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主播-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藏公路全长1937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线路的海拔高,但登上昆仑山后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这条公路共修建了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1347千米,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

        这条公路于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一路上青藏公路翻越了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清水河、洪水河等河流。青藏公路原建标准较低;并且穿行在青藏高原上;沿线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特殊不良。因而,这条公路通车后病害严重,曾不断进行整治和改建。

        1974年开始全面改建,并将公路标准提高为二级公路,加铺沥青路面。西宁市至格尔木市段于1978年完成改建工程。格尔木市至拉萨市段截止1984年底;完成改建工程量70%以上。

        青藏公路的改建工程极为艰巨,尤其是在海拔高的多年冻土地区铺筑沥青路面,各国均无先例。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土基冰层中含冰量情况,采取填筑足够高度路基以保护冻土的方法,使路面所吸收的热量不至于影响路基下面的冻土土基,并采取路基排水设施以防止地面水对路基的浸蚀,从而实现了稳定路基的目的。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如今彭佳一行穿行的,就是改建后的青藏公路。对于自驾车的旅行者;尽量较快通过海拔高的地段比较理想。这是车上曾经进过藏的团友说的。

        了解到青藏公路的这段历史,和修建的艰苦卓绝,彭佳和元小聪不禁感叹真是前人修路,后人乘凉啊,如果没有前辈的付出和努力,就没有今天她们顺畅的自驾游。

        而纪芳一路上和进过藏的秦良坡、纪梵天都通过对讲机,向大家介绍这条青藏公路的历史。并且纪芳也向大家介绍了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咱们今天就先走西宁到格尔木的路段,这一段路况较好,全程差不多750公里,前一天且行且住的游青海湖;第二天穿越柴达木盆地。这一段的的路线就是西宁———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格尔木。今天就不急着赶路,咱们先夜宿清海湖,明天再一气呵成,走到格尔木。”

        原来,进藏的公路共有五条,分为新藏线、中尼公路、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一般自驾游爱好者都喜欢选择川藏线,因为这条公路起伏巨大,难度系数较高,沿途景色都美轮美奂。但是,青藏线是唯一一条真正穿越高原前往拉萨的,其他4条进藏线都是在青藏高原边缘。所以,最终他们行驶的路线被确定为青藏线。而西宁到格尔木原本最好是一气呵成一天走完,但他们车队走到这里不凑巧,时间破开了,所以纪芳决定还是夜宿青海湖,明天再一气走完全程。

        一般来说,青藏线指的是从西宁到拉萨的1917公里路程。青藏线是进藏最容易的路线,但是如果因此而藐视青藏线,那只能说明其人不是一个对中国地理有清晰认识的自驾游爱好者。在一些自驾游看来,青藏线就是中国地理景观线。

        在这条线上,汇聚着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的源头,串联着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这样大开大合的地貌,依次排列着农林牧经济;当然,在这一路,还有能随时演绎不同季节、不同经纬度的气象景观!

        因此,纪芳选择这条路线进藏,可谓是出于一个老驴友的强烈直觉。

        虽然海拔高,但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适用于各种车辆,加上元小聪的驾驶技术也十分娴熟,因此坐在车上,彭佳并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颠簸。

        “看,日月山。”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刘小兰有点兴奋的声音。

        “呃,这日月山除了遥想文成公主当年,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这之后,我们将不再能看见高大的森林树木以及森林与草原过渡的画面了,代之青海湖周围植被茂盛,如果是在七月,繁花似锦,最是欣欣向荣。”元小聪来之前曾经恶补过这一带的地理知识,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让彭佳自愧弗如。

        过了日月山,远远就能望见西边天际的一条深色线。渐渐的近了,这条线也越来越宽,慢慢呈现出青海湖的模样来。3月里傍晚的青海湖颜色算不上太蓝,更没有达到“出于蓝”的青。青海湖海拔3200多米,这将是车队第一次超过3000米的住宿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九十九章:美丽的青海湖

        “啊,这就是美丽的青海湖了。”

        “大家快下车,拍照啦,这夕阳的余辉下的湖水,是不可多得的美景呀。”

        “快停车,晚上咱们就露宿在这里,比那荒村有意思多了,哈哈。”这是赵军的叫声

        ……

        一行人把车停好,摄友们拿起长枪短炮,纷纷跑向湖边。

        彭佳和元小聪虽然不是摄友,但美景当前,自然不可能错过。

        青海湖所在的位置正是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在这山光水色之间,彭佳和元小聪仿佛找到了自由呼吸的灵感……

        “哎呀,这水怎么是黄色的?”

        “不对,这水里面有东西,还在动。”

        就在这时候,率先靠近湖边的人惊叫起来。

        “什么状况?不会是湖怪吧。”元小聪夸张地喊道。其实满是兴奋的味道。

        关于清海湖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不可能是湖怪吧,有听过鄱阳湖怪,尼斯湖怪,就没听说过青海湖有湖怪。”彭佳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如果真的有湖怪的话,那算是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她至少会有一点印象。但经过努力地搜索回忆,彭佳确证没有这条新闻的印象。

        “什么湖怪呀。傻瓜,这里水里的游鱼在做怪。”说话的是刘小兰,对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海洋生物学家。

        虽然研究的是海洋,但对于湖泊她当然也不陌生了。经过刘小兰的介绍,大家才知道,青海湖里不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湖中还盛产湟鱼。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然鱼库。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湖面上于是被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使湖水呈现黄色。果然,打头的人这时也发现,原来黄色的湖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