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142-谁来为21世纪中国加油-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什家族1917年就已经开始涉足石油行业,40年代,当老布什走出校门决定要有所作为,他首先选择了熟悉的石油行业,并借助其家族与石油行业的密切关系,最终成为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巨子。从事石油业的成功为老布什日后进军政界提供了所需要的经济基础、社会名望和人际关系网。30年后,当小布什决定改变自己“碌碌无为”的生活时,同样也选择了石油行业作为转折的起点。    
    这对父子总统就职后同样选择继续利用石油为其政治前途开道。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对老布什与其说意味着美国石油供应的前途堪忧,不如说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将要受损。老布什毅然决定发动一场“石油保卫战”来捍卫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可惜的是,老布什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输了总统竞选。12年后,小布什“痴心不改”,继续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将自己的政治命运押宝在石油上。    
    在现今小布什的班子中,多位重臣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布什政府血管中流动的是石油,排出的是二氧化碳”,有人曾经这样形容。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总统本人是石油商,副总统切尼也是。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是雪佛龙石油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她甚至拥有一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油轮。”小布什和切尼都被称为“油田的儿子”。切尼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担任哈里伯顿油田服务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公司的客户都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等能源巨头。    
    1998年,哈里伯顿公司承包了伊拉克被美军炸毁的输油管道工程,与那个被切尼称为“嗜血成性的独裁者”的萨达姆做成了约2400万美元的生意。2000年,切尼竞选副总统,便将持有的哈利伯顿公司的股权抛掉,净挣了3600万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还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当其他石油公司眼巴巴地盯着伊战后的市场时,哈里伯顿公司已经拿到了伊拉克油田重建的订单,这不能不说是切尼的功劳。    
    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能源部长亚伯拉罕都曾是另一家石油大王汤姆·布朗天然气公司的主管。    
    其中埃文斯作为小布什总统竞选委员会主席,帮助布什筹集了1亿多美元的竞选资金。    
    副国务卿阿米塔奇是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尤诺考”的前代表,此公司是策划建造横跨阿富汗输油管道的主要股东。    
    而安然破产丑闻的发生无异于为美国政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安然成立于1985年7月,由休斯顿天然气与内布拉斯加州InterNorth合并而成,是一家国际能源交易商,在全球40个国家营运,共有雇员2。1万人。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肯尼斯·莱的带领下,安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型,把业务从经营发电厂等能源资产转向进行能源买卖合约交易。建立了安然在线(EOL)能源交易系统。从1999年11月投入运营以来,该系统成为美国电力和天然气交易的主要场所。安然开始线上交易后,股价在2000年8月触及顶点90。56美元。    
    安然一度被认为是新的商业营运模式的先锋,是美国解除管制后的电力和天然气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的能源交易商。然而,2001年11月29日,当该公司虚假报表事件被揭发后,引起人们对安然财务状况的担心,纷纷减少在安然能源交易系统的交易,引起安然流动资金的下降,周转资金不足,导致破产。


第二部分石油搅局世界政坛(3)…(图)

      安然破产揭示出美国政治献金黑幕,发现了一系列惊人的事实: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高级顾问卡尔·罗夫、环保署行政代表琳达·菲舍尔、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财政部副部长彼得·菲舍尔等至少15位高级官员也都曾是安然公司的大股东,陆军部部长托马斯·怀特在进入五角大楼前,曾任安然公司副董事长,拥有约5000万至1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就在副总统切尼曾任哈利伯顿总裁期间,哈里伯顿公司因和安然公司牵连而不得不接受美国证监会的调查。    
    而石油也是布什连任的有力杠杆。如果通过任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为石油公司取得利益,那么,让石油利益驱动能源企业继续为其下一任总统竞选支付昂贵的竞选费用就不费吹灰之力。2000年大选期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共向共和党捐献了2550万美元,几乎是他们给民主党人捐献的4倍。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稳定的石油供应不仅牵涉到石油公司的根本利益,也攸关国家的根本利益。美国历来把石油安全作为其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个60%石油消费依靠进口的国家,便不惜动用各种军事和外交手段来保障本国石油的安全供应。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政策史就是一部石油史,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才铸就了美国今天的强大!从美国的石油政策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条脉络。    
    第一,石油进口多元化,化解石油供应风险。    
    美国在积极插手中东事务、竭力控制中东资源的同时,努力寻求油气进口来源的多样化,分散进口来源,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避免某一进口来源发生供应中断时或受到威胁时所带来的被动局面。    
    1996年,美国共进口原油4。656亿吨,其中13180万吨来自北美,12660万吨来自中南美洲,这样从美洲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占其当年进口总量的45。49%。同年从中东地区进口817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7。54%。从亚太地区进口130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79%。可以看出,美国大部分石油进口来自西半球,即其周边较可靠的地区和国家,与之相应的一个明显倾向,则是近年来着力减少其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减少对动荡不定的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从1990年的25。0%,降到1996年的17。54%。如今,委内瑞拉已取代沙特阿拉伯而成为美国的头号供油国,占据美国进口石油市场20%的份额,并宣布还要提高这一比重。    
    第二,打压、削弱甚至要求终结欧佩克组织。    
    2004年7月8日,美国一些民主党议员公布一项议案,敦促布什政府尽快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要求世贸组织呼吁解散欧佩克。这些民主党议员抱怨目前的油价过高,使美国利益受损。民主党参议员弗兰克·劳滕伯格说:“显而易见,欧佩克属于非法垄断集团。我们已经容忍这个组织太久了,现在应该让它解散。”另一位议员说,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抬升油价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因为根据世贸组织有关条款,成员国不应该对出口产品实施配额限制。而欧佩克限产石油的规定恰恰与此项条款背道而驰。    
    其实,在美国出现这样的议案毫不为奇。因为自从欧佩克成立后,美国对之政策的核心就是打压、削弱欧佩克的影响力。对美国来说,所谓石油安全问题,并非指石油资源枯竭、政治性石油禁运或石油运输安全问题,而是指石油供求完全由某个产油国或“集团”操控以及由此引发的石油价格浮动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奉行防止石油控制权落到敌对势力手里、保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对美国有利的政策。为此,历届政府都把控制主要产油国作为外交、军事战略的重要一环。必要时,甚至不惜动用军事力量。    
    虽然美国要削弱欧佩克的影响力,但实际上,据美国能源部统计,从1985年至今,欧佩克石油在世界石油输出中比例却越来越高,已经从35%上升到50%,到2020年将达到65%。对欧佩克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是那些经济发展迅速的亚洲国家。    
    第三,控制世界其他国家的石油来源。    
    石油是经济的命脉,控制了石油等于控制了世界。谁控制石油资源,谁就能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控制了石油资源,就能在未来的政治版图中抢占先机,压制对方。    
    波斯湾和中亚的大油田是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的战略所在,波斯湾和中亚也就成了美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战区,输油管道和海上航线经过的要害地区也就自然成了美国飞机、炸弹、特种兵频繁“反恐”的战场。而阿富汗、伊朗、也门、苏丹等处于敏感的石油运输通道上往往就成了美国宣布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2002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海、陆特遣队开始在非洲之角及其周边地区部署,公开的目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