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司长说的话,好比汽油涨了20块钱一升,再多加5块钱的税,这个税用于经济的发展。这个提法是非常新颖的,无论是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我认为房价的多少完全是政府的意思,政府已经维护证券的稳定,要让足够多的公务员和官员得到好处,行政的成本是非常大的。政府的收入主要靠两块,一块是土地,一块是税收。

地都卖完怎么办?就是所谓推进城市化的进展,高房价对政府来说有很多的好处,一个是自己赚得比较,第二是朋友赚得比较多,因为房地产和政府有关系。房奴还有一套房子,所以他们最害怕失去。高房价对执政地位有帮助,所以房价不会低的。我并不奢望政府有什么举措,让老百姓用5年或者10的收入买到房子。

我最近发现,老是攒我下钱来,虽然我的收入还算不错。因为身边的朋友都要到要买房子的时候,很多时候缺钱会想到我,其实我住的房子也很破。正是因为,我才在抱怨社会,我觉得太贵了。他们的问题是,如何将生活过下去,尤其在上海,除非你是无产阶级高官的儿子。

中国的大城市就是这样,毁灭100万个理想,用这100万个理想诞生出1到2个新富。事实上,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样,我的同学无论是生活还是恋爱都非常现实。这两年大学扩招了,我并不奢望大学扩招能多培养人才,我觉得可以稀释大学生很脑残的萌动,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是很可怜的。现在的大学生真的很幸福,因为他们出来的时候并不是忙自己的事业,更多的是被房子所困扰。一方面房子替代了户口,一方面上海这个城市不能给人安全感。在这个地方生活下来不是很容易,随着世博会的临近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贵,出租车是13块钱起步,地铁是3块钱起步。

我认为上海不是一个真正大都市,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大都市是可以安居乐业的。上海政府把上海当成冒险家的乐园,冒险家的乐园虽然好听,但是我不赞成。我觉得这样的城市并不适合居民居住,这也是把为人民服务当成养猪做。

我体这些建设性的意见,在座的各位,包括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包括以前的领导,都怀有自己的理想,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到最后都变成了迫于生计。任何一个精神独立,作品带有批判色彩的人,对自己的行业肯定少不了建设性建议意见。事实上,在大家少年不懂事的事物,也提过所谓建设性的意见。最后你会发现提建设性的意见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没有人需要你建设性的意见。短期内还是不要做一个建设者。

当时跟陈老师说的时候,在北京有一个对话,说起故乡的概念。我发现现在农民未必那么热爱自己的土地和故乡。我回去的时候,那里有一个老房子,我觉得到哪里就像到了根一样。有一次听说要拆迁,当时我不同意,坚决不能拆我的房子,给我多少前也没有用,我爷爷也很着急,想想有没有办法不把这个房子拆掉。

我是一个很可怕的税民,我有一个希望,有一天我不小心死掉了,我希望政府能免费捞我的尸体。爷爷说能不能搞一个故居,我说爷爷你把我当余秋雨了,不行。那时候那里搞了一个物流城黄了,还有一个雕塑园黄了。最后那块地有幸得以生存下去,最后这个房子还留在那里,没有人拆,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威胁。

我就很高兴告诉邻居这个房子没有拆掉。但是邻居不一定那么高兴。我邻居的邻居在上海上学,我发现他跟我不一样的是,他可能相中了上海这个地方,看不起以前的那个土地,希望和以前所有的土地关系决裂。好歹在镇上买一套公寓,两三代人住在一起,他们也愿意。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现在的女孩子出去嫁人的时候,特别看中房子。有的时候男性改变世界,女性改变男性的世界观,真的是没有办法。但是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故乡。如果连故乡都没有的话,心里并不是特别好的滋味,这样一个城市是没有腔调的。

上海是我的故乡,很多地方请我去,有的时候送我别墅。我说不是从上海出来的,这里是我的故乡,我希望我的故乡可以让每个来这里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一个自己容身的地方。

…… 最后期望世博早日的开幕,如果是城市让生活更痛苦的话,我就希望它早日的闭幕。

我是顶尖的文化人,可是还这么穷

韩寒有名,但似乎他的名气并没有为他带来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钱。 摄影?NAN“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韩寒博客上挂着这么一条拒人千里的公告,给他发短信约当面采访谈新杂志,第一条没响应,再发让他给个话,他便爽快答应安排了,出乎意料的顺利让人怀疑做了主编的韩寒是否性情大变。

访谈约在浦东新区韩寒新办杂志的办公室,这是一个保安森严的小区,几经周折才得以放行。新杂志办公室是一个套房,月租一万元,进门是大客厅改造成的办公间,右边第一间是个简单的摄影棚,韩寒常在这里拍照提供给媒体。再往里是韩寒的个人办公室,两张活动沙发并排放在办公桌前,桌上有三四盆盛开的绿色植物,计算机旁散落着一些纸张,不出忙碌痕迹。

韩寒不在,他去天马山替所在车队试新车了,他又搞错时间了,这大概就好比他又睡过头错过了一次开会或者颁奖,我们约好在天马山看他试车的帅样。到达天马山时,韩寒正一个人驾驶着装了新引擎的新车在车道上狂飙,突然间浓烟从车身冒出来,现场工作人员拿着灭火器翻过栏杆冲过去,在众人惊呼中车继续行驶了几百米在距离人群较近的地方停下来。韩寒穿着黑色T恤衫从车里出来。有人喊道,看,我们韩爷多镇定。

他从冒着浓烟的车里走来,有点得意地跟大家解释,知道我为什么冒烟了还要跑那么远吗,因为我想在距离休息台最近的地方停下来,这样走过来比较快些。这又印证了采访过他的同行对他的印象—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你越正经他可能越不正经。你吓得惊魂未定,他偏轻描淡写。

今年劳动节当天凌晨,韩寒在博客上贴出了杂志征稿启事,除了引起轰动的稿酬标准,还说明了杂志定价16元,首印32万册,其中30万册是普通版本,2万册是创刊号的纪念版。

除了被外界高度关注的这本文学杂志,韩寒还在筹备另一本与万榕书业合作出版的文摘类杂志。问他有没有准备好做一个体制内的主编,他不屑一顾的劲头立马又上来了,他批判体制的标准是捉摸不定的,新杂志不会按照体制内的杂志来操作,他会由着性子来做,自己也没打算做一个体制内的主编。至于风险,能生存下去就继续,不能继续也不会觉得遗憾。

绝不搞小圈子内部刊物

新杂志是一本有观点和立场的文学杂志,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敏感内容”,也没有之前传言中说的向徐静蕾、王朔这些人约稿,会有韩寒个人的小说连载,但这个小说还只写了一百字。

南都周刊:新杂志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韩寒:事实上这是一个文学杂志,因为根据现有的能力,我也没有办法做新闻类杂志。中国有这么多新闻类的杂志,在现有的氛围内,他们做得不算差。做新闻类的杂志要很大的班底,要很多钱,而且按我的性格,很容易被枪毙掉了。所以其实我还是想做一个文艺偏人文一点的杂志。

南都周刊:你这么爱发表意见,所以有人说韩寒来做主编,刊号的申请可能会成问题。

韩寒:大不了就用书号,做成杂志书,实在不行就连“号”都不用了,自己画一个书号、刊号呗。其实这个杂志我个人觉得没有多少敏感的内容,只是在走一个流程,只是这个流程走得稍微慢了一些。

南都周刊:路金波说杂志约了很多大牌的稿子。

韩寒:的确有些大牌,或者说是我比较欣赏的人。他们是交稿最快的,质量也是最好的。相反的是投过来的稿子质量很一般。但我又不能全部用大牌的稿子,不然就成了一个圈子的内部交流了,我其实希望很多东西来自投稿,但互联网这么发达,人才很难被埋没的,真正有才的人即使发个帖都能够混出来了。

南都周刊:之前听说有向徐静蕾、王朔这些人约稿。

韩寒:都没有。因为我不想做来做去又做成一个内部的小圈子,那是很不大气的一件事情。

南都周刊:新杂志会不会有你韩寒的专栏?

韩寒:会有我的小说连载,但不会有我的专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