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眼泪。

我知道停留的是记忆,不停留的是年华似水。

妹妹

前几天,清理抽屉,有一封信是我读大学的时候妹妹写给我的,那时候她16岁。信里有一句话,“一个月前我回家,满院子的花都开了,石榴树上也结满了累累的果实。昨天回去花果都谢了,风刮着,心里面没有一点可燃烧的热情。”

我妹妹很小就出外读书,我们姐妹之间极少通信,偶尔的信里也只是说一说家里的近况。我从来没有看过她写这样情绪性的句子,在事隔多年以后,看到这句话有些辛酸。我从不知道她也有寂寞挣扎的青春期。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像昨晚那封听众信中说的,“熟悉的陌生人”。相处多年,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对方的内心世界,只有等到某年某月某日,一句话或一首歌,像一只无形的手,在静夜里轻轻地叩一下门,心里一惊。

哦!是这样的吗?

可是时光已经过去了。

欲望

我喜欢孔子,他编撰的《诗经》里第一首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常常想,也许我们所真正需要思考的并非我是谁,我所为何而来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可知与不稳定的背景下,积蓄着隐隐风雷,然而,苍茫的生死之情,应该使我们更尊重俗世里热热闹闹亲亲切切的东西。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忘却生死之间的疑虑与恐惧。

昨夜,滂沱大雨中,有一声炸雷惊醒了沉睡的我,黑暗中怔怔地坐着。在风雨将自己与人世隔开的夜里突然坚信,一个人在深不可测的威严命运面前,自觉隐隐不安的渺小与恐慌不安。同时,在难以安宁的人生里,也要学习着如何在这暴雨狂风中来左右地躲个分明。

我非常喜欢罗大佑这张专辑《恋曲2000》,不再是悲情沉浮,不再是深情沉醉,也不再是世情沉颓。只是人在微不可测的命运之前的敬畏与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只如空旷苍茫的原野,只有两个人,以恋情来解脱肉身,以笑容来支持灵魂,从彼此眼中来求证彼此的存在。节目开始,我们来听这首歌,叫做《冬风》。

兰花草

(播放林万芳的清唱片断)

听到林万芳唱这首歌,几乎疑心是我自己十几岁时,一个人在别人听不到的角落里,轻轻地唱出来的。在那样的黑夜里。没有人听见我,唱到一半忘了歌词,偷偷抿着嘴,笑半天。

现在想起来,那是那段时光里难得的天真甜美的一点回忆,像是那时候的傍晚,满天的红霞消隐之后,白杨树的手指指着一颗渐渐亮起来的星星,深蓝的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

高考

下午,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窗子开着,窗帘卷得很高,那阵风就是那样吹进来的。我轻轻地掩住了脸。好像世界在这一刻变得温软湿润,柔和得让心不能承受。窗外是宁静的绿色水池。淡漠的天,一切在开始之初,连回忆也要睡着了。

前不久,我有一次回铁院,遇到了曾经和我同读一所中学的学弟,他比我低几届,我已经不认得他了。他却对我说,我以前就认识你。那年,高考离开考场,你穿着蓝裙子。

我非常惊诧。我也记得那一天,天也是这样的淡灰,我站在这样的天底下,四周都是陌生人。我仰面向天,心里像一个等待裁决的孩子,十分恍惚。

那时我正在看一篇跟我同龄的女孩子写的小说《白杨树成片飞过》。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日子在未来,可是车窗外白杨树正成片地飞逝而过,一去不回的,正是真正的生活。

那时我每天上学,路边都开着几枝牵牛,纯白的花瓣夹杂着星星碎碎的幽蓝,像是一场轻而无言的哀伤。成长的年代,内心世界里再怎样暴风骤雨,那一点点忧伤,也如狂涛之下的一些温软的波澜。在漫长未来岁月严寒与孤独的水面下,是不能覆灭的一点温和善。

明天会有很多的孩子,像曾经的我,在陌生的人群中端坐,迎接他们迎面而来的迫不及待的命运。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要在将来不断的走过一段又一段漫长的夜路,不断地找寻能够支撑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力量。在大风的路上,人生注定要负重前行,但只要有梦,只要朝着有梦的方向奔走。

旅行

曾有一次节目谈到《旅行》,我总忘不了。

有人说他喜欢电影《罗生门》,想去的便是那样的蛮荒地带,牛绳一样粗的大雨,可以坐在门槛上看废墟一样的世界——这是内心有些郁结的年轻人“生活在别处”的幻想。

有人说他走过很多地方后,什么也看得开放得下,城市村野、草原荒漠,哪里也没有什么不同——无可无不可的怅惘背后,是稀释淡化的好奇心,有些像人到中年的心情。

那一夜。我最会心的还是个女孩子的说法,她不爱旅行,因为舍不得身边一切。就连从烈士公园看花展回来,也觉得那没有根的鲜艳盆花,总不如自家门前的老桂树来得亲切——站在窗前也能觉得暗香浮动,破空而来,似是故人可以厮守终生。

年假时我回家,车行过千山万水,在来不及涉足的土地上飞掠而过。深夜车窗外,寒雪无声,纷纷坠下。远处的平原上有几点灯火,我将手掌轻轻按在冰凉的玻璃窗上,接触不到那些小光点。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人生如寄”。即使对一个足不出户、渴望着安宁的人来说,旅行也是一种宿命。

那些深夜里的灯火代表的是世俗生活,尘归尘、土归土,朴素而温润的古老价值,而长夜客车的旅行却来自血脉中不可抗拒的召唤。这召唤没有目的、永无停休。

一个人在途中,才能真正理解苏东坡诗里“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那种苍凉而热烈的情绪。人生纵使惊涛拍岸,然而放歌纵酒当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仍是最忘情的一场旅行。

乡村

平时过惯了的日子,因为安心也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偶尔有些不同就十分触目,微小的事情也引起震荡。今天很难得全台的人一起出去玩,去的又是很远的乡下。回来的时候。月亮都升起来了。

平常的月亮是金黄的一弯挂在街角,像是人间灯火仿佛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

今天却在野外看来,远远地几声狗吠,不知怎么有种格外的荒寒之感。还没有这样近地看过南方的农村,生活在城市里,天涯海角也没有什么不同,倒是农村的差别格外分明。

站在半山的平台上,天色苍苍的,秋天的黄昏不刮风也觉得凉。远远地看下去连我这个没有什么乡愁的人也很怅惘,像是一个人忽然浩然有归志了,却发现他无家可归。四周沉默的青苍的大山,想着如果在这里住上一辈子,连时光里也有如逝如流的哀愁。

其实每次深夜下了节目,城市的边陲,山野的起伏,远处萧萧的几声汽笛,也像是在荒野之上。有一家店铺门前点着灯,红色的灯光。黑沉沉的世界,好似这是背景。倒像是在大学里听收音机。往往人都睡了却忘了关。只剩下耿耿的一星微红小灯,守着收音机里的沉沉暗夜。

人闭上眼沉睡的时候,是看不到沉默中的荒凉吧!



今天晚上站在街上等人,来来往往的人在瓢泼大雨中看不清面目,那人骑着车从身边冲过去,我大声喊住他。他猛然回过头,我看见他满脸雨水。

他的车灯照着前方微微的一小块。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落下,漫山遍野都是。世界好像落雨的荒原,而我为一个呼唤之后的转身而满心欢喜。

我曾这样被改变

今天下午跟朋友在一起逛街,走了很长的路,流了很多的汗,吃了很多东西。两个忙碌的女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见了面也顾不得聊天,只忙着眉开眼笑地试穿一件一件的裙子。我们在吃过晚饭之后,心满意足地告别。

可是回到办公室一个人坐下来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悲哀,我们原先不足都有很多话打算要告诉对方吗!这一年里,我们的人生不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吗?以后能够再见面的机会不是已经很少了吗?可是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给我们自己造成的影响,谁也没有察觉无声无息的离别代表的真正含

义。我们大声谈笑着,避开一些彼此都不明白的事。我清楚地知道,有一些东西已经从我面前绕开无法捕捉。

可能有很多人也像我一样,在重大的事件发生之时,仍然一尘不染地照旧生活着。买新衣服,唱歌,吵架,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上走来走去。对过去既无留恋也无法像孩子一样满心期待。只能仓惶地踉踉跄跄地向将来投奔,让岁月巨大的手臂将悲伤挡在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