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农大魔师-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长海站在前面,直接欠身坐在石台上,没有拿账册而是张口就来,“今年咱们小队的小麦收成是亩产320斤,除了上交公粮,余下来的小麦,分到各家后,咱们逢年过节也能见见白面了,然而离顿顿白面还早的很呢!所以社员们,明年咱们还得继续努力哟!”

    老爹这蛊惑的能力够强的,没听见大伙齐声高喊:“是!队长。”

    姚长海接着说道,“加上今年的玉米收成也不错,亩产居然达到了六百五十斤,是小麦的一倍多。每家每户分的不少,不过目前咱们还是‘一顿稠来两顿稀,多放红薯少下面。大人勒紧裤腰带,莫让孩子哭肚饥。早上黄糊涂,中午窝窝头,一天三顿不见油。’所以未来大家依然得继续努力哦!”

    大家的被他的顺口溜逗的会心一笑。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也没有新品种,粮食产量很抵。种的玉米是“小粒红”和“大白豪”,一般亩产是四百斤左右,六百多斤已经老高了。

    这时期劳动工具非常落后,基本没有什么机械化。生产队里最先进的就是有一辆胶轮马车,还有三辆铁大板骡车,就是用木头做的轮子,外面套上铁箍,最多能载一千多斤。这农业生产工具和一二千多年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姚长海接着宣布道,“咱们队的地瓜大获丰收,所以每家分的多,是用骡车往家拉,一家最少两骡车哟!”

    在妮儿听着便宜老爹开心的一件件宣布今年的年景。

    粮食早在夏收、秋收过后已经分完了。

    这时候农民的口粮标准是360斤,叫做“够不够三百六”。

    这360?是指原粮来说的。就是如果磨成面粉,去掉糠麸,真正到手的也没有360斤。农民分的地瓜是四斤顶去一斤粮,土豆是六斤顶去一斤粮;还有,因为秋天秋收时,不可能完全做到颗粒归仓,必然有些损耗,比如豆子炸夹会崩掉豆粒、玉米丢棒等,这些秋收损失的粮食也要从农民的口粮中扣除,一般每人每年大约扣十斤口粮。这样,每人每年实际分到手的口粮约是三百二十斤,再扣除加工的糠麸。得到成品粮约二百五十斤,每天每人的粮食定量约六七两,又因为那时没有什么副食,所以想吃成胖子都难!

    对于一个成年男子一天粮食六七两根本就吃不饱。尤其是干得重体力活儿。好在分了些自留地,又靠着大山,临着盘龙湖,野菜遍地,吃得好不好,总算不至于饿得面黄肌瘦的,无力下地。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家,分的粮食过完年后就吃光了,整个春天只能靠挖野菜度日。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到地里挖“大脑蹦”、上山摘“刺榆叶”。地里的“灰菜”、“白蒿”也是人们常吃的。树上的榆钱。做黄糊涂时,常常加点萝卜丝酸菜叶。

    而今儿主要是分钱,分布票……

    生产队日工大约就是一块钱。也就是社员上一天班平均挣十分,年终可得一块钱。一个劳动力一年能挣三百多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了,因为当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元左右。

    一块钱在这时是什么概念呢?在黑市的苞米是四角多钱;饼干是五角到七八角。外加粮票七八两,实际每斤饼干折合约七到九角左右;大米白面豆油黑市上根本就买不到。也就是说,村民们劳动一天的收入,能买二斤半苞米,或一斤二两左右的饼干。

    不过这一块钱可是很少有人拿到的,日工能达到七八角的也很少,常见的大多都在三五角之间。也就是他们劳动一天。能买一斤苞米,或半斤左右的饼干,也就混个不饿肚子罢了。

    然而分到手里的可没有账面上那么多,许多人都提前预支了。想要有所积蓄很难!

    姚长海的日工达到八角、这还是由于他是生产队的小队长,每年补助了三百个工时;正好抵住了他被扣的工分。

    姚家几个劳动力都达到了平均数五角,而殷秀芹果然堪比男儿。居然得到了七角。

    对于姚家来说加上两个农场职工,今年算是个丰收年了。

    姚湾村的生产日工高,是由于有一片桃林、席厂、鸭群这些副业,别看这些副业小,但买的上价钱。

    像是十里村的副业就是蔬菜。他们离县城近,可以说是县城的菜篮子,只是这一项收入就拉高了日工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负日工的,就是上一天班,不仅不挣钱,还要返回生产队几分钱,上班越多欠生产队的钱就越多。负日工产生的原因是那些生产队土地瘠薄,农业收入太低,支付日常花销后,收不抵支。

    然后就是分布票,人头分,每人一年分到七到九尺布票,布的价格是一尺三、五角钱,也就是两米布,成人来说能做一身中山装。

    别高兴,有布票你还得有钱呢!

    果然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好了,今年的分红就这样了。”姚长海笑道,“你们到会计那里签字或者画押领钱。”

    “小姚队长,今年过年能分到什么啊!俺们可都盼着呢!”下面的社员起哄道。

    姚长海笑着说道,“今年年景不错,过年每人分三斤白面,火柴两包,白糖二斤。”

    当然以上不是白给的,要花钱到供销社去领的,过年吗?再苦再穷也要能包上一顿饺子,有条件的给孩子买上些白糖。

    “呀!比去年多了一些。”社员们纷纷说道。

    “是啊!明年大家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粮食再获丰收,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姚长海高喊口号道。

    话锋一转姚长海豪迈地说道,“争取一年四季净好面,油盐酱醋不再断。”

    ps:

    感谢muroi投的粉红票!!

第142章 开会

    社员们积极热情地响应口号,不过这后面的顺口溜显然比口号喊的要响得多。

    果然还是实际的最能鼓动人心。

    “社员们,干不干!”

    “干!”

    喂喂!这样的口号喊出来没有问题吗?老爹,不会犯错误吗?肉呼呼的包子脸轻蹙眉头,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让人看着可乐。

    姚满耕看着如此高涨的干劲儿,频频点头,是微微颔首,显然很赞同。

    “好了,今儿分红就到这儿了,至于明年的生产计划我们改天再讨论。”姚长海说道。

    社员们哗啦啦地起身离开,姚长海把妮儿重新抱在怀里,“这脸怎么臭臭的,不舒服吗?”

    “没有啊!刚才乖着呢!”大娘说道,“你喊口号时妮儿还笑呢!”

    姚长海一拍额头道,“我都忘了这么长时间,妮儿该嘘嘘了。”

    “噗……”姚满仓打趣道,“大队长,没想到咱的长海居然还是个慈父,真是让人稀罕呀!”

    姚长海不理会姚满仓地调侃,抱着妮儿出了祠堂。

    “小五,我们先走了啊!不耽误你们谈正事了。”姚长山说道,然后和大娘她们一起离开。

    “你们慢走,我先走了。”姚长海抱着妮儿匆匆地朝祠堂后面走去。

    “长海,姥爷不在,用不用俺们看着妮儿啊!反正俺们闲着没事,一会儿你不是有正事。”大娘说道。

    刘姥爷一大早就去县城了,而连幼梅上班去了,所以姚长海今儿看孩子。

    姚长海摆着手道,“不用,妮儿很乖,我看得了。”一年也就冬闲时节,自己有空闲的时间,抱抱妮儿。所以……他自是不会放过。

    姚长山摇头轻笑,转身和姚家人一起走了。

    少顷姚长海抱着妮儿重新进了祠堂,这一回祠堂里可都是糙老爷们儿的天下了。

    “哟!咱们二十四孝老爹回来了。”姚满仓调侃道。

    “行了,都坐下吧!咱们开会。”姚满耕拍了拍桌子道。

    “大队长。这不是人还没有来齐吗?”姚满仓讪讪一笑道。

    “长海刚才说的不错,上面号召农业学大寨,咱们就是要调动同志们的积极性。”姚满耕认同道。

    姚长海笑道,“我这不是跟大寨学的吗?人家不是这样说的嘛!‘吃饱穿暖,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村民们当时夜以继日艰苦劳作的直接动力。名呀利呀,这些东西脑子里通通没有。就一个字——‘干’!”

    “说的好,我们就是要埋头苦干。”姚满耕大声地说道。

    妮儿长出一口气,呼!没事就好!害的她提心吊胆的。

    大寨,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依虎头山而建。那里被人称为“穷山恶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