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亲王-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哥平日里机敏过人,这个时候,怎么就想不明白了?”我笑了笑,道:“叫我们的人在那边跟百姓们打成一团,他想起事,咱们便给他机会,让他起,但是,我们只需要把拖他后腿的人手准备好,我想,他只怕是也不敢乱来了。”

罗胜忽然笑了起来,道:“是了,这种事儿我们不擅长,不过,我真的一点也不介意,从他们兴中会借一些人去。”

载沛失声笑了出来,道:“你们两个,真是蔫坏。”

我有些微恼,轻轻的扯了载沛的手臂一下,道:“再坏,没有哥哥坏。”

“是,是,我最坏。”

三人相视一笑,就这样决定了下来,罗胜自去安排,我也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靖平已经小睡了一会儿,醒了过来,正坐在厅里,小口的喝着一碗粥,见我回来,他放下手中的碗,问道:“可要跟我一块儿吃点?”

“不用。”我笑着摇了摇头,道:“一会儿就到晚饭的时间了,现在吃了,我怕一会吃的少,额娘又要担心了。”

“也好,不能让她老人家太过操心了。”他看着我,又问道:“你跟大哥都聊了些什么?”

“倒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南京的事情,跟他们详细地说了一遍,只是如今朝中的局势似乎不太好,甘肃和安徽有旱灾,京城的周围,也有些迹像了,皇上可能要去祭天。”

“祭天?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干这劳民伤财的事儿?““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他若是不这么打算,老百姓也仍是要说他的,更何况还有一帮子的言官,还盯着他的后宫呢。”

“哎,皇上这些年,也的确是艰难。”说着,他顿住了,看着我,有些尴尬。

“他的确是有些艰难。”我毫不在意,笑着道:“可是太后当年所面对的,比他还要艰难,都过来了,他还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他的天性罢了。”

史靖平刚想反驳,却又想起了什么,紧紧地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我笑道:“我打小跟他一起长大,他的性子,实在是有些个懦,可是如今这个情形,他这个样子,倒是很正常的。”

我看着靖平已经快变空的碗,问道:“怎么样?可还要让人再添些?”

“罢了,我还没什么胃口,刚才也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体力,才会吃了一点。”

“那就一会儿饿了再吃些,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饿着。”

第735章 祸水

史靖平笑着看了我几眼,道:“以前我可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你会跟我说这些话。”

我怔了一下,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在桌子底下,用脚轻轻地踹了他两下,道:“人都伤成这样了,还作怪?”

“你即知道我伤成这样了,还欺负我?”他微笑着用眼角瞄了一眼桌子下面。

我不由的大窘,我们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的时候居多,像这样的打情骂俏,却是极少,我有些不习惯,可是心里却甜丝丝的,就在我红着脸的时候,我的左手,落入了一只厚实的大手里。

我笑着微微抬起头,看着他,道:“人人都以为你是个正经人,却不知道,你就不是个正经人。”

果然,一个月以后,从河南就不停的有消息传了回来,有好些工人,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跟吴佩孚对抗了起来,规模虽小,可是却很是让吴佩孚吃了一个闷亏,他有着大的心思了,难免也就会缚手缚脚,他不敢太过镇压,只能把人抓进去关两天,然后又放出来。

可是,工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怎么肯罢休呢?他们要求吴佩孚同意他们成立工会,可是吴佩孚一心所想的,就是要独立,若是有了工会,他的一些小心思又怎么可能实现,虽然这个工会实际上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他的心里,早把这些工人当作了可以溃堤千里的蚁穴。

一时之间焦头烂额,就在他还在暗中庆幸,没有学生跟着掺和进来的时候,当地的学生已经开始支持工人建立工会了,并且还在当地的各种报纸上撰文支持工人运动。

于是吴佩孚无奈之下,也只得投入到跟工人和学生周旋的大业当中去了,我看着好笑,这样的吴佩孚倒是跟后世的历史上看到的有些不太一样,至少,现在的他,还没有把自己的野心完全的爆露出来。

对于吴佩孚这个人,我印象已经不太多了,只记得小时候偷跑那次,在武备学堂外见过,却没什么太多的交集,这个人,按后世的看法,是个极会收买人心的,只是当年曾经想过,他的后来应该也会有所变动,可是没想想,最终还是去了河南。

只是有些意外,不过这个人是绝对不能小视的,乱世出英豪,这话真是没假的,吴佩孚也好,张作霖也好,他们的出身都不怎么样,可是却是最懂得把握机会的。

吴佩孚生于1874年,山东蓬莱县人,在其诞生之际,时为小商人的父亲梦见戚继光进入家门。为表示对抗倭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继光的字“佩玉”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6岁的时候进入私塾,吴佩孚不负长辈的厚望,勤学苦读,14岁时父亲病故,家境贫寒,吴佩孚一度想辍学挣钱养家,适值登州水师营招收年龄16至 20岁的学子当学兵,要求每隔5天集训1天,每月发饷二两四钱白银。吴佩孚虚报为16岁到水师营当了学兵,其间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为师。

在半兵半读的学兵生活中,吴佩孚未曾中断学业,22岁考中秀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58年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登州(烟台)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鸦片作为合法的商品大量倾销到登州。

登州所属蓬莱县地处该州东端,北临黄海、渤海,成为炯毒重灾区之一,吸食鸦片的人数剧增,县城里烟馆林立。在此大环境下,吴佩孚最终并没有沿着科举的道路走下去,却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烟民,成天陶醉于吞云吐雾中。

因家境不济,仅仅只是烟馆“普通座”的座上客。1897年的一天,23岁的吴佩孚烟瘾大发,可“普通座”已无空位,吴佩孚与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几口过过瘾。

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房门,于是为了出这一口恶气,吴佩孚找到了当时蓬莱县城很有名气、由十个落第书生组成的“十虎”集团,求这些文痞、讼棍帮忙出气。

于是,“十虎”大闹翁府,结果被官府缉拿,为避祸,吴佩孚连夜逃往北京,穷困潦倒。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的能耐,刻苦攻读“相命书”,为他人卜卦算命。

次年,驻扎在天津的淮军聂士成部,因在四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扩充队伍。曾经在家乡当过水师营学兵的吴佩孚,决定投笔从戎,到天津应征入伍,从此踏上军旅生涯。无论是吴佩孚本人或是翁氏都没有想到,烟馆“雅间”的一脚会踹出日后的一个手握重兵,叱咤风云的大军阀。

一个吸大烟成瘾的人,最后差点成了统一中国的军阀,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谓他的心机不深沉了,对于他的心思,载沛又怎么能不清楚呢?只是这样的一个人,你把他放在哪里,都会是一根心头刺。

就在众人还在密切关注河南的时候,那位“香帅”终于是没能顶住阎王的人马,香消玉殒了,光绪这一次的动用是极快速的,不用任何人上折子,就下旨,照李鸿章例,同时让张之洞的长子张权扶灵进京。

光绪的作法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在某些人的眼里,这位香帅,可是孚王府的人,虽然明里大家都不说话,可是又有谁不知道,香帅近年在湖南所为,大部份的资金,都是由那位孚王府的大格格提供?

光绪这样做,只有两个原因,一,要嘛就是如同李家一样,怕他们在地方做大,直接弄回京城来,就这样供着,可是谁也知道,李家是不可能再有昔日的风光了。

二,那就要跟孚王府撕破脸了,这么一个封疆大吏,明里暗里都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他又怎么可能放心,让孚亲王府再继续拥有这样大的一个助力?

不过很多人的想法,却是第二种,毕竟,张之洞在湖南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绝对是中国的功臣,皇上若是为了怕张家作大,就为免显的有些小气了,所以他们宁愿皇帝是为了牵制孚亲王府。

对于这种心态,我和载沛都觉得有些哭笑不得,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也难怪,后世常有人说,中国人最会玩的,就是内乱。

不过好在我们早有准备,所以湖南并没有乱起来,只是,这湖南的督抚却不能空缺太久,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