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康乾盛世-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代康乾盛世,内涵极其丰富,现存史料浩繁而难辑,以一人之力,以有限的时间,实难通览。而研究需要占有详尽的史料,这与实际所得形成反差。本书未能利用更多的档案资料,实在是一大缺憾!坦率地说,我只是大致勾勒出盛世的一个轮廓,从理论上加以思辨,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我相信,本书仍能给人们以启迪,或者说,提供思考问题的一个思路,有志于康乾盛世研究的学者,或许会从中得到某种提示,将此项研究引向深入。


第一部分明末中国大势(1)

    康乾盛世是一个由大乱走向大治,达到鼎盛的漫长历史进程。如果从大乱发生的时间算起,约从明万历中期即16世纪末,中经17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动乱、大震荡,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进入“盛世”,已历百余年。为阐述这一进程,探索它的内在规律,康乾盛世出现的必然性,我们不得不追溯历史,把它翻到明万历中期的编年史,同时再把它置于世界的范围加以考察,就会对康乾盛世获得必然性的认识。    
    在人类编年史上,17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变的又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以西欧为先导,封建制正在迅速解体,社会正处于巨大变革的前夜。自17世纪中叶为开端,英国率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迎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曙光。不论在地球的哪个地方,哪个国家;不论他们的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疑宣告人类的新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以资本主义为旗帜的发展阶段。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新的文明,它的社会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都是不容置疑的。    
    当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阶级大搏斗之际,在地球的另一方——东方的中国,也在经历着规模远比英国更为巨大的全国性的内乱。但两者性质不同,中国内乱主要表现为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满族的勃兴,打破了明朝的一统天下,使她陷入了二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社会危机之中。    
    这场直接危及明朝生死存亡的大乱,积数十年之酝酿,由微入渐,终成天翻地覆之势。    
    纵观中国历史,每代王朝兴起,都曾有过各自的辉煌: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君主与百姓共享太平之福。明朝也不例外。自朱元璋创建明王朝,迅速进入她的兴盛繁荣时期,史称“永宣之治”。这是指永乐、宣德两朝,继元末之乱,中国重新走上发展道路,达到天下大治。如《明史》所记:“洪(武)、永(乐)、(洪)熙、宣(德)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上下交足,军民胥裕。”《明史·食货一》,卷77。特别是永乐中期,“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明史·食货二》,卷78。这些记录,生动地写实了当时社会繁荣的盛况。    
    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历31年而终。其孙惠帝朱允炆即位仅4年,就被他的叔父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了皇位,改年号永乐,在位22年而崩;仁宗朱高炽立年号洪熙,只年余便短命而亡;继其位者,是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也只有10年。计以上祖孙五帝,共为67年。这就是说,明朝的空前繁荣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才出现的,的确来之不易。    
    自宣德以后,百余年间,明朝基本上保持着平稳发展的势头。尽管朝廷不时出现政争,外有蒙古侵袭,和与战时断时续,但并没有给国家造成重大危害,即使遭遇险情,也转危为安。在封建专制的时代,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发展与否,多有赖于君主的作为和众臣属的辅佐。公平地说,明朝共历16帝,除了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少有的几个皇帝颇多作为,富有才智,其余多属平庸之辈,不乏荒唐酒色之徒。但明朝这座大厦何以没有速毁?特别是到了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仍然坚持了数十年,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为他们的后世子孙制定了完备的制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虽几经动荡,甚至摇摇欲坠,硬是挺得住,国家机器照旧运转。    
    明朝走下坡路,已现衰亡征兆,始于神宗朱翊钧,天下大乱之源即自神宗中期以后酿成。    
    神宗在位最久,长达48年。他即位时才10岁,还是一个不懂政事的孩子。幸赖名相张居正替他掌政,天下太平。张居正执政期间,大力实行社会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严格考核,清除贪官污吏,起用廉官,吏治澄清;他推行一条鞭法,丈量全国土地,抑制豪强,裁减宗室俸禄,扩大税收来源,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边防。他的改革很快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正处在江河日下的明朝开始有了转机,“国势几于富强”《明史·神宗本纪》,卷21。。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神宗已经20岁,正式亲政。他上台不久,就把张居正打成“逆臣”,抄家掘墓,将其家人充军戍边,并布告天下,声讨他的“罪行”。同时,废除了他的改革。明朝形势急转直下。    
    神宗是个荒淫残暴的酒色之徒,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根本不理朝政。自朱元璋以后,皇帝有每天三次会见廷臣议事的规定,也有一天一次会见的,而神宗却一连20年不上朝召见大臣,不批复大臣们的请示报告。大臣们急得团团转,只得向他恳求,说:“皇上不批复章奏报告,先朝从未有过,而今却大半扣留,不批不发,一旦国家有大事,被人截取,向外张扬,谁能澄清?请从现在起,凡批复不及的,尽可以当面写一纸条,转达给有关部门和大臣照办。君臣虽不能面谈,但总可以杜绝上下受人蒙蔽。”《明史·吕坤传》,卷226。神宗置之不理,仍是我行我素。就是各部门缺官,无人负责,他也不补、不任命,任凭无人办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5,“万历中缺官不补”。    
    遍查中国历代皇帝,就是那些荒唐淫乐的帝王也没有20年不上朝的,在这方面,神宗创下了最高记录!


第一部分明末中国大势(2)

    神宗身为天下之主,毫无体恤百姓疾苦之念,只是一味地挥霍金钱。仅举一例:他一次采办珠宝,竟用去白银2400万两,相当全国6年赋税的总额!这就是说,他一个人享用了全国6年财税的总收入。据粗略统计,仅数年之间,为他建陵寝费用几百万两,织造费用几百万两,派人大规模采木,修盖宫殿,又各几百万两。同时,用兵宁夏费几百万,黄河溃决,用去筑堤等设施费几百万……    
    神宗不顾百姓死活,只要他缺钱,就向百姓劫夺,贪官污吏、地方豪绅乘机趁火打劫,民不安生。陕西、甘肃地区本来气候寒冷,土地瘠薄,生活实在困难。但朝廷下令,责成该地织造花绒布,献纳皇室。织造这种布工艺要求严格,如提花、染色,工匠日夜无休地工作,而“千手经年不成一匹”,逼得当地百姓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之中。山西地区承造䌷苏,每年在定额之外,另加造不已,百姓已无力承受。江西饶州的瓷器、新疆的“回青”玉石,本来不是急需的东西,朝廷也催要,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以采伐木而言,神宗为营修乾清宫等宫殿,便指派四川、湖南供应木材。所采之木,其粗达丈八之围,生长期已有百年,都处深山穷谷之中,人烟绝少,蛇虎横行。特别是毒雾弥漫,每当春夏之际,瘴疠肆虐,对采木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伐倒一棵巨树,“千夫难移”,一遇险阻,必致死伤。所以,四川人说:“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生死各半。一谈及伐木,湖南、四川百姓无不哽咽痛哭!《明史·吕坤传》,卷226。    
    但为害最烈者,莫过于矿税之强征。此为一项新增的税收,以开矿为名,行掠夺之实。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神宗派出太监充任矿税监,先在京畿地区开矿,很快又命河南、山东、山西、浙江、陕西等地开采,榨取钱财。用来充作营修乾清、坤宁诸殿的费用。太监分赴各地,招收当地无赖地痞为爪牙,胡作非为,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明史·神宗本纪》,卷20。群臣纷纷上疏,劝阻开矿。以凤阳巡抚李三才为代表,痛陈矿税之弊,言辞最为激烈。他说:自矿税繁兴,万民失业。陛下为万民之主,不但不给他们衣穿,却把他们的衣裳夺去;不但不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