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化的动作统一于整体动态,显示出高超的构图能力。 

     平安后期,从唐绘中产生了民族绘画——大和绘。大和绘主要以与贵族 

私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为题材。绘卷物是大和绘的主要种类。所谓绘卷物, 

是表现文学作品的画卷的总称,其题材包罗万象,为日本平安时代绘画中表 

现内容最丰富、技巧最高、最富民族特点的画种。平安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绘 

卷物为《源氏物语绘卷》和《信贵山缘起绘卷》,它们也代表了绘卷物的两 

类画风。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由宫廷女作家紫式部作于11 

世纪初期。《源氏物语绘卷》属于所谓“女绘”以闺阁生活、女性美为特点, 

画面几乎全是幽静娴雅的室内场景。色彩浓艳厚重而富有装饰性,线描经柔 

流畅,绘出王公贵族迷醉奢华、朦胧而含有淡淡忧伤的情趣。人物面部采用 

 “引目钩鼻”的程式,不分男女,无个性表情。据说是有意使画中贵族不象 

现实中任何特定的人,以便使欣赏者能欣然认为自己象画中人物,以求得心 

理上的满足。这套绘卷原有十卷,共有八九十幅,描绘着五十四回长篇爱情 

史诗。现存十九篇,珍藏于东京和名古屋的美术馆中。这些绘卷的色彩至今 

仍灿烂夺目,不因八百个春秋而消去风采。 

      《信贵山缘起绘卷》属于“男绘”,它反映的是室外骚动的生活,以活 

泼游动的线条为基本手段。绘卷描绘了9世纪末隐居信贵山的僧人命莲的三 

个传奇故事,由此分为飞仓卷、延喜加持卷和尼公卷。命莲在信贵山上修行, 

承昆沙门天保护,每日依靠托钵化斋过活。据说这化斋钵有一种神力,能听 

命它主人的差遣,驾云飞向附近的村庄,为他带回来所需的粮食。有个富家 

因为每日负担这僧人的食粮,心怀怨恨,就把这钵锁在他储米的仓库里,钵 

的神力生效,将整个米仓带到主人身边。那个惊慌失措的富人,翻山越岭追 

赶他的米仓,哀求命莲赐还予他。命莲大发慈悲,于是一袋袋米又飞回原处。 

又一次,醒醐天皇大病,群医束手,祷禳不灵。遂遣使劝命莲下山诵经治病。 

命莲不愿作这次旅行,便在山中施法,天皇梦见圣人,遂康复。命莲谢绝了 

一切报酬,继续他的隐居生活。最后,命莲年老的姐姐,从信浓国来朝山进 

香,寻找他失落的弟弟。由于自奈良大佛得到一个神异的启示,使她与弟弟 

团聚,并且在信贵山的隐士庐中安静地渡过她的晚年。这三个故事名为宗教 


… Page 115…

性,实为世俗化,与宫廷的豪华生活也相距甚远,本质上表现了下层人民的 

生活。与《源氏物语绘卷》分场面描绘静止的情景相对应,《信贵山缘起绘 

卷》将连续发展的情节组织为一个画面,主人公、主要人物和场所反复出现 

于同一画面,以写实手法把握对象,线描有抑扬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绘画史上属于由专业绘师组成的正统体系。著名的绘卷物还有《伴大纳言 

绘卷》、《鸟兽人物戏画卷》等。 



      (4)书法 

     在奈良时代接受的唐朝严整的书风,在平安时代才深入渗透,进而出现 

学唐朝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的人。最著名者是所谓“三笔”:空海、嵯峨 

天皇和橘逸势。 

     空海书学王羲之,又脱胎换骨而有和风之兆。代表性遗品有写给最澄的 

 《风信帖》以及《聋瞽指归》、《金刚般若经解题》。嵯峨天皇学空海而另 

立一派,有帝王之气,遗有《光定戒牒》、《李峤百首》。橘逸势没有留下 

可靠的作品,《伊都内亲王愿文》传为逸势笔的御物,具有王羲之的风格, 

但笔法上更有个性。 

     平安后期确立了和样书风。在汉字世界,有被誉为“三迹”的书家小野 

道风、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小野道风 (公元894年—966年)是最早推进 

和样化的书家,他以王羲之的书法为摹本,在此基础上增加圆味,具有丰富 

的日本趣致。代表作品有《屏风土代》、《玉泉帖》、《三体白氏诗卷》。 

藤原佐理 (公元944年—998年)继道风之后开创独自境地,其书风呈现明 

显的锐角,具有个性。书迹有《离洛帖》、《诗怀纸》。继佐野之后活跃的 

藤原诚信(公元972年—1027年)被誉为当时最有成就的书家。他的书风平 

稳圆润,格调很高。其确切笔迹有 《白乐天诗卷》。 

     比汉字世界更加走向和样化的,是假名书道。草假名是万叶假名的简化, 

从汉字的草体和笔记体的简体中脱颖而逐渐成形。最初是一字一字分离书写 

的独草体,从10世纪起则是连续数字书写的连绵体,与料纸之美相对应,建 

立起雅致的书风。11—12世纪是假名书法烂熟期,代表作有《高野切》、《古 

今和歌集》、 《三十六人集》等。 



      (5)工艺美术 

     以正仓院藏品为代表的奈良时代工艺品,使用了多种技艺。到了平安时 

代,只有其中某些技艺流传下来并得到发展,不适合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审美 

趣味的则被废弃。例如镜鉴从唐镜逐渐脱颖而出,在12世纪初生产了薄而小 

型的和镜,以纤细的浅浮雕表现鸟虫花草。奈良时代的金银泥绘、平纹、螺 

钿等技法已不盛行,代之的是莳绘,在黑漆地上磨研出的金银粉的强烈光辉 

和梦幻般的莳晕效果使贵族们为之入迷,在日本工艺史上形成一个高潮。 



                         4。日本中世纪的音乐舞蹈 



     日本人早已有自己的音乐文化,并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如和琴、 

石笛、陶笛、都豆美鼓和金属制、陶制的铃等。随着与亚欧大陆文化的交流, 

中国和朝鲜的音乐也输入到日本。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新罗乐、百济乐、 

高句丽乐,在日本称为“三韩乐”。从中国传入的称为唐乐。公元701年, 


… Page 116…

据《大宝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设置雅乐寮,掌管称为和乐的日本传统乐舞 

以及外来的音乐舞蹈。 

     9世纪以后,日本对音乐制度进行了改革,把外来的音乐分为以唐乐为 

中心的左方和以高句丽为中心的右方两大类。而传统的和乐如东游、久米歌 

等也有所变化。同时,在声乐体裁方面也有新的样式出现,如“催马乐”、 

 “朗咏”、“今样歌”等。 

     随着佛教的传入日本,佛教的经典音乐也一同传入,在日本被称为“声 

明”。日本的声明种类很多,其中说唱类的讲式和依据纯粹的日文咏唱的和 

赞等,对后来的各种说唱音乐体裁的形成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 Page 11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