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康乾盛世-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祖原意,以两路大军攻取伊犁,已无意义,便改派侍卫色楞率部2400人进藏,“征剿”策妄,等到有了消息,再作决定。《清圣祖实录》,卷277,27页。    
    三月,议政大臣提出,所派色楞率2400人攻取西藏,“数少力弱”,应将驻守西宁的额伦特将军(原任湖广总督)所辖的绿旗兵2000人调出,同赴西藏;而额伦特、内大臣公策旺诺尔布等部“备夺青海之众”,即令“随后助威”。还有,噶顺、古木两处,原无兵驻扎,应令都统胡锡图率所部1000人到此处驻扎。额伦特据此再提出补充建议:据他查勘,自西宁进藏有三条路,一为珠尔垦,一为库尔塞,一为拜图。除珠尔垦路狭难行,其余两路均可进兵。应令色楞自率所部及青海之兵,从一路前进;他自率绿旗兵2000人,以及藏兵、青海兵共万人,亦从一路前进。如策妄一路迎战我军,则我另一路军可以从容进藏;策妄若两路迎战,势必军力分散,我军攻灭不难。《清圣祖实录》,卷278,10~13页。    
    议政大臣与额伦特所议,比较稳妥。他们所担心的是,色楞所部只有2400人,兵力太弱,难与侵藏的策妄兵对敌,况且路途遥远,地形不熟,不无危险,所以,要求增兵,且作两路进兵,可稳操胜券。但圣祖对此不予重视,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却让他们再进行协商而后决定。    
    色楞对其进兵西藏艰险种种,估计不足。他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十三日率部已达穆鲁斯乌苏地方(今称通天河,位居金沙江上游)。他急于进兵,上疏说:“准噶尔残害西藏,彼处人民悬望我师,如望云霓,岂能刻缓!况闻准噶尔兵众散处无纪。伊等伎俩,不过暮夜袭营,偷盗马匹而已。臣所统兵丁二千有余,器械坚锐,马肥饷足……正当乘此机会,剿灭贼人,收复藏地。”    
    色楞轻敌,把善战敢斗的准噶尔人看成是乌合之众,以他所率2000余人的队伍便可将其一举荡平!议政大臣对此无疑议,圣祖也轻信了色楞的意见,同意继续进兵。《清圣祖实录》,卷279,14页。在后援未继的情况下,色楞孤军深入,而且劳师袭远,已埋下了巨大的危险。在色楞自穆鲁斯乌苏起程后,过了一个月,总督额伦特“随后趱行”,于六月十八日也于此处进兵,至二十四日,尚未追上色楞所部,无法会师。《清圣祖实录》,卷280,5页。


第四部分西南初奏凯歌(5)

    七月十七日晨,额伦特部于齐诺郭尔安营处,首次与大策零部接仗,经一场激战,敌兵败走。色楞也发来奏报:二十一日于喀喇乌苏地方,同敌军发生战斗,将其击败。《清圣祖实录》,卷281,3页。至二十八日,两军在此会师。大策零挥师数万前来会战,以一半兵力据喀喇乌苏,迎战清军;另一半兵力潜出清军之后,截其饷道。双方相持月余,至九月底,清军粮尽矢竭,额伦特“犹力战”,死于阵中,色楞亦被害,全军覆没。《清圣祖实录》,卷281,13~14页。    
    清军覆没、大将战死的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从王大臣到青海的蒙公王公皆以藏地辽远,以进兵为难,迟疑不决。圣祖原先也是轻敌,但遭此惨败,遂力排众议,决策进兵,即于十月命他的皇十四子固山贝子允为“抚远大将军”率大军西征,征调各方强将,宗室子弟一大批,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期以必胜。其军号称30万,实际不足此数。    
    十一月十五日,圣祖率群臣至堂子行礼、祭旗,举行隆重仪式,送大军出征。《清圣祖实录》,卷282,4页。    
    依圣祖之旨,允不出口外,驻扎西宁,将大军分驻各战略要地,以待进兵的时机。圣祖之意,继续和平争取,已派使臣前去面见策妄阿拉布坦,力图说服他。在使臣未归之前,停止军事行动,等明年进剿。《清圣祖实录》,卷286,23~24页;卷278,8、16页。    
    进入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圣祖重新调整军事部署,实施收复西藏的战略计划。拟分三路进兵:    
    以抚远大将军允自西宁进驻穆鲁斯乌苏,总揽进藏军务粮饷,留兵1400人(原为3000人,拨出1600人进藏),授都统宗室延信为“平逆将军”率1.2万人为主力,收取西藏,是为中路。其西宁另调西安将军查布驻防,派平郡王纳尔素驻防古木地方。    
    以护军统领噶尔弼为“定西将军”,率川、滇两处兵马进藏,加上从杭州、江宁(南京)所调兵马,以及云南丽江土知府的士兵,共1.05万人。《清史资料》第三辑载《抚远大将军奏议》,中华书局,1982。是为南路,另调都统法喇驻防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永宁协副将岳钟琪协守。《清圣祖实录》,卷287,11~12页,参见《清史资料》第四辑《岳襄勤公行略》。    
    北路分为两支,一路由漠北阿尔泰山出兵,集结2万,其中:“振武将军”傅尔丹统领8000人马,从布喇罕一路前进;另由“征西将军”祁里德率7000人,从布娄尔一路进兵;一路由巴尔库尔进兵。此处集结1.3万人,委派“靖逆将军”富宁安率领,他自率3000人马取乌鲁木齐,另分兵4000,令散秩大臣阿喇衲统领,攻取土鲁番。这两支大军“约会前进,袭击准噶尔边境之地,使贼人扰乱,可以相机行事。”《清圣祖实录》,卷287,18页。北路的军事目的,是进攻策妄的本土,藉以牵制其兵力,不得入藏增援,为清军收复西藏减轻后顾之忧。    
    在进行军事部署,即将挥师进藏之际,圣祖又采取一项重要政治措置,这就是敕封六世达赖。达赖不只在西藏,而且在广大的蒙古王公贵族及部民中都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所谓“众蒙古俱倾心皈向达赖喇嘛”,无不信若神明。《清圣祖实录》,卷227,9页。朝廷给予敕封,为西藏与诸蒙古所承认,亦即承认清朝的权威,表明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前因西藏第巴私立所谓达赖16年,未得朝廷确认,不能视为合法,被看作是假达赖。继之,拉藏汗与青海诸台吉各立一达赖,互攻不已,真假达赖又争了多年。圣祖不得不把两达赖分开居住。其中被青海诸台吉所立的达赖移居青海西宁。至康熙五十七年,西藏众喇嘛及蒙古都认为在西宁的达赖是真的,要求把他请回西藏坐床,广施法教。《清圣祖实录》,卷285,16页。    
    西藏与蒙古喇嘛、百姓的要求跟清朝的意图是一致的。所以,圣祖顺应舆情,批准给予封号、册印,送回西藏,令登达赖喇嘛宝座。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二月,圣祖正式敕封居住塔尔寺的噶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由进藏大军护送回藏,又下令蒙古49旗扎萨克及喀尔喀哲卜尊丹巴胡图克图等各遣使“会送”《清圣祖实录》,卷287,12页。。这一举措,深得西藏与蒙古的民心,不仅欢迎清军入藏,而且积极支持平叛,为清军入藏扫清了政治障碍。    
    康熙五十九年四月,三路大军陆续起程,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最早取得战果的是南路的一支军队。还在三路军行动之前,即康熙五十八年六月,居南路的都统法喇与副将岳钟琪率部先行至打箭炉。岳钟琪先至里塘,计擒首逆达哇拉木渣等七人,就地正法处死,杀散“助逆番兵”3000余众,“其余部落,皆纳请降”。接着,兵不血刃,迅速招抚了巴塘、乍丫、察木多(四川昌都)、察哇等地。他们进至洛隆宗(西藏洛隆)三巴桥。此桥为“进藏第一险”,若桥被断,“势难飞越”。岳钟琪等以计取之,招抚朔般多等六处数万户,直抵拉哩(西藏嘉黎),噶尔弼率南路大军于此会师,于八月四日,大举进兵,十七日抵噶尔招木伦,二十二日清军强渡拉萨河,叛军纷纷投降。次日抵达拉萨,立即封闭达赖的仓库,于拉萨附近重地,扎立营寨,截准噶尔往来行人及运粮要路。俘获勾结准噶尔叛军的喇嘛400余名,降当地“助逆番兵”7000余人。还擒获各庙的准噶尔喇嘛共101人,将其中为首的5人就地斩首,其余96人尽行监禁。详见《清史资料》第4辑《岳襄勤公行略》,173页;《清圣祖实录》,卷289,14~15页。


第四部分西南初奏凯歌(6)

    北路军,一支出阿尔泰,由傅尔丹率领于本年六月十六日起程,至格尔尼尔格地方,敌人已四散奔逃。傅尔丹挥师追击,于七月二十一日追上,歼敌200余,俘100余人,招降300余人。达到目的后,“整队而回”《清圣祖实录》,卷28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