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想象成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头所枕之处。在两边耳堂和后堂东面,还有 

凸出来的半圆形小礼拜堂与回廊相连接。当人们步入中堂时,马上会感到教 

堂的高大与宽阔,那些半圆柱拔地而起,支撑着上面横过的拱门。这些拱门 

把上面筒状拱顶分割成好几段。遮蔽着的巨大而阴森森的空间,与外面阳光 

灿烂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对照,布道者的声音通过长长的走廊形成回响,敲击 

着每位信徒的心灵。 

     佩里格的圣弗隆教堂虽经后来几次修建、扩建,外观有所改变,但原建 

筑的雄伟气魄仍然依稀可见。这个12世纪的建筑物顶部有5个直径为15米 

的石灰岩圆顶,成十字形架在四周巨大的立柱上,充满着严峻的宏伟感,整 

个建筑表现出朴素的气质。象这类具有连续圆顶式教堂在法国西南部还有许 

多座。 

     卡昂的圣埃提安教堂是法国北部罗马式教堂的代表。该地区因过去受古 

罗马影响较少,较早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西面入口两旁有一对高耸的钟 

楼,正面的墩柱使立面有明显的垂直感。室内中堂很高,上面采用半圆形的 

肋骨六分拱。这种使承重与间隔部分分工的结构,既减轻了拱顶重量,也缩 

小了墩柱断面,使外观比较轻巧。在圣坛外面还出现了初步的巨扶壁。这些 

特点成为后来哥特式建筑的先声。 

     法国西部的勃艮第公国在艺术上的突出地位与起源于该地的两个修会密 

切相关,即克吕尼会和西多会。我们称之为克吕尼第二教堂的10世纪克吕尼 

教堂,在11世纪已变得不足以容纳逐渐增多的僧侣数量了。建造新教堂即克 

吕尼第三教堂的工程开始于1088年,1107年建成。这是一座带有双侧廊的 

中堂、双耳堂以及建有后堂回廊(象朝圣教堂一样)的宏大建筑。中堂连拱 

廊的拱券为尖券,组合式墩柱上所附的壁柱上刻有古典样式的凹槽,西端前 

廊入口处的两侧各有一个塔楼。西立面靠内凹的大门和丰富的人物雕刻装 

饰,被认为是典型的罗马式风格。从教堂东面的室外望去,该教堂象一座石 

造建筑的陡峭悬壁,一排半圆室附于歌坛和耳堂,许多塔楼耸立在两个十字 

交叉口与耳堂之上。在400年之后重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之前,它是西方基 

督教界最大的教堂。这座庞大的建筑在1807年全部倒塌,只存留下南部耳堂 

的一部分。 

     在 10世纪初叶,维金人与法国国王达成了协议,使诺曼底公国发展起 

来,在不长的时间里,它成为欧洲最富于生气的力量。诺曼底的11世纪建筑 

成为罗马式诸风格中最令人难忘的、最富有创造性的风格。1066年诺曼人对 

英格兰的征服为诺曼底艺术在英格兰的扩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以诺曼 

底形式出现的罗马式艺术开始对英格兰艺术产生影响,法国建筑师来到英 

国,其影响更为直接。同时,诺曼底牧师与其它大陆牧师的汇聚,也带来了 

英国教会活动的繁荣与整顿,从而导致了大规模建筑活动的开始。盎格鲁一 

萨克逊主教堂和修道院被拆毁,为大型的罗马式建筑所取代,在大多数情况 


… Page 37…

下,采用了最初发展于勃艮第的建筑型制。随着诺曼底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定, 

他们不再象先前那样藐视当地的盎格鲁一萨克逊建筑,当地的建筑特色开始 

逐渐渗透到诺曼底罗马式建筑中去,如正方形的东端,带装饰味的连拱廊, 

正面的交叉拱形等等。著名的达勒姆大教堂就是英国盎格鲁一诺曼底式建筑 

的代表。 

     达勒姆教堂位于英格兰与苏格兰边界的北部,是去圣库思伯特陵墓参观 

的朝圣中心之一。该教堂始建于1093年,完成于1133年,是英国第一座完 

全用石头盖顶的主教堂。达勒姆教堂在结构设计上体现出了新的特征,即使 

用了肋拱拱顶。它架在圆柱形墩柱与组合墩柱相交替的支撑体系之上,这种 

加了肋拱的棱状穹窿成为日后哥特式风格的重要特点。此外,教堂的装饰也 

极富特色。中堂的巨大的窗间壁表面雕刻有涂以彩色的螺旋形、锯齿形或菱 

形的图案,中堂所有三层楼的许多拱门边缘都有锯齿形的图案装饰,这和欧 

洲大陆的罗马式建筑不同。在欧洲大陆的罗马式教堂往往没有装饰,如果在 

墙上增加一些建筑装饰,也只是为了强调出墙的厚重感,而达勒姆教堂的这 

些装饰,除了图案特别之外,还在视觉上减少了墙的沉重与呆板的感觉。整 

座教堂规模宏大,仅中堂就长达61米,宽12米,高22米。巨大的内部空间, 

雄伟的外部设计,体现出一种“男性美”。 

     我们前面提到朝圣和朝圣教堂,在西班牙最著名的实例是位于西班牙西 

北部大西洋海岸附近的圣地亚哥·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大教堂。在西班牙, 

罗马式艺术于11世纪下半期开始形成。最初表现在西班牙建立的法国各教团 

营造的教堂上,这些教堂建筑明显地接近法国建筑类型。由于长期受到阿拉 

伯人的统治,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给予西班牙艺术巨大影响,在西班牙罗马式 

建筑里就含有摩尔建筑的因素,如教堂的钟楼有时被设计成类似伊斯兰教寺 

院的尖塔,装饰花纹中含有许多东方题材等。西班牙的罗马式建筑在结构上 

比法国的更简单、更划一,西班牙建筑师更喜欢丰富的外表装饰。 

     圣地亚哥主教堂的重建始于1078年,1120年竣工。与其它朝圣教堂一 

样,为了容纳众多的信徒,它拥有巨大的内部空间。十字交叉口之上建有塔 

楼,端部以半圆室结束,侧廊连续环绕着耳堂与半圆室,由此构成后堂回廊, 

并由这个回廊幅射出半圆形的礼拜堂。每一耳堂的外端中央都建有双门,这 

主要是为了遮挡位于耳堂外端中央的侧廊内墩柱并避免它阻碍行进行列而设 

计的。两个入口被统一于一个拱券之下,门洞上有券形逐层向内凹入的带状 

装饰,它使沉重而且很厚的砖石墙上的门洞不致显得很笨重。 

     各地区的罗马式建筑有显著的差别,德国建筑显示了与古代加洛林传统 

的承续关系。在大型教堂中,仍然采用加洛林时代的双半圆室平面,特别是 

在萨克森学派的教堂里,有两个圣坛、两条袖廊和两个十字形交叉中心。教 

堂的入口,开在建筑物的侧面,两个巨大的塔楼竖立在主廊与袖廊的交叉点 

上,例如希得斯汉的圣米哈依教堂。莱茵学派的教堂平面,袖廊不突出。如 

施派耶尔大教堂中心袖廊放在东端半圆室前面,从纵向上看只是稍为凸出一 

点,而在美因兹大教堂中,袖廊甚至不在教堂东边,而在西边,且两边有明 

显突出的半圆室,而东边的半圆室反而不引人注目。 

     修建在莱茵河中游阿特尔拉哈以西的马利亚·拉赫大修道院教堂是 12 

世纪德国罗马式教堂的典型实例。它有东西两个祭室,西祭室前是一个前庭。 

有两座耳堂,西端正面有一角塔,它与南北两个小型圆塔相并列。东端中殿 

与翼廊交叉部上方有一座八角塔,教堂的圆拱和交叉拱顶均着力于中殿的复 


… Page 38…

合柱上。这座教堂创建于1093年,直到13世纪才最后完成。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意大利比其他欧洲地区更接近古代希腊罗马建筑, 

所以意大利建筑受古代传统的影响也最大。如建筑物的结构与规模、建筑物 

的装饰手法等很多都遵循了原存的规律。如法国一样,由于缺乏政治上的统 

一和强大的中央集权,意大利艺术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区性色彩,南部受伊斯 

兰文化的影响较大,东北部受拜占庭影响较多。 

     意大利罗马式的最引人瞩目的例子之一是托斯卡纳的比萨主教堂建筑 

群。位于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卡纳商业发达,集中了许多重要城市,是当时 

意大利最强大的沿海中心之一。为了纪念打败阿拉伯人,显示雄心与财富, 

1063年,在希腊人布斯凯托斯的主持下比萨人开始建造这一宏大工程。 

     该建筑群由教堂、洗礼堂、钟塔组成。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与教堂处 

于同一条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侧,其形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