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养小首辅-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薛庭儴离开后; 他才定睛去看面前的卷子。看完后,抚掌大赞,只差明说此试卷堪称完美。

    其实作为科举的第一步; 县试的主考官是非常尴尬的; 即能作为堂堂一大县的知县,必然是正经科举出身。论起科举经验,徐县令可谓是极为丰富; 什么样的题他出不了; 可偏偏他是院、府、县试中; 最末一位; 出题得是斟酌了再斟酌。

    他出的题不能太难,不然后面府试、院试题目容易,不是扫了上峰的面子?也不能太易,这样降低了县试的难度,于己不利。

    为了这次县试的题,徐县令可是斟酌了又斟酌,才定下这道正场中最重要的四书题。既不会喧宾夺主,又不会太简单。

    因为题目太中庸,就会显得文章不出彩,而要想把一个平庸的题目写得夺人眼球,就需要一定功底了。

    徐县令所赞正是这一点,于他来看,这张卷子破题之巧妙,你乍一看去不会觉得惊艳,可细细品过去却发现此题除了这么破,竟没有比此更为合适的方法。

    至于另一点,就只有科举经验丰富之人才能看出了。徐县令年逾四十,若论起他的人生经历,只应了一句话,否极泰来。

    前三十年他屡试屡落,近四十的人还是‘童生’。童生虽叫老爷,可并不代表童生都是老的,越老的童生越不值钱。可突然他有一天开窍了,一路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人人都说他是厚积薄发,只有徐县令自己知道他是开窍了。

    而这张卷子就让他看到一个开窍的人。

    若这张卷子让他给出一个评语,那就是四平八稳,光明中正。

    破题破得恰到好处,承题、起股等都是多一分太肥,少一分不美,尤其在揣摩考官心意,贴合朝廷大方向,做得最是让人惊叹。

    要知晓年轻都是气盛的,所以难免在应试文章中显得激进,或是踌躇满志,时不待我,或是剑走偏锋,以夺人眼球,抑或是科场不顺,心中有无限郁气。

    殊不知时不待我,必然会显得焦躁急切,急切就会生错,就会显得浮躁。

    既然叫剑走偏锋,必然需要碰到懂的伯乐才会欣赏,若是碰见一个恰恰不吃这套的考官,只会适得其反。这也就是有些人明明公认的很有才气,却屡试不中的原因。

    同理,文章中带着怨气,谁愿意去取一个对朝廷乃至考官生怨的人呢?不厌恶都是好的。

    而薛庭儴的文章中,竟是一丝这种气息都没有,他只是平白直诉,有理有据,给人一种老生在在,闲庭信步之感。

    若不是徐县令知晓他不过是个只在乡野村塾读过,入学还不足一载的愣头青,真会以为是哪个科场沉浮多年之人所写出的文章。

    人难免有偏好,或是喜欢花团锦簇,或是喜欢质朴无华,可这样一份卷子恐怕是任何一个考官都挑不出毛病的。

    以徐县令老辣的眼光,几乎可以见到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此时不做人情,更待何时!

    所以他当即叫来了一名衙役,附耳说了些话。出于谨慎心态,他话中还留有余地。衙役离去后,他拿起手中的试卷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真有些后悔既然做人情,为何不做足了。

    且不提这里,县衙大门外,听到衙役的话,再看其态度,所有人的下巴都惊掉了。

    他们自是没有漏过衙役所言,让薛庭儴是时放榜时再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当然是县尊大人已经点明会保送薛庭儴去府试了,而让县尊大人保送,至少一个童生是稳稳当当的。

    一时间,复杂、嫉妒、羡慕的眼神纷沓而来,当然也有不屑一顾的,那表情明摆着就是觉得薛庭儴肯定和县尊大人有什么关系,才会如此。

第77章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自打薛庭儴和薛俊才走了; 薛老爷子就像掉了魂儿似的。

    以前也是这样; 每次薛青山去赴考,他就要失常好多天,直到一切尘埃落定。

    “你这老头子就是学不乖; 也经历了不少次; 咋就是还这样。老大也就算了,秀才难考; 可老大不是说了; 俊才下场至少是一个童生,你就别担心了。”

    是的,薛青山早就改口了; 从俊才下场至少是一个秀才,到至少是一个童生。童生和秀才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薛老爷子这会儿可真不在意这个; 只要能考中就行。

    因为经历了这么多年,他也意识到秀才非一般难考。当然若是真能中秀才,那他是做梦都要笑出来。

    在薛老爷子的心里; 他没觉得薛庭儴会中; 毕竟薛庭儴才真正学了不到一年。而在薛庭儴有意隐瞒下,薛家人是不知道清远馆主就是他老师,再加上薛青山有意贬低; 薛老爷子以为狗子还是那个狗子; 就算在好学馆; 也得学上几年才成。

    薛老爷子一连失魂落魄多天; 连村里人都知道他在想什么,每逢到了县里府里有大考,这薛连兴就是如此。

    眼瞅着快到发案的日子,薛老爷子总觉得自己算错了日子,明明感觉应该就是今天,可一问之后才知,日子不对。

    到了发案这一日,他也是如此,却没脸再去问老婆子今儿几了。所以当敲锣打鼓的喜报声传来,他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见郑里正满脸带着难言的笑,陪着送喜报的人站在他家院子门口。

    经过这么一会儿时间,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薛家有人中了,俱都闻风而来。

    “恭喜贺喜啊老爷子。”报喜人一身红衫,满脸带笑。

    薛老爷子什么时候烟锅掉了都不知道,抖着手走上前来。

    郑里正难掩酸味道:“连兴啊,你可总算出头了。”

    “我、这……”薛老爷子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脑袋都是懵的。

    这时,薛族长也收到信赶过来,来到面前对郑里正道:“是啊,连兴这下可总算出头了,咱村里谁不知道,若论对自己子孙上心,还属连兴啊,那是几十年如一日,老天终于开眼了,也是我薛氏之福。”

    薛族长脸上带着难掩的喜气,但还不忘讥讽郑里正一把。郑里正家的子孙也都读书了,可惜没有一个成器的。

    “中了?我孙儿俊才终于中了!”赵氏从屋里跑出来,不顾这种场合硬是挤到报喜人面前问。

    报喜人只当案首小名叫俊才,心里还在想这家真会取名字。俊才,可不是青年才俊!便忙点了点头,又恭喜了一声:“恭喜老太太了,您家孙子这次中了,是咱们县里的案首,几百人里头一份!”

    见这案首的祖母不懂什么是案首,报喜人还专门解释了一番,还又说了一些贺喜话,为的不外乎是这家人一个高兴,多给点儿赏钱啥的。

    “哎呀,我俊才真的中了!”赵氏又喊了一声。而人群里,杨氏也是直抹眼泪,她儿子真的中了。

    “好了好了,真是没见识。”薛老爷子虽嘴里这么斥道,可脸上笑容却是足足的。

    接下来按规矩,报喜人要再报一次,也是走个形式。

    其实这报喜人可不是县里公派的,不过是湖阳乡里专门吃这一行饭的人,提前就守在榜前,然后将消息递回来,这边就有人张罗着上门报喜了。

    一般县试这种级别,也就只报头十名,当然也有想趁机混口饭吃的,五十名都算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反正上一趟门就是费些腿脚,至少一两银子起底,。

    既然是白得人家银子,自然要将形式走足了,把人给喜得不知道怎么办,赏钱才给的足。

    就见这报喜人展开手里的大红色书柬,报道:“捷报贵府老爷薛庭儴,蒙夏县知县徐,取中为嘉成三年夏县县试第一名。”

    薛老爷子本是笑着的,笑着笑着,脸上的笑凝住了。

    “不是俊才?”他轻声问。

    “老爷子,咱们可是报大名的,是贵府的老爷,薛庭儴。”

    赵氏的‘竟然不是俊才’声,被村民的议论声掩住了。

    “我就说肯定是狗儿!”

    “人家

第78章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薛家一片喜悦的气氛; 显然刺了薛青山的眼。

    他除非是躲在屋里; 要不逢人就有人对他说薛庭儴的事。这无疑是在挖他的心吃他的肉,眼见他爹也是张嘴一个庭子,闭嘴一个庭子; 薛青山内伤在心。

    这种时候; 也就只有在薛寡妇那里,他才能得到片刻安宁。

    弄两个小菜; 烫一壶酒; 软玉温香抱满怀,简直给他神仙都不换。有时候想想薛青山也觉得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