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的礼赞-安祥禅--佛法-禅宗-新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的起点;早上起床是休息的终点,也是工作的起点。点与点重迭起来便是一个圆。如果不明白这个旨趣,乱画圆相,那是欺人自欺。
  参禅参到无我(客观)意识时,切勿起断灭见,而是“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山河及大地、日月星辰都是自己,宇宙即我,我即宇宙。
  以上四个阶段,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是走一段丢一段,实际上是后者涵摄前者,让四者相互冲淡、调和而成为中道的心态。《六祖坛经》上说得很清楚:“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又说:“若觅真无念,念上有无念。”又说:“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果你以不动为不动,那就成了无情无佛种了;一落边见,就违背不二,就不是“圆”。自救不了,遑论救人?
  所以,我们应该像庄子讲的“至人用心若镜”,不管什么东西来了很清楚;去了不留丝毫痕迹(绝不留影为念)。有句诗形容得很好:“事如春梦了无痕。”古德也说:“若片云点太虚。”这就是整个四种心意识都开发了以后的境界,也就是返本还源到家以后的绝对心态。
(十)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修行圆满,已经大事了毕,为什么还要回到市廛(社会)的人群中来呢?这就是不舍众生,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陀行愿,参禅人合当如此。
六、结语
  《牛的礼赞》一开始就说:“学法要发无上心”,无上心包括知、情、意三大部分:
  知 —— 要彻证宇宙实相及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找出真理的始祖来。
  情 —— 升华自我情怀为大慈大悲,而不舍众生;修行是为了众生而修,不专是为自己。
  意 —— 发长远心,不悟不休,海枯石烂,生生不退。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是接力赛的成果。
  如果一个修行人大事了毕而不入廛垂手,那就是自了汉。若是不昧初因,当初修行曾发无上心,是为了众生而修,那么,修行圆满以后,当然应该回到人间普度众生才对。再次回到人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古德说:“依然还是旧时人,却不是过去行履处”—— 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人格内涵、生活感受、风度行履……却完全不一样了。再次入廛干什么呢?垂手度生啊!如何度法?《金刚经》说:“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度而不度,不度而度;触机遇缘,接引有情。这就是兴慈运悲、不舍众生。
  在《牛的礼赞》中,引经据典地说了那么多牛与佛、牛与禅、牛与佛法,请问各位:“到底是牛牧人?还是人牧牛?试说看!”若说是人牧牛,未免喧宾夺主;若说是牛牧人,显然栽赃诬蔑。究竟该怎么说呢?
  本来有个答案,可惜让别人抢先说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安祥禅简介

  禅为中国文化的奇葩,是成佛证真的无上法门,亦是佛法的精髓和生命。离开了禅,就没有真实的佛法。所以唐代圭峰宗密禅师说:“禅是佛教的通途。”虽然八万四千法门譬如食蜜,中边皆甜,都可入门,但其最终之归宿仍是禅。学禅的利益,浅可以使内心安适,提升心态,变化气质,改变生命,获得健康和喜悦,人生幸福、光明又通畅;深则可以体验行住坐卧皆禅定的境界,揭开生命和宇宙的奥秘,把捉真理,让原本的生命完全觉醒,证得生命的永恒与圆满,了脱生死轮回。禅因为如此重要和殊胜,故素为历代朝廷、社会名流所推崇倚重。因其超乎常情,不可思议,故一般民众很难窥其堂奥,甚而望之却步。尤其到了近代,禅在缺乏大善知识的倡导下,已日渐式微,令人不得不叹!
  吾耕云导师天纵圣明,乘愿再来,早年悟道,经过数十年之涵养,成就非凡,具伟大的传心力量,衡之现今的尘世中,可谓绝无仅有。凡有缘亲近的弟子,莫不亲领法喜禅悦,同声赞叹,庆幸、珍惜此一稀有难得之法缘。目前在耕云导师座下悟道者不在少数,成就证果者亦大有人在,均得力于耕云导师“传佛心印”的威力和“法门的简易”。
  吾耕云导师悲愿宏深,为期社会大众易于入禅,特将禅稀释,拈出“安祥”两字,令学禅的人有所印证和依归,故命名为“安祥禅”。今将安祥禅的法门及宗旨简介于后:
  ——安祥就是统一调和的心态,亦即定慧圆明的心态。
  ——“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和永恒相”、“不二法门的体现”。
  ——禅的基本内涵是“正见”和“正受”。
  ——“以心传心”、“传佛心印”。
  ——以安祥作为禅的印证及依归。
  ——以“反省忏悔”去除心垢。
  ——以“不可告人之事不做、不想”为戒律。
  ——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不是追求知识和道理。
  ——修行的方式适应现代及未来的工业社会,在家修行亦得,不必出家。
  ——以“诚、敬、信、行”作为修行的信条。
  ——以“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为修行的要诀,亦即佛经开示的“观自在”及达摩祖师倡导的“观心”。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确能了脱生死轮回,证得生命的永恒。
  ——“如来”就是如其本来的心态,亦即本心。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安祥禅禅宗修行的方法,请百度一下“安祥禅”,或浏览以下网站,并可以email联络,获取免费赠阅的国家正规出版的安祥禅丛书以结缘。安祥禅学研究网站:anhsiangchan/cn。html
赠阅联系 Email:p001。aszk@msa。hine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