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号档案-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寒,天佑对危险事物的敏感度不比我弱。天佑紧张兮兮的:“人数不对!”我最担心的是减员:“少了一个?”天佑摇头:“多了一个!”

    我再次扭头去看,的确不对:此行我们一共六人,除了我、天佑和萧一笑外,应该还有三人才对,怎么会有四颗人头?诧异间,他们已互相搀扶着抵达岸边,一个个哼哼嗨嗨,样子比我们疲惫多了。我用手电照射他们,依次是高大全、陈默和曹阳,最后那个垂着头面目不清,直到前三个“噗通、噗通”在岸边躺下,他才突兀地显示出来。

    那人扛一红背包,穿黑色运动衣,光着脚,脊柱微弓、四肢僵硬,活像只披了人皮的大猩猩,他歪着头站在岸边,从上到下不断淌出红红白白的液体。连我都能看出来,这人有问题,因为他腐烂得全身脓肿、半边脸都快要掉了。

    见我和天佑怔呆呆的,高大全他们也觉出异常来,于是,又有两束光线打在那人身上,几秒钟后,二人捧起肚子一番狂吐。难得他们有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可惜带回的不是自家兄弟,也不是别的落难同胞,而是一具高度腐烂的死尸。

    不知是不是感念我们的“救命之恩”,死尸并无表现出任何攻击意图,就那样站着一动不动。我们也懒得主动招惹,干脆井水不犯河水。我跟萧一笑检查了大家的装备,除天佑、陈默和曹阳比较保本外,其余人的背包全丢了,要知道,里面装的可是我们的食物以及重要的监测仪器啊!

    手电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出发时,连备用的在内一共七把,此刻只剩四把,其中一把还因湿水瞎了眼。手机最惨,除了我手里这部西门子sx65,几乎全军覆没。

    高、曹二人还在吐,若非嗓子眼儿小,恐怕连心肝肺都要吐出来了。唯独陈默见怪不怪,只是甩了甩手上的血沫和蛆虫,弯腰到水里涮了一下。然后,掏出防水打火机,找来塑料袋、朽木(可能是上游冲下来的)、枯骨之类的点燃。

    由于空气潮湿,燃烧非常困难,只见浓浓白烟就是没有火苗。陈默打开背包,取出消毒用的酒精往燃料上浇了些,烈焰立刻熊熊腾起。我无意中发现,远处那道瀑布诡异地消失了,凌空悬挂的幽蓝化作一股妖媚的光波翻卷了几下,直冲我们袭来。

第二十二章(骨海尸山)

    看到这种情形,我脑海中随即闪出一部科幻电影里的镜头:几个探险者在深山遭遇一团蓝雾,因其妖媚神秘的飘渺和超脱凡俗的美艳而驻足,并丧失警惕,结果蓝雾从他们身上漫过之后,只剩下几副发黑的骨架,因为那根本不是雾,而是无数会发光而且能吃人的虫子。

    出于对潜在危险的恐惧,我招呼所有人赶快离开。不料,那股光波在身后紧追不舍,它的速度非常快,我们仅仅跑出二十来步,就被赶上了,见实在无法逃脱,干脆停下来坦然面对。奇怪的是,我们一停它也驻足了,在距离我们不到三十公分的地方徘徊游离。

    它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先是左右飘摆变幻出各种形状,然后散开以下小上大的螺旋线盘绕,但始终与我们保持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好像在显示它并没有恶意。在这种童话般的浪漫的环境中,我的恐惧感渐渐消失。它真的很美,我甚至大着胆子伸手碰了一下,不凉不热,似乎没有实际形体,更未遭遇想象中那种噬肉啃骨的疼痛。

    忽然,瀑布那边传来“噗”的一声响,冒起一团七八丈高的火焰。这时,盘绕在身旁的光波急速上升,直冲向数百米高的洞顶,撞出无数蓝色的云朵,大大小小的云朵互相簇拥着追赶着,最终又汇集成一道巨大的光波,快速游往瀑布方向,七八分钟后,那道幽蓝的瀑布又凌空挂上去了。

    “是磷火。”萧一笑做出了结论。

    我基本认同这个观点。磷火,俗称鬼火,夏夜的乱坟岗经常可以看到。跟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金属元素不同,磷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获得的元素,最初由人与动物的尿液和骨骼中提取,后来科学家发现,磷还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体中。

    对于刚才的现象,用科学理论解释就是:温度差异造成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把成片的磷火聚集成蓝色光波,表面上是光波主动追着人跑,实际是人跑动牵拉着光波。所以,人一停下它也会止步。而一旦有更大规模的空气流动,它们就又飞走了。

    可问题是,得要多磷元素才能生出如此巨大的光波?的确,我在水下看到成片成片的****骨骸,但它们所产生的磷能穿透河水挥发到空气中吗?如果可以,为何水面上不见有磷火?虽说岸边也有零零散散的尸骸,却也不足以支撑如此壮观的场景啊!除非----除非这里蕴藏着规模惊人的骨海尸山!

    回到火堆旁,我们发现那具死尸不见了,刚才未及带走的行李还放在原地。火已接近熄灭,我顺手从屁股后的岩缝里抓了几根朽木添上,发现其中一根顶端挂了块生锈的金属片,造型很像古代的兵器“钺”,摘下仔细观察,上面还带有模糊的花纹。如果像萧一笑所说,这洞穴是一座西夏离宫的话,自然会驻扎军队,那么出现兵器也是正常的。想这金属片没什么保留价值,就把它丢一边去了。

    由于萧一笑在场,加之我们都没太多衬底的衣裤,只好将身体靠近火堆,慢慢蒸发上面的水气。“才21:46分,睡会儿吧。”我看下左腕的防水手表,对大家说,“前段儿我睡过了头,最近老失眠,就由我给你们放哨。”

    虽然劳累,但此地并非绝对安全,再加上潮湿冰凉的环境,所有人都毫无睡意,或小声谈话或拧着衣服上的水。曹阳正在摆弄那只卫星定位仪,我凑近问:“还能用吗?”曹阳嗯了一声。我又问:“我们现在什么位置?”过了一会儿,曹阳答道:“北纬37°2,东经105°9,海拔负516。1米。”停了片刻,他压低声音问:“哥,咱们不会困死到这儿吧?

    我皱起眉毛:“别他娘的乌鸦嘴。”侧过身,见萧一笑托着下巴,长长的睫毛覆盖着眼帘。我知道她没睡,于是用手轻轻碰了她一下:“想什么呢?”“想那三道石门。”萧一笑仍旧耷着眼皮,“我觉得,门内那台阶是有人故意设的机关,目的是让走进去的人及时退回来,设计者必然出自好意,想给‘误入歧途’者最后的保护。”

    “还有。”萧一笑以她最为擅长的逻辑思维继续分析道,“门既然是活的,宁小川他们为何不直接把石门全部打开兵分三路,干嘛在门外徘徊那么久?他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我们最终未能进入飘渺之城,会不会错过了哪些细节?”

    萧一笑很聪明,但这次她想的我早就想过了。因此,我笑了笑,顺便摆出自己的观点:“我们这些做警察的,都喜欢从自然和本性的角度分析问题,这固然不错,但很容易忽略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环境。这样一条充满死亡气息的隧道里,任何人都会小心谨慎,如果眼前忽然出现三条岔道,在人手并不多的情况下,是分兵三路还是所有人同走一道更安全呢?”

    萧一笑睁开眼看我。我继续说:“再比如目的。宁小川一行对洞穴的考察,是经过精心准备和长期策划的,从8月8日到8月21日,他们总共在洞穴内待了十四天,而我们从入洞到现在只花了一天时间,当然,我们的目的比较纯粹,一路未作太多停留,他们则出于科考花了些时日。”

    “宁小川日记上记得很清楚,他们于8月11日发现三扇石门,选择其中一扇进入,那么从8月12日开始,一直到8月22日发现他的尸体,这十天时间他们干吗去了?”

    “起初,我看到石门前那些纷乱的脚印时,也认为他们在徘徊不决,后来想想不对,凭我对科考人的了解,他们一向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所以更合理的结果应该是,他们先打开其中一扇门,未达到目的,于是再打开第二扇,以此类推,直到进入飘渺之城。可惜宁小川的日记毁了,究竟如何进入飘渺之城,进入后看到些什么,发生过什么,怕是没人清楚了。至于门外的台阶,我认为只是巧合而已。”

    天佑插嘴道:“要不,咱还原路回去,再开一扇门试试?”“要去你自己去,别拉我们送死!”高大全瞪了他一眼,“依我看,所谓的飘渺之城就是一座万恶相集的天煞之城,咱们现在势单力薄,不如下次多带些人,哪怕是座地狱之城,也能把它连锅给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