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矣‘。咱们可以去那里看看,顺便休息一下!”

“萧大哥,我觉得比起璎珞岩来,还是先带大家去一下香山二十八景之首的勤政殿吧?咱们刚来玩,休息还不着急,鼎哥,你听说过勤政殿吗?”

“我不知道,对于香山我还不是很了解,不过听起来好像很考究,我想去看一下,长亿哥,不行咱们先去勤政殿。”

“对吗!我告诉你,鼎哥,勤政殿是香山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标志姓建筑,它是乾隆皇帝来园驻跸临时处理政务,接见王公大臣之所,取意勤政务本、勤于思政。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其景区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河、牌楼等组成。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景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勤政殿是一组单檐歇山式建筑,正殿内、外檐是金龙和玺彩画,正殿布展依据“静宜园勤政殿陈设档案”,参照清康乾盛世皇家宫殿恢复。南配殿举办香山历史展,北配有香山沙盘图。”

“还有历史展和沙盘图啊,那太好啊,咱们去看一下吧!”

王鼎对历史展,沙盘图这些有兴趣,还想着学习一下。可当观赏了香山二十八景之首的勤政殿以后,说实在的,王玲玲,朱如玉他们已经没有再观赏这些景色的兴致了。

对于女孩子,山水景色还可以,一旦有关历史的东西出来,便显得枯燥很多,偏偏王鼎还对于大殿的设计,以及古建筑的一些风格在那里研究起来,还和萧原,朱志远聊个不停,所以使得女孩子们更加无聊。

接着,大家走马观花的看过了孙中山纪念堂,还有由两水池构成,形如眼镜的眼镜湖。最后便到了萧长亿推荐来的香山寺。

“这个地方来香山的一般都要看一下。咱们请一个导游给介绍一下吧!”

萧长亿对于这段历史尽管了解,但是毕竟不如园子里的导游专业,招呼了一个美女导游,那导游很勤快的就给大家讲了起来。

“香山寺遗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所建之大永安寺,原为金代行宫。据记载原有五层大殿,前有石坊、山门、钟鼓楼、城垣、红墙碧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

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二次浩劫之后,只剩下正殿前的石屏。石碑和石台阶等为数不多的几件不怕火燹的石头制品了。石屏本身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正面中间是《金刚经》,左为《心经》,右为《观音经》,背面是燃灯、观音、普贤像。”

王鼎一看果不其然。

除了这些,山门内还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石碑,内容是乾隆书的《娑罗树歌》。娑罗树,被视为佛门圣树,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乔木,叶如手掌,为掌状复叶,多为七瓣,每年五六月间开花,花为宝塔状圆锥花序。据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乾隆皇帝亲自撰写“娑罗树歌”,也蕴藏深意。

看到这,王鼎才理解了这座山为什么叫做香山,原来这并不是毫无根据,更加不可能空穴来风。

导游扭了扭丰韵的美臀,小咯咯继续道,“山门外还有几处著名古迹大家可以去看看。有听法松,寺门两侧,有二株遒劲挺拔,枝叶繁茂的古松,状如听法,故名听法松。有金鸡叫,在听法松下甬路中心的方砖上跺几脚,可听到铮铮之声,犹如金鸡啼鸣。有知乐濠,山门前石桥下有方池,上有汉白玉雕栏,池南侧有龙头,泉水流出,名知乐濠。还有来青轩,该轩建在依崖叠石之上,登轩四望,青翠万状,故名来青。明万历二十八年(1596),万历皇帝祭陵归来,见此轩之匾额后,嫌小,遂书径尺来青轩三个大字。寺内还有护驾松、丹井等古迹。

导游说了一通,王鼎耐心的记住了,王鼎不仅记下了,而且感觉到了什么。这香山寺容纳了这么多的文化,不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例吗!

自己倒可以建一个文化观光园,和自己的博物馆相得益彰,同为一套旅游系列产品,绑定销售?

王鼎笑了,他为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感到高兴,可是其他人不过是听了个热闹罢了。

“对了,你们要参观的下一站是哪,我推荐你们去西山晴雪碑。”导游看着王鼎气质不凡,年纪也不大,顿时有点心花怒放了。

“西山晴雪碑,说来听听?”

邓秋萍阿姨对这些历史倒是颇为感兴趣,整的王建义也仔仔细细的听着。

导游见有人被带起了兴趣,更是热情。

“西山晴雪碑呢是从我们这个平台北望即可见到的一座石碑,上书‘西山晴雪‘,是乾隆十六年立。它为燕京八景之一。”

“那段历史我就得给你们说一下了,要听吗?帅哥!”

“听!”朱志远对号入座道!

“相传金明昌时,初名“西山积雪”。元时改为“西山晴雪”。明时又改称“西山霁雪”。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景碑现仍立于香山公园内半山亭北、朝阳洞山道右侧。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当时西山雪后著名景观。”

00329 保密

“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宫。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

王玲玲和朱如玉听得好乏味,先跑开玩了,害怕别人同样不再听,导游补充道,“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曰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之子鲜于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写道:“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

“你的诗背的不错啊!”朱志远听得很精彩,不禁赞叹道长得貌美如花的导游!

“是吗?谢谢。不过不背也不行啊。”

“元代以后,明代,琉璃塔西山晴雪又改为西山霁雪。明永乐初为翰林院侍讲的邹缉《西山霁雪》诗描写的“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曰,寒光出壑映晴霄。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曰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可以想像到,大雪初霁,凝华积素,千岩万壑,宛然图画的美好景色。”

“再然后就是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西山晴雪》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诗中写道:“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曰,干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也许是乾隆认为自己写得很美,或是想对燕京八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又依西山晴雪诗叠旧韵赋诗:“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时沾快雪,便数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游览完西山晴雪碑,已经是天色渐晚。

萧长亿安排了香山脚下的山庄,也就是村民的宅子,因为只有两个房间,一张床,萧长亿是这么安排的。

王叔叔和邓阿姨一张床,旁边呢,如果邓如珊、朱如玉、王玲玲谁愿意,可以睡一两个。

另外呢,就是两个沙发,同样的,朱如玉,王玲玲和邓如珊谁愿意睡就睡,男生们呢统一打地铺。

最后,朱如玉睡在了那张床上,因为床不够大,王玲玲和邓如珊都睡的另一间屋子的沙发。

而男生们,统一的都打的地铺。

但是地铺的话,也并非打在一起,朱志远和萧原是在邓阿姨和王叔叔的那个房间,萧长亿和王鼎则是在有沙发的这一间。

大家寻思着睡一觉,凑合一下就行了。

夜已深,王鼎从厕所回来,莫名其妙地就到了沙发上,偏偏和他睡一张沙发的不是自己的妹妹,而是邓如珊。

也许是凑巧吧,邓如珊有抱娃娃睡觉的习惯,一夜之间就把王鼎当布娃娃抱了,那小腿直接跨住王鼎的腰,很自然的往王鼎怀里钻去。

王鼎也鬼使神差了一般,在邓如珊身上随便摸了几下,愣是没反应出来什么,或者真的是太累了,索姓也没有挪地,就这么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邓如珊先睁开的眼睛,她有早起的习惯,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