世;第三个中心区域在西班 

牙北部的坎塔布里亚海岸线一带。著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即在该地区。众多 

洞穴中,要以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 

高。 

     除上述区域外,还有被称为加比新文化的洞壁艺术,大致也属于这一阶 

段或稍晚。它们在艺术样式、风格上与上述区域的洞壁艺术有所不同,主要 

分布于非洲北部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以及西班牙东南部等地。 

    ①多尔多涅区的洞穴。 

    a。拉斯科洞穴 

     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蒂尼亚克镇附近的韦泽尔河谷。1940 

年,四个男孩在寻找一条狗时偶然发现。由于洞口在旧石器时期就已崩塌而 

被封死,因此在发现以前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自然力的侵蚀也减小了许多。 

洞中遗存有保存完好、颇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的壁画和雕刻,为此被人们称 

为“史前卢浮宫”。洞窟分为主洞、内洞、边洞以及联系三洞的通道。洞顶 

及通道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极其优美的动物雕像、素描及彩绘。彩绘是在浅 

色的底色上,以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褐色以及黑色构成的。被描绘的对 

象主要是动物,如马、牛、鹿、猛犸以及犀牛、山羊等,约有百余只,奔逐 

驰跃、生机勃勃,场面气势宏大。在内洞中有一只极为引人注目的大黑牛, 

整个躯体着以黑色,只有眼睛略呈褐色,但由于采用了阴影晕色的方法,给 

人以大而不空、平而不板,立体感和真实感颇为强烈的效果。尤其是在牛角 

及牛腿关节部位处,描绘得极其细腻准确。同在内洞还有一匹技法上别具一 

格的马,被称为“中国马”。它以黑色的线条,熟练地勾勒出马的蹄部、关 

节部、腹部及头部等重要部位,并用深浅不同的黄褐、深褐色使马显得虚实 

分明、色泽协调,颇具东方绘画之韵味。此外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洞窟最深 


… Page 12…

处绘有一幅组合的画面:一边是一头腹部受了重伤的牛,它奔腾冲撞、狂怒 

咆哮着,在它前面是一个倒下的猎人,猎人脚下有一带钩的棒,画的另一边 

还有一根投枪器。这是一幅生动、写实的狩猎场面。像这样具有一定情节的 

构图,在旧石器时代的壁画中是极为罕见的。根据壁画风格、所绘动物种类 

以及碳十四的断代测定数据,确定拉斯科洞六壁画属于奥瑞纳文化的晚期。 

     b。冯·德高姆洞穴 

     这是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埃泽镇附近布恩河谷的一个洞穴,1901年被发 

现。该洞有一条高而窄的地下通道和几条侧通道,在主要洞道中,有一幅大 

壁画,上面绘有五只巨象、九只野牛和野马、驯鹿等。其中多彩画“相向的 

驯鹿图”堪称杰作。线雕中有野兽攻击马群图。总的说来,该洞穴中多彩壁 

画特别多,显得十分富丽。这些壁画大多数是马格德林文化早期和中期的作 

品,有些可能更早一些。 

     c。康巴莱洞穴 

     该洞穴距冯·德高姆洞约一英里,洞为一个狭窄的小通道,大约有150 

码长。全洞线雕作品大约百件,均在远离洞口深处,其中大多数为完整的动 

物形,其余的仅描绘出动物的头部。被描绘的动物包括野牛、野马、驯鹿、 

熊、巨象以及狼、山羊、羚羊,此外还有三幅人像。 

     ②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