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30-鲁迅其人:全面解读鲁迅-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思想情绪。然而客观事实如此,我们毋庸为贤者讳。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痛苦原是生命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东西”;“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当他在酣睡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如果人因为愿望的一时满足而不再追求,那末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这时,人的存在和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不可忍受的重负”。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野草》和《两地书》里多处谈过一些与叔本华类似的看法,如他给许广平的信上说:“我想,苦痛总是与人生联带,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熟睡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因为这是从自己发生的,不大有药可救”。《鲁迅全集》第11卷;第15页。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总之,鲁迅作品里谈论与描述人生痛苦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他尤其看重人生过程中精神上的痛苦,对于灵魂的拷问。    
    更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关于“死亡”的见解与叔本华也不无相似之处。    
    叔本华说:“若人生纯粹是欢乐美好的话,当想到‘死亡’时,又是何种滋味?恐怕也将无法忍受吧!话虽如此,以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点,也有好的一面,在苦恼的人生中,由于有死亡,可以得到一点慰藉。”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    
    鲁迅在《朝花夕拾·无常》里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27页。    
    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也说:“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而‘死’是必然的事,虽曰‘尽头’也不足悲哀。”《鲁迅全集》第11卷;第79页。他在晚年还深有意味地指出:“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    
    综观鲁迅全部作品,描写“死亡”或与“死”有关的占着很大的比重。    
    这当然不是出于偶然,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对着“死亡”,因为旧中国到处都是“死地”,新旧军阀们“杀人如草不闻声”。鲁迅目睹耳闻许多革命青年惨遭杀害感到极大的悲痛,再加上自身生活中经常遭受打击陷害,“六面碰壁”;几乎感不到一点生趣,有时希望“从速将生命消磨掉”。有时“常常想到自杀,也想杀人”,因此许广平曾说他“本抱厌世”。    
    但是,鲁迅“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他对自己的生命“漠然视之”,但对别人,尤其是对幼者、弱者、革命者的生命却十分珍视,对他们的不幸死亡感到极其悲愤。他不断地谈论死亡,恰恰反衬着他对生命的重视与热爱。正如李长之所说:“人得要生存,这是他的基本观念,因为这,他才不能忘怀于人们的‘死’。”李长之:《鲁迅批判》;第4页。    
    但是,李长之断言鲁迅具有一种“进化论的,生物学的,人得要生存的人生观”,却是一种误解。因为鲁迅并非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爱惜人的生命,他不仅强调人应当有生存的权利,而且主张:“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一切的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鲁迅全集》第5卷;第391页。他在许多文章里一再表示反对“苟活”,苟活者失去人的尊严,其“可羞甚于殒亡”。    
    正因为反对“苟活”,鲁迅对许广平说:“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鲁迅全集》第11卷;第79页。这里充分反映着鲁迅人生哲学的独特性,也可以说明他并非把“生存”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为什么“同我有关的”死了,我就安心呢?因为他(她)们活着无非有两个前途:一是向旧社会乞求、苟活,甚至同流合污(如《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另一种可能是遭到黑暗势力的践踏侮辱,经受更多的苦痛折磨(如祥林嫂、子君等等)。因此鲁迅宁愿看到他(她)们“一死了之”,或者可以保持自己的纯洁、“留得清白在人间”,或者可以从此结束苦难,得到永远的解脱,再也不必忍受非人的痛苦。所以说,他们“死了,我就安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鲁迅对人生的评价是相当暗淡的,正所谓“悲凉之雾,被于华林”,他常把人间比作地狱,“只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有”。这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也有相似之处。后者曾说:“空虚,实是时间之流中惟一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看起来即是地狱,比之但丁描写的地狱,有过之而无不及。”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    
    也许人们不免要问:既然鲁迅对人生如此悲观,他为什么没有像叔本华那样否定生命的意义,走向虚无主义呢?    
    这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鲁迅前期世界观具有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影响,并没有接受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意志论思想体系。他作为一个严峻的现实主义者,清醒地认识到“人间苦”的根源并不在于所谓“世界意志”,而是由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家族制度所造成的。    
    其次,鲁迅虽深感社会黑暗与人生痛苦,但他没有接受叔本华的宿命论,后者认为“人生没有任何真正的价值”,只有通过“禁欲”,否定意志,否定生命,达到所谓虚无与极乐世界。与此相反,鲁迅强调“人间苦”可以设法减轻,可以通过呐喊,引起疗救的注意,至少也可以同黑暗捣乱,使反动势力不得长治久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鲁迅认识到自己的作品和思想“太黑暗”,他又怀疑它是否“真确”,他尤其不愿让自己的“黑暗”思想影响青年。这方面的矛盾,许广平当时已经有所认识,她在1925年3月25日写给鲁迅的信上说:“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这种精神,学生是应当效法的。”《鲁迅全集》第11卷;第23页。    
    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贯串于《野草》之中的“过客”精神,如鲁迅自己所说:“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鲁迅全集》第11卷;第442页。。我们如能理解这种精神,便可以掌握鲁迅前期人生哲学的真谛。    
    “绝望”;这是鲁迅在当时特定环境中对人生对社会的悲观认识。    
    “偏要走”,“反抗绝望”,“同黑暗捣乱”;这是鲁迅顽强、坚韧的人生追求与人生态度。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鲁迅对人生的评价未免过于悲观,但这是旧社会黑暗现实在他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他个人痛苦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更显出鲁迅人格的伟大。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与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种对立挣扎出来,仍然坚持自己的性格,就愈能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与坚强。    
    我们实事求是地指出鲁迅前期曾经有过悲观、绝望、阴暗、虚无的思想情绪,不仅没有贬低他,而且恰恰充分证实和肯定他的深厚、坚强、伟大。因为他当时一面要同外界的黑暗势力进行绝望的抗战,一方面又要反抗自己内心的绝望情绪,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悲壮与勇猛?无怪有人说:鲁迅的悲观主义比陈独秀、胡适的乐观主义更富于韧性与生命力。    
    总的来看,鲁迅的人生哲学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实质,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达就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1925年5月31日他写给许广平的信是了解鲁迅人生哲学的重要材料,信中写道:    
    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所以我忽而爱人,忽而憎人;做事的时候,有时确为别人,有时却为自己玩玩,有时则竟因为希望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鲁迅全集》第11卷;第79页。


《鲁迅其人》第三部分论鲁迅的人生哲学(2)

    鲁迅所说的“爱人”,“为别人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