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国平自选集_周国平-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之笔,就不要 辜负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笔误,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来像是另一种神来之笔,如同有 的画家把偶然落到画布上的污斑修改成整幅画的点睛之笔那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修改 上帝的笔误绝非一件如此轻松的事情,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而这努力本身便展现 为辉煌的人生历程。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使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 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倘能这样,也就算得上做命运的主人了。

    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 变?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 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 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 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 度。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困惑与觉悟

    人生意义问题是一切人生思考的总题目和潜台词,因为它的无所不包和无处不在 ,我们就始终在回答它又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假如有许多次人生,活着会更容易吗?假如有许多个我,爱会更轻松吗?

    其实,许多次人生仍然只是一次有限的人生,就像许多张钞票仍然只是一笔会花光的钱一样 。

    “万物归一,一归何处?”

    发问者看到的是一幅多么绝望的景象:那初始者、至高者、造物主、上帝也是一个流浪者!

    不要跟我玩概念游戏,说什么万物是存在者,而一是存在本身。

    在具体的人生中,每一个人对于意义问题的真实答案很可能不是来自他的理论思考,而是来 自他的生活实践,具有事实的单纯性。

    为什么活着?由于生命本身并无目的,这个问题必然会悄悄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怎样活着?我 们为生命设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艺术、事业、爱情等等,实际上都只是我们用以度过无目 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则成了目的。

    应该怎么生活?这是一个会令一切智者狼狈的问题。也许,一个人能够明白不应该怎么生活 ,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智者了。

    时间于人生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目了然的:时间的流逝改变着人生的场景,时间的悠长衬托了 人生的短暂。但是,时间又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绝对的悖论。我们既无法理解它以瞬息的 形式存在,因为瞬息就意味着向不存在转化。我们也无法理解它以永恒的形式存在,因为永 恒就意味着超越了时间。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时间究竟是否存在,它到底是什么。

    在我眼中,死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而在这件事情里,尸体以及围绕尸体所发生的一切,包括 丧葬的方式等等,则是最不重要的。有人问苏格拉底希望死后埋在何处,他答道:“假如你 能捉到我,你就埋我。”死就是不存在,人们的确无法捉住和埋葬那个不复存在的苏格拉底 ,而人们所要埋葬的那具尸体是和苏格拉底完全无关的。

    死亡不是同归大海,而是各回各的源头。

    “朝闻道夕死可也。”这里的“道”很可能正包括了生死的根本道理,而了悟了这个道理, 也就不畏死了。

    人的一生,有多少偶然和无奈。我们都将死去,而死在彼此的怀抱里,抑或死在另一个地方 ,这很重要吗?

    凡活着的人,谁也摆脱不了人生这个大梦。即使看破人生,皈依佛门,那灭绝苦乐的涅境界 仍是一个梦。不过,能够明白这一点,不以觉者自居,也就算得上是觉者了。

    他们到了四十岁,于是学着孔夫子的口吻谈论起“不惑”之年来。可是,他们连惑也不曾有 过,又如何能不惑呢?

    在无穷岁月中,王朝更替只是过眼烟云,千秋功业只是断碑残铭。此种认识,既可开阔胸怀 ,造就豪杰,也可消沉意志,培育弱者。看破红尘的后果是因人而异的。

    厌世弃俗者和嫉世愤俗者都悲观,但原因不同。前者对整个人生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否定 人生,是哲学性的。后者仅对世道人心失望,通过否定世界来肯定自己,是社会性的。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两者还都没有脱离人欲的范畴。还有第三种无 情:淡泊超脱,无欲无争。这是出世者的大无情。



 亲近自然

    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 且自食其恶果。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躏地球 ,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了地球的敌人,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就像奴隶主遭到奴隶的报复一 样。地球是人的家,人应该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管好这个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败家 子。

    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然而,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 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不容置疑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 特权吗?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这个说法 加以扩展,我们便可以说,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时倒也不必 羞愧,但同时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这可能是人对待自然的 最恰当的态度吧。

    土地是洁净的,它接纳一切自然的污物,包括动物的粪便和尸体,使之重归洁净。真正肮脏 的是它不肯接纳的东西——人类的工业废物。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 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觅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静,人会由衷地快乐。在杳无人烟 的荒野上,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一点人迹,人也会由衷地快乐。自然和文明,人皆需 要,二者不可缺一。

    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爱与孤独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 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 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在舞曲和欢笑声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独处中,我享受人生。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 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 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 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 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 ,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 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 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 了吗?

    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 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人在世上是需要有一个伴的。有人在生活上疼你,终归比没有好。至于精神上的幸福,这只 能靠你自己,永远如此。只要你心中的那个美好的天地完好无损,那块新大陆常新,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