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建筑群由教堂、洗礼堂、钟塔组成。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与教堂处 

于同一条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侧,其形状与洗礼堂不同,但体量正 

好与它平衡。三座建筑物的外墙都是用白色与红色相间的云石砌成,墙面饰 

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连列券,形式统一,造型精美。 

     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献祭于1118年。这座巨大的、带有十字型 

耳堂的巴西利卡,建有双侧廊和楼廊。它的两个耳堂不同寻常,在伸出的端 

部都有自己的半圆形后堂,看上去象是两个独立的小教堂以直角方式与主体 

教堂相接。十字交叉处上有一椭圆形穹窿顶,除了侧廊建有的交叉拱顶外, 

中殿和楼廊都是木结构天顶,还保持着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式的教堂设计。 

该教堂的外部装饰也极富特色,正面有三个大铜门,雕刻着圣母和耶稣的一 

生。上面是四层连续的装饰性连拱廊,也有许多精致雕刻。 

     教堂前面耸立着的洗礼堂,是圆形的、直径约39。3米,总高54米,始 

建于1153年,上半部在13世纪被加上哥特式三角形山花和尖形装饰。 

     建筑群中最著名者是始建于1174年的钟塔。塔基为圆形,直径16米, 

塔高56米,共8层。由于地基下沉导致了塔的不断倾斜,从顶的垂直线距底 

脚4米有余,故有斜塔之称。塔的底层墙上作有浮雕式的连续券,上面是一 

层一层上升的由优美细长的大理石圆柱组成的连拱廊。 

     虽然宗教建筑特别是教堂建筑仍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物,代表着当时 

建筑成就的最高水平,但是,各种类型的世俗性建筑也逐渐多了起来。 

     罗马式的非宗教建筑物存留下来的比宗教建筑要少,除了住宅建筑和公 

共建筑物外,主要是城堡。1066—1189年间,诺曼底人建造了1200座城堡。 

最初的城堡为小土岗与城廓形式,土岗是一个小丘,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建 

造的,周围设有壕沟或城壕,顶子为木质结构,按照空间利用的情况来决定 

建一个暸望台或一座木构住宅。从小土岗脚下以一座木桥与之相连的是城 

廊,这是阅兵场及贮藏场地,也包括随军人员住房、马厩,甚至还包括军械 

库。诺曼底人将土岗顶上脆弱的木质住宅改为坚固的石砌塔楼,早期是长方 

形的,后变为圆塔,再往后更为复杂,有圆形或八角形的塔楼。城堡在当时 

不仅仅只有军事功能,而且有行政管理功能,成为地方政府的所在地,逐渐 

地与宫殿式房子相联系成为宫殿式的城堡,最终显示出它是城镇的开端,城 

镇常常象带围墙的城堡。在这一时期,还常把宗教的建筑和防御建筑结合在 

一起,如位于比利牛斯附近阿拉贡的洛阿利的保存完好的修道院堡垒,是当 

时最重要的西班牙要塞。 

     在罗马式时期,世俗建筑还刚刚兴起,与宗教建筑比较起来,属于还很 

重要的地位。但日后哥特式世俗建筑的巨大发展,在很多方面是借助于罗马 


… Page 39…

式世俗建筑的经验与最初的成就。 



                                   2。雕刻 



     随着大教堂建筑的兴盛,雕刻、绘画作为装饰也开始复苏。特别是雕刻, 

不论是教堂内部柱头或外部立面,罗马式教堂都开始大量使用了浮雕或圆 

雕。表现“上帝”的神奇世界,传播上帝的救世福音,这是中世纪雕刻以及 

其它造型艺术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雕刻是大家都能看得懂的 

 “石头圣经”。但是,雕刻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而是必须依附于建筑,服 

务于建筑。在中世纪,“建筑至上”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通常,雕刻被装饰在教堂的外立面、正门拱缘、门楣、门梁、门柱、窗 

间壁、柱头和祭坛等,它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同时首先是建筑结构中的有机 

组成部分,必须同时具备“结构”与“装饰”双重性质。罗马式艺术的创造 

者们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罗马式建筑中,因要承受巨大石拱的压力而不得不加厚墙壁,这也使 

窗子不能开得太大或太多,这就使浮雕有了用武之地而得到很大发展,而对 

于需要较大空间的圆雕的作用则不得不尽量减少。此外,由于建筑物采用了 

大量的石柱,带来了柱头雕刻的繁荣。雕刻家们大多不留姓名。他们是从僧 

俗人中招雇来,并经常从一个建筑工地转到另一个工地。他们的很多作品都 

遭火焚、残蚀和破坏圣像运动的毁坏,法国是现存比较多的地区之一,也是 

欧洲各国罗马式雕刻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图卢兹圣塞尔南教堂不仅是罗马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以其装饰雕 

刻而著称。米耶日维勒门是通往中殿南面耳堂的第五个间架的入口,这个门 

道大约建于1110年,是由一位名叫伯纳德·吉尔杜安的天才雕刻家所主持的 

作坊负责雕刻的。门楣中心描绘了 《圣经》中有关基督升天的故事。举起双 

臂的基督位于中央,身边的两个天使使他冉冉上升,两边手握十字架的一对 

天使作致敬状,他们向内前倾的身姿正好与门楣的弧度相吻合。在这组群像 

下边的门梁中,有两个天使率领着众多使徒注视着他们敬爱的主飞向天国。 

这组雕刻构图对称,布局和比例协调。为了适应楣梁的形状,使徒的形象被 

作压缩处理。在门楣两边入口的墙壁上面,刻有圣徒彼得和圣徒詹姆斯的浮 

雕。吉尔杜安所制作的7块大理石饰板现置于后堂的回廊墩之上,原先可能 

是祭坛上的浮雕装饰。这些浮雕体积厚重,形象真实,作者显然吸收了古罗 

马石棺浮雕的手法,同时对浑厚隆凸的体块加以风格化处理。温婉圆润,凝 

重自然,这一风格不仅对法国南部而且给西班牙北部的罗马式雕刻带来深远 

影响。 

     图卢兹以北60公里处的穆瓦萨克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125年左右,它的 

回廊及南大门的雕刻代表了朗格多克雕刻学派的成就。穆瓦萨克修道院属于 

克吕尼修士会,她是罗马式时期最重要的修士会,该会强调礼拜和作为礼拜 

用的建筑物的宏伟与庄严,特别重视装饰。在回廊四周的小圆柱的柱头上装 

饰有极为丰富的雕刻,题材有宗教的、神话的、寓言的和装饰性的。这些奢 

华的装饰引起了崇尚简朴的另一大修道会——西多会的谴责:“但是在这个 

回廊中,在正在读书的会友的眼中,这些荒诞的怪物何益之有?是因为那惊 

人的畸形的美,还是美的畸形?那些肮脏的猿、凶猛的狮、唬人的半人半马 

怪物、半人怪、带有条状斑纹的虎,格斗的骑士、吹号的猎手,其目的何在 


… Page 40…

呢?那里,可看到一个脑袋下有许多身子,或许多脑袋共一个躯体。这里, 

是一只长着毒蛇尾巴的四脚兽;那里是一条长着兽头的鱼,这里又是一匹马 

的前半段拖着一头羊的半截在其后。总之,在各个方面,各种形状是如此多 

样,如此奇异,以致我们总想注意这大理石雕刻,而忽略了书本,而且整日 

被这些东西疑惑,而不去深思神的戒律。看在上帝的份上,如果人们不以这 

些愚蠢而无益的行为感到羞惭,至少应对这般浪费感到痛心吧?”这段文字 

见于西多会修士伯纳德写于1127年的一封信。尽管他对于这些装饰雕刻的描 

述原意是批判性的,但也承认了它们的美和诱惑力。 

     圣彼德教堂还有一座在所有罗马式教堂大门中最惹人注目的大门雕刻。 

巨大的门楣中心雕刻的是《上帝的显现》,这是罗马式教堂大门浮雕中压倒 

一切的主题。基督头戴冠冕坐在光轮中,左手握着圣经,右手作祝福的手势, 

表情令人敬畏。基督宝座周围环绕着四种活物——天使、狮子、牛和鹰,它 

们被认为是四位福音书作者的象征,即圣马太、圣马可、圣路加和圣约翰。 

这种象征的手法是罗马式雕刻的重要特征之一,借用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赋 

予它们某种特殊含义,这是表现不可见的上帝世界的需要。四活物两边各一 

天使,二十四位长老分成三排,填满了半圆形门楣的余下平面。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