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孙-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黑透了。守在她床前的是窦氏和宋嬷嬷。

    “宁哥儿,娘给你敷了药膏。你还疼吗?”窦氏见她醒过来了,连忙过来问她。

    赵长宁嘴唇微张,发现竟然声音都嘶哑了,她想说不疼。但其实身上疼得她连翻身都不成。只能苦笑:“我若说不疼……您信不信?”

    窦氏听到儿子这么说,不禁又哽咽起来。怎么会不疼呢!人是血肉之躯,那样的立威棍,铁打的人才会不疼!

    “你父亲已经罚了玉婵闭门,是她连累得你。方才最后一棍是你七叔拦下了,他抱你回来的,老太爷已经不追究这件事了,你好好歇息就是……娘在旁边守着你。”

    赵长宁睁开了眼睛,好久她才反应过来,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宛如脱去了一层皮。

    “母亲。”她喊了窦氏一声,“当初您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以后该怎么办,娶妻生子该怎么办……为什么是我?”

    窦氏抱住孩子的手,她茫然了一下,然后明白过来儿子说的是什么事。

    当初……根本就是她一时昏头冲动了,没有考虑过后来,也没想竟就这么成功了十多年。

    “为娘那时候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否则娘和你的几个姐姐,在这家里更是一点依仗都没有了,甚至是你,其实也是没有依仗的。后来我也想过,想着只要你做了官,那就不必娶亲了,家里的人不帮你瞒着也要瞒着……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甚至娘可以给你找个听话的妻,你只要不与她行人事,谁也不会知道的。”

    也是,窦氏的性子怎么会有周密的想法呢。若不是十岁之后她成了赵长宁,这个局怕是成不了的。

    “您这是……好算计。”赵长宁慢慢闭上了眼睛,她有点累了,想先睡一觉。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在卯时之后起过了。

    窦氏拍着她的背让她能睡得更好些。她站起身,慢慢地走出了长宁的房间。

    “其实,是我对不起这个孩子。”窦氏看着大雪轻声说,“她的癸水不准,我知道是身体调养不当所致,但我却从来没有找人来给她诊治过。甚至心里还庆幸过,幸好是不准的……这孩子是在怪我。”

    宋嬷嬷将一件厚厚的棉斗篷搭在她羸弱的肩膀上。

    “大少爷心里明白,她不会怪您的。”宋嬷嬷轻声说,“大少爷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第26章

    二月出头,春回大地。城外宣南坊一带; 春暖出已发出花芽; 因这里靠近关帝庙和玉皇庙,来游玩的举子就格外的多。

    赵长宁是坐着马车来的; 带着四安在关帝庙外下了车; 嘱咐家仆把马赶去吃些草儿。

    她掸了掸衣袍,背手看着来往的举子。热闹的香火弥漫在路上,多的是混熟了的举子来关帝庙结个兄弟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 说着不同的方言。赵长宁蓦地听到熟悉的方言; 侧头去看,几个穿道袍; 戴东坡巾的举子嬉笑着走过去了。

    暖融融的阳光扫在脸上,赵长宁心里想着应该是湖广人吧,这口乡音她再熟悉不过了。一时间又想起江汉平原; 滚滚长江; 那是她原来的家乡。原来听到乡音; 人是真的会思念家乡的。

    又有几个骑马的少年喧哗地来了,赵家的几个兄弟和杜少陵三人下了马; 赵长旭看赵长宁早就到了; 笑着同她拱手:“出门没看到长兄,还以为长兄不来了,要不要我带你?”

    赵长宁笑着摇头:“太阳这么好,散步吧。”她率先走在前头。

    因来关帝庙的人多; 前头就修了个不大的酒馆。此时开了店肆,门口烫酒的热锅腾起白雾,几个兄弟把马缰交给随行小厮,随着赵长宁进了酒馆坐下来。这里坐的全是举子,平日都闷在住处学习,大概这是最后一次出来放风了,热闹非凡。

    赵长淮一边喝茶一边道:“这里是鱼龙混杂,能者辈出也不一定。”

    他用筷子轻轻示意前方:“那个戴峨冠,看起来很张扬欠打的,是北直隶的解元宋楚,父亲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赵长宁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赵长淮的形容很到位,这位宋楚仿魏晋打扮,峨冠长袍,非常不一样。

    “那边两个都是江西吉安人,三十出头的名谭文,年轻一些的名为蒋世祺,是江西乡试的头两名。”赵长淮说着顿了顿,“这两位低调非常,不过自进了京以来,听说许多人家已经打听有无妻室了。尤其是蒋世祺……”

    这个赵长宁倒是知道的,江西吉安的庐陵文化传扬千古,但凡是吉安解元进了会试,一般都是三甲跑不掉,所以这两人特别的引人注目。那谭文相貌平平,为人倒和气。年轻一些的蒋世祺,长得也要俊俏些,难免就冷峻,对周围人的示好爱答不理。

    “我父亲也说过,这蒋世祺长得又好,年轻有学问,若不出意外便能得探花。”杜少陵笑着问,“子为兄哪里听来这些消息的?”

    赵长淮看了他一眼说:“自然是私底下打探了。怎么,我就不能打探消息了?”

    杜少陵抿了口茶:“当然,随你的便。”他现在心情很好,如这春日融融。

    赵长宁听到这里,也抬起筷子轻轻一指:“那位南直隶会试第三的魏乾也颇受瞩目,苏州人士,听说祖父是前朝重臣。”

    杜少陵与赵长旭更稀奇地看了赵长宁一眼,赵长宁也奇道:“怎么,难道我也不能打探消息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京城的书局早搜罗各地高手举子印装成册,列出热门三甲人选。赵长宁闲暇的时候看过一眼。

    他们刚才举出的这几桌,也是围的人最多的。考中进士自然威风,但就算入选了庶吉士,还要观政三年才有官衔。但是前三甲就不一样了,这是上天的宠儿,受皇上的眷顾。只要不是自己太作死,基本以后飞黄腾达仕途顺畅是没有问题的。进士游街的时候,能被人记住的也就是前三甲了,后面的都是背景人物,没啥戏份。

    不过这也是热门人选罢了,究竟能不能考上是难说的。

    店主端了碟毛豆、一碟切的熟牛肉和几碗豆浆上来。他们几个无心吃,只听周围的人说些热闹,谈论最多的就是加题一事。赵长旭几口就喝完一碗豆浆,往外头一看,奇怪道:“你们瞧,那是不是咱家七叔?”

    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酒馆外头,有个披斗篷的人从车上下来。俊逸姿容,长身玉立,兼有股儒雅之气,不是周承礼是谁。他似乎没看到他们,而是低声跟旁边的人说话,随后神色漠然地上了二楼。二楼一雅间有护卫守着,周承礼便进了里头。

    赵长旭压低了声音:“七叔到这里来干什么,鬼鬼祟祟的,他在这里养了外室吗?”

    赵长淮就说:“咱家男人的确有人在养外室,不过七叔不是。”

    几个人又莫名其妙地看着他,赵长旭就问:“谁养外室了?”

    赵长宁看了在场众人一眼,大家对这种话题其实很感兴趣,而且并没有什么谴责的意思在里面。赵长淮却避而不答,问烦了就说:“知道这个干什么!一会儿你们回去闹我可麻烦了。”他这么一说,赵长宁就猜到是谁了,赵长淮不好说,估计是三叔,因为赵长旭在场。随之转移话题,“你们不是要出去骑马吗?现在不去,我看一会儿外面人多了就不好骑了。”

    谁知外头却叫起来:“又下雪了……”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第27章

    本朝会试的时间有改动,二月九日到十二日都是考试时间。过半个月便可得发榜; 录入贡士的名单会张贴于礼部外。朝廷已经发布了主考一名; 副考两名,协考六名; 这也就是以后的阅卷团队。但由于这次会试有太子参与; 礼部尚书无论如何也不敢逾越到太子头上,实际的主考便是两位。

    礼部尚书顾方怀是一方大儒,成名多年,写了很多书。但当朝太子行第排第四; 今年才满十九; 谁知道他是什么口味呢?

    一众举子都很忐忑,再加上先头的加题。这次会试的变数其实很大。

    考试前一天; 赵长宁便不再读书了,她要养精蓄锐。中午还吃了两碗鸡汤饭,下午加了碗芝麻馅的汤圆做甜品; 窦氏怕孩子吃多积食; 又怕她没吃好。愁得吩咐厨房:“大少爷要吃; 便少少地上,糕点一碟两三块就可了。”

    她想起赵长宁乡试归来的时候; 几乎就脱了层皮; 她更加担忧,午觉都睡不着了。

    长宁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