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乓桓鲆岳斗锘擞牒旎ㄎ笳鞯脑煳铩Q芈返氖勘侨汲智怪戮矗夤沟木烂且捕枷蛄殍丫蠢瘛
现场像死一般的寂静,站在土丘上那成千上万的人们也都静穆无语。就像一位女神正从他们面前被抬过,其灵柩一摇一晃,庄严地向前挪动。有一位喇嘛用小木鼓敲击出了轿夫们抬灵柩的步伐节奏,木球击打着羊皮,在令人抑郁的寂静中发出一种冰冷和阴沉的声音。”
慈禧太后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正如那位记者所评论的,“慈禧太后是神圣和古老理念的最后一位代表——当另一个新的黎明降临在这个已经成为世界未来一部分的奇妙王国时,上述理念就会已经随她一起死去了。”
在送葬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意外。这个小意外的主角便是那位出洋考察、并在后来利用照相技术陷害岑春煊的端方大人。端方在两江总督任上做了三年,表现优异,后来调任了直隶总督。由于端方之前做过皇室婚丧庆典和陵墓工程的工作,所以清廷这次安排他督办慈禧太后的“梓宫移葬”一事。本来这种事情对端方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但这次他那照相的爱好却坏了他的事。
原来,在送葬过程中,端方为了记录下慈禧太后的下葬过程,便特意安排人手去全程拍摄,这本是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宝贵影像资料的好事。但在慈禧太后的葬礼一结束,便被保守派借机弹劾,说“当梓宫奉安之时,为臣子者抢地呼天,攀号莫及,而乃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惟不敬,实系全无心肝。”可能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弹劾者竟然是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据笔者推测,就是李鸿章恐怕也未必会如此不开明,而慈禧太后生前是颇为喜欢照相的。这次弹劾的目的,不过守旧派对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斗争而已。
结果,正值年富力强的端方被赶下直隶总督的位置。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摄政王载沣所出的昏招之一罢了。
二、小宣统三岁登基,载沣当上摄政王
1908年的冬天越来越冷,慈禧太后眼见自己和光绪都已经是病入膏肓,已无好转的任何可能,这时,她还要安排一件大事,这也是大臣们一直在暗地里议论纷纷的立嗣问题。
清朝走到咸丰这朝已经是疲相百生,不说别的,就说这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足以让人头疼了。且不说康熙的时候二十多个儿子争帝位,至少道光老爷子那时还有咸丰和恭亲王奕䜣可作选择,可到了咸丰这,问题来了。咸丰死的时候,好歹还有一个儿子同治,可同治、光绪、宣统呢?这清朝的最后三个皇帝,在已经成年结婚的情况下,竟然都没有子女。天亡大清,应是定数。
闲话且放一边,先来看慈禧太后如何解决这个麻烦问题。当年儿子同治死的时候,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最后立了妹夫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光绪。但光绪进宫以后,也一直没有生育,眼见两人都快不行了,立嗣问题已经是火烧眉毛,不能在拖延了。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1908年11月12日),慈禧太后在把庆亲王奕劻支使到清东陵普陀峪去视察陵寝工程后,便在病榻上召集军机大臣张之洞、世续、那桐等人来商议立嗣的事情。
对于这种大事,慈禧太后还是考虑再三并且早有安排的。这个安排便是年轻的醇亲王载沣,他当时被慈禧太后派到军机处学习行走,不久前刚刚升为军机大臣。这次之所以没有让他来参加会议,道理就在这里。
不过,慈禧太后并不是要让载沣继位,而是要让他的儿子,三岁未满的溥仪来当这个皇帝。当慈禧太后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世续和张之洞担心光绪的皇后(隆裕皇后)再来个垂帘听政,于是便共同奏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直接立载沣。”
慈禧太后犹豫了一下,说:“你们说立长君,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要是我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究是对不起他。要不就立溥仪为帝,仍令载沣主持国政,如此的话,公义私情,两无所憾。”
张之洞说:“既然如此,名分需要定一下。”
慈禧太后说:“原来有这种前例吗?”
张之洞说:“明朝的时候有监国之号,本国之初也有摄政王之名,都可以援以为例。”
慈禧太后说:“如此最好,监国和摄政王两个都用吧。”
张之洞迟疑了一下,又说:“(光绪)皇帝临御三十多年,也不能使之无后,古有兼祧之制,似乎可以仿行。”当时光绪还没有死,慈禧太后默而不言,半天后才盯着张之洞说:“凡事不必泥古,这事姑且按你说的办,你马上拟旨吧。”
第二天早上,奕劻从清东陵回来,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去见慈禧太后,主张立长不立幼,但慈禧太后态度坚决,对他的劝告不予理会。当天上午,慈禧太后又召见载沣、张之洞等人,当众宣布昨天的决定。
二十六岁的载沣听到这个决定后,跟他的父亲当年听说要立儿子载湉(光绪)为帝的反应一样,吓得伏在地上,“叩辞至再”。但慈禧太后不为所动,严令载沣立刻回家收拾一下,当天晚上就要把溥仪送进宫,交由皇后抚养。
慈禧之所以选择溥仪继位,是由于溥仪的祖父奕譞是咸丰帝胞弟,奕譞的福晋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载沣的福晋也就是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是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之女,也是慈禧太后的养女,而溥仪又是光绪的亲侄子,再算起来的话,也算是同治的堂侄。正是因为这多重关系,慈禧太后最后决定弃长立幼,让溥仪兼祧同治和光绪之嗣。至于溥仪年幼的问题,慈禧太后早就有意让载沣承担起今后监国主政的责任。
当天中午,慈禧太后钦定溥仪继位的消息便传到醇王府后,这下府里就象炸了锅一样,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意思的是,载沣的母亲刘佳氏,也就是溥仪的祖母,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就晕倒了过去。
不过,别以为她是高兴得晕过去的。刘佳氏一醒转过来,不是庆贺自己的孙子马上做皇上了,而是大不敬的对慈禧太后破口大骂,说“先杀了人家的儿子,又来抢人家的孙子!当个皇帝的虚名,还不是终身监禁!”
也许有人会奇怪,这老太太怎么会这样,按理溥仪当皇上那还不是天大的喜事啊?原来,慈禧太后有事没事经常干涉醇王府的家事,本来载沣曾经有刘佳氏主持定了一门亲,但被慈禧太后横加干涉,非得让醇王府退掉这门亲事,钦定载沣重新娶了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这把老太太给气得。而且,这位老太太虽然不是光绪的亲生母亲,但也很清楚光绪在宫中的遭遇,没想到这次又轮到了自己的孙子,这到底算是是命运的眷顾还是命运的捉弄?反正,刘佳氏并不觉得孙子进了深宫有什么好处,弄不好和光绪一样,岂不是更惨?
且说老福晋的事情刚刚消停,那边溥仪又闹起来了。溥仪当时三岁不到,根本就不懂事,他见陌生的太监来抱他,连哭带打的,死活不肯让太监抱他。太监和军机大臣们都拿眼看载沣,载沣也没主意,只知道点头。这时,乳母王妈看溥仪哭得可怜,便拿出奶来喂他,这才止住哭叫。最后没办法,只能由乳母哄着,等到溥仪困了睡了,让乳母抱着,在载沣的陪同下进了宫。当时的皇宫,可谓是一片惨然,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都行将就木,太监们一个个脸色慌张,行走匆匆,偌大的宫殿里,冷风萧萧,一幅阴森冰冷的气息。
当天晚上,三岁的溥仪便在半睡半醒的情况下被抱进了宫。
溥仪进宫的第二天,光绪便撒手西去,紧接着慈禧太后也紧随而去,整个皇宫弥漫在一种不安和肃穆的气氛当中。光绪病逝后,灵柩停在乾清宫;第二天慈禧病逝,灵柩停在皇极殿,两丧并祭。溥仪一个三岁的小孩,在大人的摆弄下,一会儿到光绪灵前磕头哭祭,一会儿到慈禧灵前磕头哭祭。溥仪当时虽然并不懂事,但作为一个刚刚离开自己家庭的小孩子,在这种哀声丧气的空气里,也被吓得日夜啼哭,惊恐万分。
半个多月后,紫禁城内为小皇帝准备了庄严的登基大典,只可惜溥仪不像康熙小时候那么英武,好好的一个庆典被这个大哭大闹的小朋友弄得是十分尴尬,大煞风景。
原来,皇帝登基时,必须要经过一道道繁琐的程序,先要在中和殿接受内务府大臣和侍卫们的叩拜,紧接着又要到太和殿去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等等,小孩子注意力有限,哪能经得起这样来回的折腾,还没等接受正式朝拜,溥仪早已是鼻涕眼泪直流,哭着嚷着要回家,回自己的家——醇王府。
《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