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下五千年3-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但是范缜讲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还是辩不过范缜。 
    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 
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 
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萧子 
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 
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 
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发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 
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范缜听了,仰起头 
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 
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南齐王朝只经历了齐高帝、齐武帝两代,就发生内乱。雍州刺史萧衍 
起兵攻进建康,公元502年,萧衍灭了南齐,建立梁朝,这就是梁武帝。 



                    133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 
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 
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 
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 
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 

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 
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 
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 
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 
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 
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 
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 
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 
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 
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 
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 
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 
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 
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 
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 
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 
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 
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 
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 
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 
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 
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 
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 
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 
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 
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 
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 
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 
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 
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 
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134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 
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 
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 
    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 
即位,因为年纪太小,由他母亲胡太后临朝。胡太后是个专横奢侈的人。她 
相信佛教,认为佛法能减轻她的罪过。她在皇宫旁边造起一座气势宏伟的永 
宁寺。寺里供奉的佛像有用金子塑的,也有用白玉雕的,高的一座有一丈八 
尺。寺的旁边又建造了一座九十丈高的九层宝塔。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风 
吹动塔上的铃,发出的声音,十里以外都听得到。寺里有一千间僧房,都用 
珠玉锦绣装饰,叫人看了眼花缭乱。据说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像这样华丽 
的寺院,还从来没有过。 
    北魏的统治者,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建造佛像。在建都 
洛阳之前,他们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左云冈(在今山西大同市武周山)开凿 
大批石窟,有大小佛像十万尊以上。从宣武帝到胡太后,又在洛阳伊阙的龙 
门山开凿石窟,建造佛龛(音kān)。前前后后开凿了二十四年,花了八十 
多万人工。这些石窟和佛像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度的雕塑艺术水平,但它 
也大大加重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负担。 
    由于北魏以前几代国力强盛,统治阶级搜刮了不少财富,有一次,胡 
太后偶然到库房去看,发现那里积累的绫罗绸缎多得用不完。就想出一个主 
意,下命令叫贵族大臣都到库房里来,把绫罗赏赐给他们。她规定各人凭自 
己的力气,拿得动多少就拿多少。这批贵族大臣是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吵吵 
嚷嚷地都想多拿一些。可是,他们平时养尊处优,哪里拿得动许多绢匹。尚 
书令李崇,章武王元融两个人各背了一叠绢,累得汗流浃背,刚迈开两步, 
就连人带绢跌倒在地上。李崇伤了腰,元融别了腿胫,都躺在地上哼哼唧唧 
叫疼。 
    胡太后看了,派人把他们两人背上的绢匹全夺了下来。两个大臣偷鸡 
不着蚀把米,一个揉着腰眼,一个拐着腿,一步一拐空手出了宫门。宫里宫 
外的人看见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有胡太后带头,下面的贵族豪门,也互相比阔气。 
    西晋时代不是有大富豪石崇吗?北魏的河间王元琛(音chēn),也 
要学石崇的样儿。他特地邀请贵族、大臣到他家宴会,宴席上用的食器,有 
水晶杯,玛瑙碗,都精巧华丽得出奇。元琛还请大家参观他的堆满金银绸缎 
的仓库。后来大家到他家的马厩一看,发现喂马的食槽也是用银子打的。 
    元琛一面领着大家看,一面对章武王元融说:“大家都说晋朝的石崇 
富。我不恨自己见不到石崇,只可惜石崇没有见到我。”元融从元琛家里回 
来,觉得自己比不上元琛家富,懊恼得三天没有起床。 
    北魏的皇室贵族这样穷奢极侈,当然得向百姓穷凶极恶地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