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火烧-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这边想着,那边牛洪乐道:“大人,以属下来看,他们施粥不是目的,为了让流民争抢才是目的,恐怕他们还会派兵驻扎在施粥点,若流民有争抢的迹象,就会毫不犹豫的射杀。”

当年大余县也碰到过天灾,县城里不管是不是做面子也设立过施粥点,不过说是施粥,真的来说,却只是施汤,但就算是那样,也会派衙役守着,以免被灾民冲击,一些大户人家若是要施粥,也会派家丁拿着棍棒摆个样子。

欺软怕硬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在发现对抗不了衙役、家丁的时候,人们会自动的挤推身边的人,若是闹的不厉害,那些衙役家丁都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在闹的不成样子的时候,才会拿着棒棍上去做一阵敲打。而这巨岗县的,想来不仅不会敲打,说不定还会雪上加霜的挑拨。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惊:“那大人……”

不等他说完,杨毅就道:“牛队长,依你看,我们要如何应对?”

被她这么一截,牛洪乐只有绞尽脑汁的想,他过去是个仵作,在衙门里见到的更多的是刑事案件,如果今天杨毅问他的是要怎么杀个人,他能一口气提供几十个办法,但像这种事,他毕竟没经历过,不过他既然一心要做杨毅的良臣谋士,此时自然努力的去想,这么一想两想,还真让他想到一件事。

那还是三十多年前,当时他还小,大余县有一年遭了灾,虽不严重,却也出现了不少灾民,有一家大户人家的老太君心善,就吩咐儿女拿出了粮食施粥,只是粥施了两天,那老太君却突然病了,她下面的儿女就有些不乐意这么行善了。

原本大户人家行善,讲究的是个积阴德,这老太君正行着善呢,突然遭此磨难,不免让她的儿女心生不快。再则他家虽富有,但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个县城中的富户,每日施舍几百碗稠粥过去,未免会有些不舍,但因老太君正病着,他们就怕老太君不乐意,因此虽然还施舍,这粥就没原先那么稠了,如此一来,那些灾民就不满了,说什么的都有,第一二天还罢了,下面人虽然在议论,也只敢私下议论,等到第三天就有人道:“这户人家说的施粥,却糊弄咱们,邀了名声不说,却是来饿咱们的!”

说起来这话是有些无礼的,但人在饿急的时候哪还管讲不讲道理,当下就有人附和:“对,他家有,却不管咱们!”

“前两天还是稠的呢,这两天越来越稀了!”

……

当说这种话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众人只觉得这户人家越来越对不起自己,再看那一户的家丁也不多,当下就发生了冲突,也亏得那户人家平时和衙门中、千户所的关系都不错,两个地方接到报信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否则这户人家说不定都会被挤平了!

但即使如此,那老太君被这么一闹,又惊又怕,又怒又气,她本就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竟这么过去了,这事平息了没两天,紧跟着就是那户人家出殡,当时很有一些灾民跟着去送殡,却被那户人家给骂了回去:“我们家有,也是我们家自己的,我们愿意给就给,不愿意就不给,你们凭什么来抢?我家老太君心善可怜你们,竟落了这么个下场!我们家,从此以后,再不施粥!”

此后这户人家果真就没再施过粥,当然也有人说是那户人家的儿女不孝,若是规规矩矩的按照那位老太君的愿望施粥,哪会有这样的事?还有人说那户儿女早就不想行善举了,此时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不管是因为什么,因此事闹的很大,之后还有后续影响,因此在大余县一直有人谈论,牛洪乐过去不在意,此时就想到了这件事,当下就给杨毅说了,之后道:“大人,若如此,咱们也可以找人散布同样的话,若是那巨岗人真敢杀人,咱们还可以鼓动那些流民与之对抗。”

杨毅点了下头,却没有说什么,牛洪乐不免忐忑,过了一会儿,见他只是蹙着眉,不免开口:“大人、担任若觉得小人此计不……”

“很好,你就照着做吧。”

“啊?”

“你带一队人,再领三百两银子,此事就交给你了。”

突然被交与这样的任务,牛洪乐又惊又喜还有点怕,惊的是杨毅竟如此简单的就将此事交给他,喜的是自己也能单独作事了,这可和出海不同,那一出海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而他这,却好似很快就能见到成果的,若他将此事做的漂亮了,那地位自然立刻不同,怕的则是不仅事没做好,再将小命丢进去了,现在可不比原先,到处都不太平着呢,不过他也是个有几分狠劲的,只是微一犹豫,立刻就道:“小人必不辜负大人的信赖!”

他出去后,杨毅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手,牛洪乐的这个主意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办法,鼓动灾民去闹,带头和那些巨岗人抗争,只要有一个打头的,下面的人自然会跟上,当然,巨岗那边也应该会有相应的措施,可是只要她在这里不断的散布流言,鼓舞越来越多的人过去,那最终获胜的还是他们,这就像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会显得苍白一样。

但如此一来,巨岗的平静就被彻底的打破了,也不知会有多少流民在这场冲突中死去,先前陆川的悲剧很有可能在巨岗上演,她当初为此杀了吕勇,而现在,她却在做比吕勇更过分的事。

吕勇只是不作为,而她却是在制造冲突。但是不如此,她就无法在巨岗站住脚,就无法为夏卓敬准备一条退路,也就无法为紫竹寨的人营造一个安乐的环境。

想到这里,她笑了一下,其实说这些有什么用?条条大路通罗马,为夏卓敬营造退路,并不见得真要在巨岗站住脚,此时天下乱相已成,她可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发展,只是在巨岗,是最名正言顺的,是最容易发展的,而她会这么卖力,也只是,她已经放不下,这权利的滋味。

第六十八章觉悟(下)

锣鼓喧阗,满地的红色,早在三天前,昌州的州府延昌就开始黄土铺地,净水泼街,在周围一片哀号的环境中,这种喜气更显得突兀,当然,延昌的百姓是没有太多这种感觉的,作为昌州的州府,最重要的是,作为南明王王府所在的城市,这个地方的人民,哪怕只是普通的百姓,也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优越性。

在这次蝗灾中,昌州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虽然因为受到其他地方的影响,米价、面价有所上涨,但在这种影响到来之前,官府就开始给每家每户,按人头发放补贴,补贴并不多,每个人头是十文,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只在家吃饭的话,也要不了十文钱,所以延昌人民对这次蝗灾更大的印象,还是那施粥点上排着队的流民。

不过即使如此,他们看到的也是,每个灾民都有稠稠的米粥喝,而且还有咸菜来配,这自然不是什么好饭,但也足够填饱肚子了,而且因为有各路的围追堵截,所以真正进入延昌的灾民并不多,因此,虽然延昌人知道外面有了蝗灾,可也只限于知道,一般人并不清楚这种灾害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而至于北边的动乱,他们自然是更不清楚的。

也因此,在南明王二世子夏卓敬要大婚的消息传出来后,延昌上下都很有兴趣的跟着庆贺了起来。夏卓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传奇,年轻、英武,很多人都还记得几年前那次大军得胜回来,年轻的二世子穿着铠甲坐在马上的英姿,那一幕,不知令多少少女做起了粉色的梦,更不知有多少少女耽搁了嫁期,而当夏卓敬将要大婚的消息传出后,也不知有多少少女哭湿了手绢。

当然对于这种少女心,夏卓敬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也不在乎,此时他正站在一人高的铜镜前,任侍者帮他整理喜服,他没有动,脑中却不由得想着昨日从王希清,也就是马上就要成为他的小舅子的延昌知州那里听来的话。

“卓敬,你我马上就要是自己人了,有些话,我也就多两句嘴,你是个能干的没错,但就亏在势单力薄上,以上次林家的事来说,你就太亏了些,那巨岗县是在他们手中丢的,这些年他们都想把这个烫手山芋丢出去,亏你还巴巴的捡起来。你现在看似风光,实则危险至极,这虽不是什么大事,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把柄,若你不能在这次起来,只此一件事情,就可将你打进谷底。而你若是太过出彩……”

下面的话他没有说,但夏卓敬自己也清楚,若是太过出彩,后面就免不了一个走狗烹的下场。

“有些话,不该是我来说的,可你看看,这大婚的日子,自然,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我们王家也有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