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秘书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干了。那次程一路走在街上,一连碰上了十几个熟人。有的连程一路自己也弄不清是谁。但是,一样打招呼,一样停下来说话。虽然说的话都是不着边际的,但总得说。刚说完一个,又上来一个,谄着笑,客气地喊秘书长好。程一路只得停下来,再说一次不着边际的话。张晓玉问谁啊?程一路说我也不知道。一趟街走下来,大部份时间是和别人打招呼去了。张晓玉从此再不喊程一路逛街,程一路也乐得清闲,好像有一年多没有正经地在街上走过了。

夜晚为程一路设置了最好的屏障。没有人上来打招呼,程一路一个人轻松地往前走。转眼就到了老街。老街上透着淡黄的灯光,有几分古典。街上虽然也有一些小摊子,但生意显然清冷。白天各式各样的手艺店,都关门了。只有门面关后的门板缝里,偶尔挤出几缕亮光。这些亮光,程一路是熟悉的。小时候,他喜欢晚上在老街上奔跑,借助的光亮就是这光。不过那时候,街上人气旺些。晚上,邻居们都到街上来沿门坐着,互相说话。现在,没有看见一个眼,也没有声音。只有不远处的江水声,隐隐约约地传来。

老街上的最初住户,大部份已经搬走了。现在的房子,只有白天才发挥作用。经营一些古玩,小工艺品,以及一些其它地方卖不到的商品。像冥货,像各种手工锻打的农具,还有就是经营南州的一些传统小吃。

程一路边走边看,仿佛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在老街上晃来晃去。再走一段,到了程一路自家的老房子。程一路没有拐进去。他知道那房子已经很老了。去年,他曾来过一次,门前和院子里的草,足有一米多高。屋要人气,一旦不住人,屋子马上就破了,旧了,败了。这老街上,像程一路家的老房子一样的建筑,还有很多。因此,当市委决定对老街也就是滨江大道改建时,程一路虽然心情复杂,但还是投了赞成票。

一个城市,每天都有一些东西在消失,也有一些东西在成长。程一路走完了老街,又回头看了一眼。夜色中的老街,浓重得像一幅泼墨山水。他想,过不了多久,他就要以另一种身份,再次来到这老街,成为它的最后的送行者。老街无言,但程一路心里的留恋,还是不断地弥漫了开来。他走到江堤上,江风吹着,远处船家的灯火,照着江水。江水因之更加浩淼,更加旷阔了。

程一路没有再从原来的路上往回走,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南州城里的大街小巷,程一路都是熟悉的。城市虽然在变,但基本格局还在。这个格局,程一路是再熟悉不过了。就像他小时玩的捉迷藏,角角落落都能找着。程一路就这样找着走着,又看见市委宿舍门前的一大排大篷了。

篷子里透出的已经不再仅仅是灯光,更多的是食物的香气。程一路的肚子也确实有感觉了。他看看四周,就选择了一个没有顾客的红色的大篷,揪开门帘,走了进去。他要了一份牛肉砂锅。主人很麻利地点上火,然后在砂锅里放进作料。十分钟不到,热气腾腾的砂锅就端上来了。程一路很久没有吃过这样的砂锅了,还是程小路在家时,硬拉着他来吃过。他喜欢吃。可是平时,要说堂堂的市委常委秘书长在街上吃砂锅,谁也不会相信,谁也不可能相信。

吃着砂锅,程一路突然想笑。他觉得自己这回真正地平民化了,朴素的日子也有朴素的好处。自在,快乐。他慢慢地吃着,大篷的主人,显然没有认出他来。这是程一路高兴的事。他刚吃完,正要起身付帐。门帘开处进来一个女孩子。这女孩子一见程一路,立即笑开了,“秘书长,哇,也在这儿小吃啊?”

“简韵”,程一路准确地叫出了简韵的名字,也笑了,说:“怎么?只准你们吃,我就不能吃。怪事!”

“哪敢!只是看得少。要是早知道,我扛着摄像机来了。”简韵道。

“你这个……”程一路想说你这个孩子,但话到嘴边改了,问:“一个人?”

“一个人啊,刚从台里回来。台里在加班搞专题。”简韵说着坐下来,问程一路吃了没有。程一路说吃了,她自己就要了一个青菜面。坐在程一路对面吃起来。程一路看着简韵。简韵抬起头,看见程一路在看她,脸刷的红了。程一路马上转过脸,准备告辞出门。简韵却喊道:“秘书长,你不请我吗?”

“这……”程一路没有想到简韵会说这样的话,立即停住了,迅速掏出钱包,付了简韵的菜钱。简韵脸依然红着,只是样子更调皮了,对程一路说:“秘书长,你是第一个请我的人。”

程一路笑笑。出了门,程一路想简韵刚才说的话,也许还应该有一个字,“秘书长,你是第一个请我的男人。”

正文第二十三章 

长假过后刚上班,第一天下午,程一路就主持召开了市委办公室的全体人员会议。

大家都还沉浸在到九寨沟的喜悦之中,叽叽喳喳,议论不休。程一路进来,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会议室里除了喝茶的声音,什么声音都没有。

马洪涛在会上通报了到九寨沟的有关情况,当然也提到了个别同志的违纪行为。王传珠对办公室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宣读,这是程一路特意安排的。

程一路最后讲话,他只讲了三点:一是对在九寨沟违纪的个别人员,要认真检查,认识错误;二是严肃纪律,包括各项制度,尤其是用车制度。今后不准任何人在领导用车之外,私自动用车辆;三是坚持效能建设,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程一路这话每一条都有出处,也都有落脚点。如果是一个外人听来,可能是冠冕堂皇,但是对于彼此熟悉的办公室人员听来,却句句有针对,虽然没有点名,也与点名差不了多少。市委办公室虽然也只是一个处级机构,但因为它是中枢机关,所以在外人看来,就有些高贵和神圣。特别是老百姓,在他们心目中,市委就是市委办,是最高特权机构。即使《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大。但谁都清楚,人大也还是要听市委的。一切服从党委,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开完会,程一路到各个领导的办公室走了一趟。长假归来,他同各个领导谈了谈工作和假期的安排。任怀航书记还没有来,他在省里参加一个会了。常振兴副书记正在接待客人,程一路就到徐真副书记的办公室坐了坐。他看见徐真的脖子上还是围着一条丝巾,粉色的,把她的短圆脸映衬得比平时好看些了。

徐书记正在看文件,见程一路进来,就招呼道:“坐吧,听说长假期间发生了一点事,处理好了吧?”

“基本处理好了”,程一路知道徐真指的是雷远程的事,就答道:“主要是女的家属,这事让物价局在处理。过几天等处理定了,再汇报。”

“也是,这事麻烦!但我想不通,怎么就起火了呢?”

“根据公安机关的查实,可能是速度过快,先撞车后引进起火。人根本就不可能逃出来,窒息了。”

“唉!”

“徐书记长假在省城吧?没出去?”

“不在。我到北京了。啊,在北京正巧碰见怀航书记。”

“啊,那也是巧。”程一路心想这也真的巧极了。不过他没有问怎么碰见了任怀航书记。这时,徐真的电话响了,程一路听见徐真有电话里不断地说:待会儿再说,好不好?可是看起来对方并没有待会儿再说的意思,还在继续说着。程一路看见徐真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就示意他还有事,先出去了。在回头带上门时,他听见徐真说:你给我点面子好不好?我在上班。有事下次我回去再说。

程一路心想这打电话的人大概是徐真的丈夫,不然不是这样的口气。

徐真的丈夫,在省新华印刷厂工作。听说还是个副总。程一路只是在徐真刚来时见过一面,后来再没见过。那是个文质彬彬的人,不过程一路感到他的眼神里有一股子倔劲。

回到办公室,马洪涛拿着一本刊物过来,说是关于私营企业主的调查报告已经在省委的刊物上发出来了。程一路拿过来看看,确实发出来了,署名是中共南州市委书记任怀航。文章很长,有八页,发的位置也相当不错。前面还加了一段编者按:私营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私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经济的全面提升。任怀航同志对私营企业的调查,深入细致,既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扎实的求实作风,也对当前困惑我们的一些关于私营企业的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请各地,尤其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

“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