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尘暴-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家的一片议论声中,感触最深的还是老奎。听着石头参观华西村的深切感受,他就不觉想起了三十年前他从大寨参观学习回来的情景,那个时候的榜样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现在的榜样是如何更新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习楷模,也有一个时代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代表时代特征的榜样也就应时产生了。是的,在三十年前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谁也无法想到,在三十后的今天,出现了一个华西村,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过去学习的目的,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让大家真正过上好日子吗?任何时代任何时候,不能没有了学习的榜样,有了榜样,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老奎思前想后,感慨万端,觉得社会的发展真是太快了,几代人的梦想,虽没有在他们身上实现,没有在红沙窝村实现,但是,总归有人实现了,在有的地方实现了。能够实现的梦想,就不是空想,是可以达到的理想。石头提出来要搞个合作社,这思路很好。很显然,这次搞的合作社,与五十年前他们搞的合作社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后,有了一种新的意义。既然现在政策也放得这么开,既然有这方面成功的典型,又有利于农民,就可以放开搞。他虽然老了,不能像当年那样带领着大伙儿轰轰隆隆地干了,但是,他还可以为红沙窝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他的骨子里,依然对红沙窝村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知道,他们这一代人不能实现的梦想,在石头这一代人身上肯定会实现的,这只是一个时间关系。

经过多日来反反复复的讨论,大家一真认为,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组织起一个团体,自己给自己打工。别的活不会干,搞工程受苦的活儿还能难倒咱?村里终于商定要集体贷点款,采购一些基础设备,搞一个工程队,由锁阳挑头来干。锁阳一直在镇里的工程队干,早就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也完全可以挑起这个头来。石头则挑头组成了合作社,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到外面干活去的,就把地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至于种什么,怎么种,完全由合作社说了算,到年底,向土地主人每亩地返回一百元钱。这叫做两条战线两不误,工程队的人,可以安安心心的搞工程,合作社的人,也有了足够的地种。

石头去年种的是美国红辣椒,收入很可观,合作社组成后,他打算再种一季子红辣椒。其实,现在种地也有学问,也得有市场意识,如果盲目的跟风,种不好就会跟上赔了。

大前年的西瓜走俏,一上市就能卖个好价。等到西瓜大面积上市了,价格也比往年高。有人一算账,种西瓜要比种籽瓜划得来,几乎一窝蜂的种成了西瓜。农民不会算大账,小账比谁都算得精,哪个产品能嫌钱,嫌多少,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只要能嫌钱,都要一窝蜂地跟了种。这样一来,往往是今年好销的,到明年谁都种,结果就供大于求,销不出去了。石头却改种了美国红辣椒。石头在改种辣椒之前,还向大家说过,今年的红辣椒有市场,种了只管挣,不会赔的。但是,大家不敢盲目,只种有过效益的西瓜。到头来,辣椒价格好,销路也广。而西瓜却供大于求,销不出去,种得越多,赔得越多。有的人用小四轮拉到了周边的几个城市去卖,一进城,看到的都是瓜车,一问价格,一斤瓜卖两毛钱都没人要。所有的单位,都用瓜来搞福利,城里人几乎家家都堆满了瓜,吃不完,谁会上街去买?卖瓜的就只好把车停在背道上,候着熬着,晚上也不回去,就在车上凑合着过夜,熬上几天,有的卖了,就开着空车再去拉,有的没卖掉,捺不住性子,就气得说,卖不掉我不卖了,干脆拉回去喂猪喂羊算了。那些镜头,都被电视台的记者录了像,在电视上放了出来,县上的领导,乡镇领导都急了,要求农户不要跟风,不要盲目生产。上面说的不要跟风,但是,不跟风又怎么办?他们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他们又不明确地给我们讲明种什么,又不给我们包销,不让我们跟市场走要去跟谁?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却在后悔当初没有听石头的,跟了他种美国红辣椒多好呀,于是就想着到下一年一定要看石头的,石头种啥就种啥。

入春后,村人一看石头的合作社都种了红辣椒,大家都跟了种。石头也不保守,就给大家提供了种子,还讲授了种植方法。这种植方法,和传统的种植方法完全不一样。种植前,必须先打起一条条的土棱子,然后在土棱子护上塑料薄膜,种植时,在塑料薄膜上戳一个洞,把籽种进去就行了。这样可以保温,也可保湿,有利于辣椒的早熟与生长。到了夏天,辣椒成熟时,远远地看去,整个红沙窝,就成了祖国山河一片红。

其实,这美国红辣椒的信息还是富生提供给石头的。胡富生是从网上看到美国的红辣椒销路好,价格高,销路广,便让他们种。别人不敢盲目种,只有石头率先种了。没想一上市,果真卖了好价,而且都远销到了外省。今年,红沙窝村一下跟风。辣椒是丰收了,大家的担心也随之而来了,这么多的美国红辣椒,好销不好销,价格怎么样?富生说,请大家别担心,网上早有订货的,你们有多少,我给你们销多少,保证销出去就是了。

大家听不懂富生所说的网上是个什么意思,只知道富生是个文化人,富生说行一定能行。富生大学毕业后,本是分到了省农科院,他却放弃了,主动要求回到了他的家乡镇番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追求,他的这种特殊出身,决定了他的理想和追求与他人不同。大学快毕业时,他才从舅舅石头那里听到了他父亲的死因。他的心一阵刺痛。父亲的死,使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生命传承中的自私与博大,父亲的卑微与崇高,人格的渺小与伟大,生存的可怜与无奈。父亲是悲哀的,也是渺小的,但是,从父亲的身上,却折射出了人性的伟大,他第一次深刻的领悟到了贫穷对人性的扭曲,对人格的伤害。如果不是因为贫穷,父亲就不可能去背煤。如果不去背煤,也不会得上矽肺病,如果不是怀了那种病,父亲也不可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的学费。这是多么昂贵的代价,这又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父亲的悲剧,何尝不是红沙窝村的悲剧?何尝又不是许多生活在贫穷中的中国农民的悲剧?他无力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但是,他却绝不放弃尽他的一份绵薄之力。就这样,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镇番县,想尽自己学到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也想尽一个儿子的孝心和责任,照顾他那不会说话的妈妈。妹妹大了,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里来劳动。但是女孩子,毕竟是要出嫁的,作为儿子,他必须要承担起一个儿子所要承担的责任。他没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分到县农科所后,他很快就创办了一份《农副产品信息导报》,将搜集整理的农作物培育,耕作,以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信息刊载在上面,印发到了各个乡镇,为农民决策起了不少指导作用。美国的红辣椒栽培技术以及供销信息就是由他提供给农民的,去年种植的人,都尝到了甜头,一下也提高了县农科所的声望。看到了由他提供的信息带来的效益,他自然高兴,但是,一看到大片大片被撂荒的土地,他的心情又十分沉重。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使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过度的开荒,疯狂的土地掠夺,导致的后果已经凸现了出来,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设备推动了生产力,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高超的打井技术运用,使人们一味地从地下掘取水资源,却不知道这是水资源的透支,更不知将来枯竭了怎么办。人们只看到暂时的效益与利益,却毫不顾忌长远和将来。这种行为本身,造成了对自然生态极大的伤害,打破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自然反过来又要报复人类。虽然这种报复现在还不太明显,还比较含蓄,但是,已经露出了端倪。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绝不能再盲目的加之破坏。必要时,要政府下令,关闭一些深井,废弃一些荒地,以求生态平衡。他将这些思考,融进了一篇题为《不可忽视的荒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