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高耸的钟楼,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势,好象要摆脱地心吸力,超 

脱尘世,升向天堂。哥特式教堂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内部与外部、结构与装饰、 

整体与细部处理手法上的高度统一,不仅显示出设计者的高超和非凡的想象 

力,而且显示出建筑技术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精湛性。 

     虽然王权的加强,国家的统一,打破了严重的封建割据现象,使得建筑 

师和手工艺人经常可以流动,艺术交往日益广泛,但各地不同的风格仍然是 

存在的。另一方面,当哥特艺术在欧洲各国盛极一时的几个世纪中,其风格 

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建筑由于工程巨大,建造时间漫长,本身成为各种 

风格的集合。 

     法国是哥特式艺术的诞生地,确切地讲,中世纪建筑的转折点是对位于 


… Page 45…

巴黎北部的圣凡尼斯王室大修道院教堂的重建。这一工程是在著名的修道院 

院长休热的主持下进行的,他于1122—1151年间统治着这座大修道院,并有 

一本记载他管理大修道院事迹的著作传世。他在书中写明了一些需要新教堂 

的原因:“地方的狭窄迫使妇女们踩着男人们的头向祭坛拥挤,就像踩在人 

行道上一样,伴着极度的痛苦和喧嚣的混乱。” 

     首先进行的工程是增建一个新的三廊的前廊以及一个雄伟的正立面,于 

1140年完工。新的正面保留了罗马式的双塔结构,但教堂正面有三个门。直 

接位于中央大门上方的是一个为前厅提供光亮的大窗子,在这个窗子上方出 

现了一个新式的圆花窗。接下来是建造一个新的歌坛,和带有七座辐射的礼 

拜堂的回廊。在这里,设计者首先采用了尖券和肋拱来减轻拱顶的重量,使 

呈肋骨形的拱顶可以建在比交叉拱顶更加复杂的平面上,并使它摆脱了对厚 

重的砖石墙壁的依赖,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了,使大面积使用彩色玻璃窗成 

为可能。从前昏暗的罗马式室内被宽敞、开放、充满各色光线的结构所取代。 

在1144年教堂的东面综合建筑落成后,这种新的建筑风格很快传播开去,首 

先是法国的各个城市,都竞相建筑或重建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堂。圣丹尼斯修 

道院教堂成为了最早采用这种将最低限度的墙和最大限度的彩色玻璃窗相结 

合的第一座哥特式教堂。 

     圣丹尼斯教堂是座修道院教堂,但受到这种新风格影响最大的却是城市 

里的主教堂,巴黎圣母院和卢昂大教堂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城中岛上,始建于1163年,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 

它巨大的规模,优美匀称的设计和新技术方法——巨拱的使用。教堂宽约47 

米,长约125米,中厅高约32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结构上采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间可以全部开窗,并有尖券六分拱顶。在大 

约1175年,当采取措施以支撑中殿的穹窿的时候,巨拱被采用了,它把从墙 

壁上部来的拱顶的侧推力传向外侧的反撑物或扶垛,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 

几点上。以前曾是坚固墙壁的地方,如今被彩色玻璃代替了,哥特式建筑成 

了石头的骨架和彩色玻璃墙的建筑。 

     巴黎圣母院拥有最精采的西边正面,两侧是一对高60多米的塔楼,底部 

是深深凹进去的三座尖券门,券门内侧的层层线脚中布满了雕像。门廊上是 

一层檐壁状的“国王画廊”雕像和花栏杆,这两条水平向的雕饰将垂直方向 

的三段联系起来。再上面一层的中央是一个象征天堂的直径达13米的圆形玫 

瑰窗,两旁侧门廊上面是被成对的尖券包围着的大窗。最上面一层是由交叉 

着的尖顶小发券构成的可穿行的回廊组成。小发券安置在细长整齐的柱子上 

面。这条回廊强化了正面的垂直向上的视觉感受。在它上面的是当中高达90 

米的位于十字形交叉点上的尖塔和它前面的那对塔楼,它们使教堂高高凌驾 

于周围普通建筑物之上,遥遥可见。 

     早于巴黎圣母院8年开始建造的卢昂主教堂,规模稍逊之。它的中殿和 

翼部内部是早期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试验性范例。建筑师试图建造更高大更明 

亮的主教堂,中殿两侧是四层楼,它们是主连拱廊、边楼、拱廊以及高侧窗。 

从地面到中殿拱顶的距离是22米。由于大量采用垂直的附柱,从而抵销了四 

层高度所暗含的水平感。这些垂直的附柱三棵、五棵成簇,将肋拱与底层连 

拱廊的承重圆柱连接起来。在许多罗马式建筑中引人注意的柱头,现在大为 

整齐划一了,都为卷叶型。建筑师不仅通过沿耳堂房边的高侧窗、而且现在 

还采用在边楼中心装窗子的办法来增强室内光亮,仅留拱廊未安窗子。和巴 


… Page 46…

黎圣母院一样,卢昂大教堂的正面也完成于13世纪上半期。 

     早期哥特式的进一步发展是要追求底层连拱廊和高侧窗更高的高度,并 

去除楼廊。夏特尔主教堂的重建,标志着哥特式风格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盛期哥特式。 

     夏特尔主教堂重建于 1194年的一场大火之后。教堂平面类似朝圣路教 

堂,但两侧横向突出的较短的耳堂与纵向交叉处接近于中部,也就是说接近 

正十字形,只是横向短。内部中殿两侧墙壁仅有三层,主连拱廊、拱廊、侧 

窗。不同寻常的高高的侧窗,始于穹窿起拱点的水平下方,顶端则在穹窿开 

始弯曲的上面。这样,侧窗和主连拱廊差不多同样高了。中间由压缩了的无 

窗拱廊分隔开。三层楼分别用细长的凸出的花连,即“束带层”区分开来。 

在上、下两层高大、明亮的区域中间是无窗拱廊形成的暗黑带。但垂直方向 

构件支配了整个建筑物内部空间。夏特尔教堂不仅以其高大——穹窿离地 

36。5米,更在于窗间壁和墙柱的强烈的凸出,所造成的垂直线条占了压倒地 

位,给每一个进来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并引导人的心灵飞向天国,体现了 

成熟期哥特式风格的重要特征。教堂内部的巨大的彩色玻璃像一件透明的 

墙,这些彩色玻璃在中世纪欧洲也许是最为华丽的,而且直到今天仍完美无 

缺。夏特尔主教堂的外部显得比其内部更为厚实,西立面保存着大块平面的 

墙,与后来依照它建造的兰斯主教堂的立面相比显得朴素得多。 

     重建于1211年的兰斯主教堂改进和发展了夏特尔主教堂的设计。兰斯的 

设计更有规律,它采取了不同于夏特尔的比例关系,使得穹窿高度仅比夏特 

尔主教堂高一点的兰斯主教堂的中殿显得高得多。兰斯主教堂的设计者还更 

加重视了窗户在盛期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首次采用了条格式窗花格,即窗 

户内精致的石制分隔物。 

     和谐和规律也是兰斯的西面正面的设计特征。与众不同的是,兰斯主教 

堂的三个入口大门的山墙,都是以一圆花窗代替了充满雕刻的门楣。与巴黎 

圣母院及夏特尔主教堂平坦的宁静的正面比较,兰斯主教堂的正面布满了华 

丽的、纤巧的装饰,光影变化复杂,看上去象是一座立体的、玲珑精制的大 

雕刻品。 

     亚眠大教堂是成熟期哥特式建筑的最后一座伟大的杰作。它的巨大中厅 

高约43米,宽约15米,长约145米,系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同时,由于起 

伏交错的尖形肋骨交叉拱与把柱墩造成束柱的样子,使它看上去比真实的还 

要高。而亚眠大教堂的西立面,由于装饰雕刻堆砌过多,垂直线条被冲淡, 

向上的冲力被减弱了。 

     由路易九世于1243至1246年间建造的巴黎圣夏佩尔小礼拜堂,是辐射 

式风格的典型例子。这座小礼拜堂位于皇宫内,用以保存基督遗物荆棘冠。 

这座礼拜堂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向人们展示了哥特式建筑趋向轻盈与垂直性 

的发展,展示了窗花格的装饰效果。小礼拜堂内部是一个被彩色玻璃所包围 

的空间,窗花格图样浮雕般地沿着低矮墙壁重复排列着。这种将窗花格图样 

扩展到建筑内外墙表面的方法,是哥特式艺术发展过程中“辐射式”阶段的 

特征。该术语导源于这个时期大圆花窗中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