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走在火上-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话说,隐性采访在我国这样普遍地使用而没出现多少问题,是由社会道德支撑着的,以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条件的。”     
    当下,为了在市场经济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各种媒体把能否及时抓到影响社会的新闻作为相互竞争的焦点,而往往忽略了冷静的法律、道德层面的思考;实际上,对于隐性采访这样“不可或缺”又相对敏感的地带,通过理性反思,寻求法律规制,掌握其内在规律,才能在具体运用隐性采访时能够较好地把握度,将隐性采访运用纳入良性轨道。    
    


第一部分第3节 隐性采访的历史和使用现状(1)

    隐性采访自诞生以来,赞誉与诟病并存,是一个有丰厚社会历史内涵的有趣现象。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一种采访手段,隐性采访是新闻史上激烈的竞争所催生的。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发展而成的特定时代产物,绝非当代记者的新发明。我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考证谁做了最早的隐性采访,而是把握隐性采访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一  西方隐性采访历史    
    擅长从事调查型报道的英国记者W。T。斯蒂德以他的“暗访式采访和煸情式写作风格”至今被新闻记者所膜拜。斯蒂德的独家报道--《现代巴比伦的处女贡品》以“买了一个女孩写故事”的采访方式,开创隐性采访手段运用于调查型报道之先河。    
    十九世纪末,英国的一些商人专事贩卖本国年轻女孩,把她们送到布鲁塞尔的妓院供富人消遣。斯蒂德当时是《派尔…麦尔公报》的主编,他以暗访的方式参与其中,开展了详细的调查。他在伦敦东区买了一个女孩,于1885年7月6日发表了《强暴处女:我们委托的秘密调查报告》,文章内容包括他的亲身调查所见。因为买女孩,斯蒂德被捕了,他受到审讯并入狱。《派尔…麦尔公报》将调查报道在数星期内连载,报纸因而炒作到了定价的二百倍。由于这一报道的巨大影响,最终推动了禁止儿童卖淫运动的成功。2000年,英国新闻教育工作者雨果·德·伯格在其著作中说:“在斯蒂德之前,这类材料不会出现在英国有声望的报纸上。从斯蒂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世纪前的报纸是如何迎合人们的性与暴力口味的。他之所以赢得关注,不仅靠色情,还有曝光。”      
    在美国,隐性采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内利·布莱(真名为伊丽莎白。科克伦)假扮精神病人住进布莱克韦尔岛精神病院,调查病人受到的虐待情况,就此写了三篇报道,以《疯人院的十天》为题,发表在《纽约世界报》上。四十年后,1933年,现已停业的《芝加哥时报》记者赛拉斯。本特模仿内利·布莱,同样深入疯人院进行了报道。本特的报道题为《疯人院的七天》。他承认自己的报道使《时报》增加了可观的读者数量,“但是并未使该疯人院发生什么变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隐性采访报道在美国报界的全盛时期,当时大部分城市至少有两家以上的报社,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它们为了生存而进行残酷而剧烈的竞争。    
    我国著名记者徐铸成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经说,他二十年代末进入《大公报》不久,报社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胡政之给他讲过一个故事,是说日本《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竞争激烈:日本明治年间有一位维新元老病重,为报道逝世消息,《每日新闻》的记者日夜守候在首相家的客厅里,《朝日新闻》记者则买通了下女,钻进首相寝室地板下的储藏室,凝神听着上面的动静。最后他听到有人说:“去请长老来吧”,知道病人已逝,立即跑出去,抢先报道了这一消息。《朝日新闻》为此出了号外,轰动一时。这也应是一个早期的隐性采访的案例。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闻界,隐性采访的确曾经有过一个非常辉煌的黄金时代。著名的普利策奖曾四度颁给隐性采访报道的记者。与之同时,新闻界业内业外的人士为新闻媒介使用隐性报道是否正确也起码争论了三十年。    
    正如前文所述,美国的隐性采访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报界的隐性采访依然富有活力,成绩卓著。1971年,《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威廉·琼斯为了撰写一篇有关警察和急救公司相互勾结的报道,应聘当了一名救护车司机,他据此写成的报道获得普利策奖;《论坛报》也因隐性采访报道而获过两次普利策奖:1973年,该报记者假扮成审理选区选举案件的法官揭露选举中的欺骗行为;1976年,该报记者假装在医院工作,收集病人的不正当行为的证明。另外,以扮成病人而进行的“疯人院报道”被多次翻版。1974年,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假扮病人,揭露违反医疗补助制度的医生……    
    在许多类似的记载中,美国记者利用类似的“欺骗”手段采集新闻信息,已司空见惯。“为达目的,他们常常冒充警察、医生、甚至是政府官员,以吓唬、蒙哄对方。” 在英国,隐性采访也是层出不穷。1976年1月,《世界新闻报》刊登了《怪物和可悲的少女》一文,文中说,四十四岁的提利是个表演“活春宫”的男人,和他一起表演的是个美丽而可悲的十七岁少女丝薇芙特。该报记者假扮外国某俱乐部的主人,受邀观看他们的表演。提利事后控诉该报记者违反英国报纸道德标准,而英国新闻评议会的裁定认为:对记者使用欺诈采访感到遗憾,但用一些诡计进行调查式新闻采访是合法的,这种方式曾经不止一次为公共利益的目的服务,在该案例中,本会不认为记者的作为太过分。     
    有学者认为,“水门事件”是美国新闻采访方式改变观念的起点。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普利策奖拒绝颁给隐性采访报道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如黛安娜王妃之死——更加速了业界对于隐性采访持保留态度。尽管如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大部分报纸编辑都对欺骗和谎报家们持轻蔑的态度。但是,隐藏的摄像机和虚构的身份却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手段。”     
    二  我国的隐性采访历史    
    前文中提到,1994年中央电视台的无极阿胶打假开创了新中国隐性采访先河。在解放前的更早一段中国新闻史册上,隐性采访也有一些早期经典记录,其中大多是名记者所为。    
    我国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当中,就已经提到了“隐显”问题。书中写道:“个人朋友资格之隐显”,“又外交记者显示其资格与否,当视情形不同而临机决定。有若干人不喜欢言者披露于报纸,亦有若干人唯恐报纸不采其所言,苟误用则两失之矣。故探索新闻,问及附近之知其事者,有时直告以我乃某报社社员,有时又只能作为私人询问,而勿令知我为新闻记者。凡此亦临机应变之一端,求达探索新闻之目的而已。”其中“资格”即记者之身份,“隐显”则指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邵氏认为,这两种采访方式的取舍,是以顺利采集获取新闻为标准的。    
    在新闻实践方面,1922年6月22日,法国公使照会中国外交部,提出所谓“金佛郎”案,要求庚子赔款部分改用金元计算,中国因此需多支付八千万元。北洋政府内阁开会讨论此案,严禁记者列席旁听。邵飘萍不甘心,守候在会场门侧,法国公使进入会场时,他即尾随而入,门卫以为他是公使随从未加阻拦。第三天,内阁关于“金佛郎”案的讨论便见诸于邵飘萍主办的《京报》。邵氏有许多类似的采访案例,如雇用侍从窃听获取新闻等。     
    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于奉《大公报》社之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内蒙额济纳旗,刺探日军入侵内蒙的动向。范长江的行动受到很多密探的监视和跟踪,他克服重重困难,访问了当地的国王、官员、汉商,调查了额济纳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状况,最终写成长篇通讯《忆内蒙》,发表在1937年的《国闻周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记者隐性采访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后,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舆论监督随之兴起,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被重新引入新闻界,并且随着新闻竞争的升级而被普遍地使用。    
    


第一部分第3节 隐性采访的历史和使用现状(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