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狂热情,相对于拜占庭式的那种冷漠呆滞,无疑更具人情味和表现主义色 

彩。 


… Page 34…

                             五、罗马式美术 



     公元9世纪中期,随着查理曼的死去,靠侵略战争起家的查理曼帝国开 

始分崩离析,外侵内乱此起彼伏。一度统一的西欧又分裂成法兰西、德意志、 

意大利和英格兰等十几个民族国家。 

     公元10世纪以后,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起来,自然经济发生动摇。手工 

业与农业的分离和商业的日益活跃,在一些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教堂或 

城堡附近,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工匠与商人聚集的城市,这使得自罗马时 

代以来一度衰落了的城市作为工商业的中心而又重新兴盛起来,西欧各国正 

式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西欧艺术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罗马式时 

期和哥特式时期。 

     罗马式这个名称首先出现于19世纪,这个术语最初用于谈论建筑,主要 

是指11世纪下半期和12世纪欧洲的典型建筑物采用了古罗马的厚厚的墙和 

罗马式拱券结构的建筑风格。而这个时期的其它造型艺术如雕刻、绘画等, 

都成为与教堂建筑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在美术史研究上把这个时期的建 

筑、雕刻、绘画及其他装饰艺术统称为“罗马式艺术”。同时,由于创造罗 

马式艺术的人主要是从公元8至11世纪以来就不断自日德兰半岛向欧洲各国 

进行掠夺和远征的诺曼人 (日尔曼的一支),所以也有人将这种艺术风格称 

之为“诺曼艺术”。 



                                1。建筑艺术 



     随着十字军的东侵,欧洲兴起了宗教热潮,人们对宗教的狂热如醉如痴, 

各地都为自己的城市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同时,由于教会倡导对“圣骸” 

和“圣物”的崇拜,煽起了朝圣的狂潮。信徒们往往成群结队,徒步去数百 

里甚至更远的收藏着这类圣物的教堂去朝拜,沿着朝圣大道,教会建造了大 

量的修道院,供香客们食宿和举行宗教仪式。宗教思想的泛滥,使教堂建筑 

成为当时建筑的主要类型。 

     罗马式教堂主要是以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为基础,迎合政治、经济和信 

仰的新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平面上看,在古代巴西利卡的基础上,再 

在两侧加上两翼,形成十字形,又在圣坛后边加上一些小屋称为“圣器室”。 

这种形式被称为“罗马式十字形”。与希腊式十字形不同的是,罗马十字形 

不是等臂的,它的纵身长于横翼,其造型正好象征基督受难的十字架。所以 

一直被基督教会当作最正统的教堂建筑形制,也成为罗马式的主要代表形 

式。 

     罗马式建筑的最独特的特征是它的拱顶,即以一种石造圆顶取代了构成 

过去罗马、拜占庭及加洛林时代教堂特征的精工镶嵌和木制屋顶。这种工程 

的结构基础叫作拱加窗壁系统,窗间壁或支柱是独立的坚固的石工建筑支撑 

物。由拱派生出的穹隆,是一种由一系列楔状石料、即所谓楔形拱石所组成 

的,它被用于跨越一条通道。由于拱可以比简单的横梁跨越更宽的通道,这 

就可以减少建筑中的支撑物,相应地也就可以使教堂内部的空间尽可能少地 

受到遮断,更适应公众在举行礼拜仪式时的视觉需要——公众在祈祷时需要 

观看带领他们祈祷的教士。 

     采用石制拱顶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火灾。由于木料在欧洲十分丰富,并 


… Page 35…

且很容易建造,大多数早期基督教建筑,即加洛林和奥托时期的教堂,是用 

木材建造屋顶的,但它们很多都成为了火灾的牺牲品。 

     石造圆顶切面的基本形是半圆型的。最初由于技术不熟练,拱顶只用于 

狭而低的侧廊上,是一个拱向两旁延伸,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筒状拱顶;后 

来,在意大利北部又首先使用了十字形拱,然后传到各处。十字拱具有较多 

的开放面,可以使更多的光线射进建筑物内。这两种形式的拱,在几乎所有 

罗马式教堂中都被采用过。这种石造屋顶的重量惊人,为了承受这种压力, 

建筑师们不得不加厚外墙和应用粗重的支柱,这几乎成了罗马式建筑的另一 

特征。 

     罗马式教堂的立面设计与拜占庭建筑的追求表面宽度的延长不同,它和 

希腊神殿一样,力图将各个独立的因素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了水平面的 

壁洞和垂直面的层楼。同时罗马式教堂的建筑师们还在很多教堂的纵横两个 

中厅交叉点的上方屋顶上设计了一个采光塔,照明了祭坛。使它成为幽暗的 

教堂里最亮的一点,有时两边还附有小型钟塔楼,一方面为了召唤信徒礼拜 

与授时,另一方面兼作暸望之用,在教会与异教徒的争斗年代,无论是城堡、 

教堂还是修道院都是一个据点或要塞,是城市防御工事的组成部分。同时从 

外观上看,塔楼的设计强调了建筑物的高大与庄严。由于自然经济的局限和 

当时封建割据,教派门户对立的严重,罗马式建筑的风格与样式呈现出多样 

性与地域性的差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教堂建筑也有渐渐接近的 

趋势。这首先是因为石材的生产日益商品化,石材在采石坊里加工成半成品, 

甚至成品,因此建筑物的部件规格化了,以个别的采石场为中心形成了建筑 

流派;其次,摆脱了封建束缚的自由工匠越来越多,他们四处应募,促进了 

各地区建筑风格的交流;再有,各教派内部也开始力求教堂建筑风格的一致。 

一座典型的罗马式教堂,给人一种艺术上严谨统一的感觉,它那坚固的拱门、 

拱顶与墙壁,那阴暗的内观,充分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同时表明世上 

的教堂具有不可动摇的力量。 

     11世纪,罗马式艺术几乎同时从若干个西欧国家的现存风格中生发出来 

——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德国,但是最重要的试验无疑是在法国进行的, 

12世纪的某些最重要的杰作也是在法国诞生的,它在西欧中世纪文化中起着 

带头作用。 

     没有什么比所谓朝圣教堂更能说明罗马式艺术的特征了。出于对宗教的 

虔诚的信仰和对圣人的狂热崇拜,在早期基督教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圣地、 

特别是与基督俗世生活有关的地点的朝拜。在公元8世纪,一种作为赎罪的 

强制性朝圣活动在爱尔兰发展起来,很快传遍了欧洲。罪恶越大,就必须要 

经历越遥远越危险的旅程。到了11世纪,忏悔性以及纯出于虔诚的朝圣活动 

十分普遍,组织得很周密,而且受到教会与民事立法的保护。人们沿着朝圣 

者往来的路线,兴建旅店,修整道路,架设桥梁。修道院和世俗教士是朝圣 

活动的得力支持者,教堂沿着朝圣路线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在整个中 

世纪,最普遍的朝圣地是圣城耶路撒冷,那是耶稣基督诞生和升天的地方; 

还有罗马,那是第一个教皇圣彼得的殉难处和教会的行政中心;再就是位于 

西班牙西北部的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它被认为是使徒詹姆斯的葬身地。 

从10世纪起,人们就开始穿过法国去参观圣詹姆斯的圣殿,法国西南部图卢 

兹的圣塞南教堂就是一个朝圣教堂的典范。 

     图卢兹正好位于从法国通往圣地亚哥的一条主干道上。由于图卢兹地区 


… Page 36…

很少有建筑石料,教堂主要是用当地的桃红色烧砖建造的,只是在建造诸如 

窗孔、门道、墙角和雕塑装饰这些特殊部位时才用石头。建筑平面呈罗马十 

字形,在两条轴线的交叉处有一高塔。这种象征基督受难的十字架的平面设 

计,是在11世纪晚期圣塞南建筑开始之前很久就已形成的传统作法。中堂的 

两侧有两道边廊,靠墙一侧的边廊通过耳堂两臂和半圆形后堂,形成一个绕 

教堂一周的回廊。在西边两侧边廊的尽头各连结有一个角楼。教堂东端半圆 

形后堂,被称为奥室。在法文中,该词的意思是“枕头”,教堂的这个部分 

被想象成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头所枕之处。在两边耳堂和后堂东面,还有 

凸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