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期,也是埃及文化各种基本形式的形成时期。 

      (1)建筑 

     强大的奴隶制中央集权政府首先注重发展农业,迫使大量奴隶修建水利 

工程及尼罗河灌溉网系。同时,手工业及同邻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相应地发 

展起来,埃及作为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强国而成为中东的中心。最高统治 

者法老,不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被加以神化。由于法老被加以神化 

及埃及人对“死亡”的特殊理解,使得人们特别地重视做为“永久住宅”的 

墓葬,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掌握着强大政权的法老、贵族们了。因此,这个 

时期,在尼罗河西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矗立起一批巨大的金字塔,其规模 

之大系世界艺术史之罕见。这些庞然大物绝大多数修建于古王国时代,故这 

一时期也被称之为伟大的金字塔时代。 

     当供活人居住的房屋还在使用砖与木材修筑的时候,作为保证法老显贵 

们死后“永生”的陵墓却已是石砌建筑物了。建筑师们的聪明才智、新颖构 

思以及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全都运用在修建国王的陵墓上了。与此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那些世俗的建筑物既没能采用坚固的石料,也几乎都没有被保存 

下来。 

     修建规模巨大的金字塔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可想而知的。奴隶们要从遥 

远的地方运来石料,再借助于路堤把石料推至很高的地方,才能建造这样不 

可一世的庞大建筑物。 

     从平顶墓“马斯塔巴”到尖顶墓“金字塔”,这中间有一段演进的过程。 

著名的左塞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第一座梯形金字塔,它全部采用了石质材 

料,是左塞国王的重臣伊姆霍特普在萨卡拉为国王修建的。伊姆霍特普是一 

位伟大的建筑师,也是第一位在建筑中以石块取代土坯的建筑师,这在埃及, 

也许是世界建筑史上开创了石结构建筑物之先河,同时伊姆霍特普还是天文 

学家和医生,后来成为宰相,在埃及的历史上被奉为“圣者”,甚至被神化 

为神祇普塔赫的儿子,希腊人则把他与他们的医疗之神阿斯克莱齐名并论。 

     伊姆霍特普起初设计这座陵墓时,只是一座约8米高,基边各长80余米 

的“马斯塔巴”。建成之后又四度增建,加长边基并在上面层层垒叠,加至 

6层,形成越往上端越小的梯形高坛。以金字塔为主体,在其四周配有许多 

附属性的建筑,有庙宇、柱厅、神座、3座祭仪的庭院及连结外界的大道, 

还有显贵们的“马斯塔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群。这一建筑群被置于 

人工修筑的高台上,占地面积为545×278平方米。围绕高台用石料镶砌的墙 

垣高9。6米,厚度达14。8米,有14道门,但只有一道是真的门。金字塔本 

身高60多米,基底为长方形,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06米,全部用上等的 

白色石灰石岩包起来,在金黄色沙漠背景的衬托下,十分壮观。 

     左塞金字塔装饰豪华多彩,引人重视。圆柱与扁倚柱的形式非常动人, 

精确朴素中显出庄严,柱身进行了凹雕处理,扁倚柱则像盛开的纸草花或荷 

花的形状。大厅的墙垣用雪花石膏石板进行镶饰,而在一系列的地下室里则 

装饰以绿色瓷砖。 

     同以前的马斯塔巴一样,该金字塔的墓室仍然在地下,有墓道与之相通。 

在金字塔北面的入口处,发现了祭庙的废墟,里面有左塞国王的雕像。 

     从左塞这种梯形金字塔过渡到方锥形金字塔,这中间少不了不断的探 

索。1953年到1954年发掘出来的斯尼弗罗两座金字塔就是这种探索过程的 


… Page 57…

产物。斯尼弗罗是第四王朝的第一国王,在建筑方面,他继承了伊姆霍特普 

的传统,又进而使之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达舒尔,他建造了两座金字塔,第 

一座金字塔由于开始建造时角度没有设计好,结果建到近一半高时不得不改 

变角度,致使金字塔腰部出现弧形的弯曲。这座金字塔尚未建完,紧接着在 

距它不到一英里的地方又开始了第二座金字塔的建造。建筑师吸取了第一座 

金字塔设计上不当的教训,终于完成了埃及历史上第一座完整的锥体金字 

塔。 

     从第四王朝开始,法老们为显示自己神圣的权威,像着了魔似的为自己 

建造金字塔,而且一个比一个大,到法老胡夫即位后则修筑起了埃及最大的 

金字塔。随后哈夫拉、门考拉也建筑了规模仅次于前者的金字塔。这三座金 

字塔全部建在吉萨,与梯形金字塔相比,更加壮观,把金字塔的建筑艺术推 

向了顶峰。它们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并都采用淡黄色石灰石建造,石块很 

大,每块重约二吨半,四面原来都覆有一层打光的白色石灰石。当时在阳光 

下,衬以金灿灿的沙漠,其辉煌宏伟之情景可想而知。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 

除哈夫拉金字塔的顶部外,这一层护面已经风化剥落殆尽。三座金字塔像三 

座小山彼此毗邻,它们各自的周围有许多马斯塔巴,对比之下,更显其规模 

和气势。 

     胡夫金字塔是全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原高146。5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 

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十米。这座金字塔底面呈正方形,边长230米, 

斜面和底面的角度为52度左右,金字塔周长将近一公里,占地面积52,900 

多平方米。据估算,金字塔由230万块石头垒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 

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靠石块自身的重量叠合在一起。石块打磨得相当 

平整,以致于5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插入石缝之间。 

据估计,如此巨大的工程,如果驱使10万人做劳役,大约要30年才能完成。 

     胡夫金字塔的内部有如一座宫殿,结构很复杂,塔内共有墓室三处。整 

个金字塔只有一处入口,位于其北壁,离地13米高,是由四块巨石支撑的三 

角形拱门,以分散金字塔的压力。从入口进去是一条不到一人高的通道。沿 

通道一直向下走,约100米左右,就到了一个长方形的墓室。墓室高5米, 

它不在塔身中而是深入塔底、离地面约30米处。由于胡夫对这个墓室不满 

意,便改变施工方案,在下坡甬道的中途,另辟出一条上坡甬道,一直通向 

一间约6米高的“王后墓室”。在上坡甬道上端,又开了一条高8米的大走 

廊,大走廊的尽头,才到达安放胡夫石棺的那间墓室,人称“法老墓室”。 

此处距地面约40多米深,所处位置已接近金字塔结构的中心。墓室及走廊的 

一部分用花岗石进行镶砌,走廊其余部分用很好的石灰石镶砌。 

     胡夫死后不久,在他的金字塔不远处,又建起一座金字塔,这是他的儿 

子哈夫拉的。这座金字塔比胡夫那座低三米,但有着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 

有祭庙,其中只有哈夫拉的祭庙被保留下来,它是带有平顶屋盖的直角形建 

筑物,用大块石灰石建成,修建得很精细。祭庙中央是带有四面体整块花岗 

石柱子的大厅,大厅的两边,有两间用来祭奠国王雕像的狭窄房屋。大厅的 

后面有一个露天庭院,环绕着露天庭院的是扁倚柱以及以神祇奥西里斯姿态 

出现的国王雕像。灵堂分布在较远的地方。盆地上大门的立面,成为通往金 

字塔的整个建筑综合体的进口,大门的立面高12米,由两扇门组成,两扇门 

的两侧由司芬克斯把守。大门的里面也有带四角形花岗石柱子的大厅,沿着 

大厅的墙垣安置着用各种石料制成的法老的雕像。 


… Page 58…

       石料的结构作用及装饰作用在吉萨金字塔系列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无所依傍的柱子,在埃及首次出现在吉萨金字塔的祭庙里。建筑物的全 

  部装饰,均以各种石料研磨得十分光滑的表面组成。祭庙圆柱的棱线闪闪发 

  光,与镶砌祭庙墙垣的玫瑰色花岗石板以及雪花石膏地坪交映成辉。此外, 

  类似盆地上纪念门大厅里的装饰,以及用绿色闪绿岩、乳白色雪花膏、黄色 

  板岩制成的雕像,多彩绚烂又不失和谐统一。在祭庙的西北方,踞伏着一尊 

  人面狮身的巨石雕像,古希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