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地处西北,早期的秦军属于只能在地面上折腾的旱鸭子,但随着秦国吞吃别国的地盘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接近一些靠江河的地儿,所以秦国便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号称“楼船之士”,他们在后来荡平南方的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秦军的情况咱就简单侃到这儿,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还不过瘾的话那就奔西安亲身领略一下世界奇迹兵马俑的无敌风采吧。下面咱就来看看这支“虎狼之师”在嬴政的统帅下是如何“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国的。 

日期:2009…09…12 13:08:17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三)秦帝国BOSS篇 
  (17)首都市长打赢“韩战” 
  话说嬴政和前面咱介绍的两位帝国大BOSS波斯的居鲁士大帝以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有些不同,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不假,但他从未像居鲁士和亚历山大那样御驾亲征甚至亲自紧握武器与敌人玩命(两年前俺看过一部老外制作的关于秦始皇的纪录片,里面的秦始皇亲自上阵砍人……实在暴汗)。也许是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君王依然发挥猛男风格冲锋陷阵者并不多,所以嬴政在战争中的任务只是待在咸阳王宫里遥控指挥他的庞大军队,战略上亲自决策,战术上让将领们自由发挥,您看这多像20世纪现代战争军事统帅的指挥风格啊,要么说中国人的军事思想先进呢。 

  六个敌手,先拿谁开刀呢? 
  嬴政的“长目”在地图上扫射一圈后,决定首先收拾首都在今天河南新郑的韩国,而秦国第一谋臣李斯也认定韩国极度虚弱,不灭它灭谁?! 
  其实这韩国军队在战国七雄中也算一劲旅,被誉为“披坚甲,砋劲弩,带利剑,以一当百。”看到没?人家韩国军队也有弩这种牛叉兵器,而且还是“劲弩”。按说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军队应该成为秦军的难缠对手才是,但从史料记载来看,嬴政灭掉韩国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这究竟为何呢? 
  话说这韩国军队装备强大士卒勇猛,但这个国家一直没啥出色的军事人才(纵观战国风云名将,秦有白起王翦王贲、赵有廉颇李牧赵奢、燕有乐毅、齐有孙膑田单、魏有吴起、楚有项燕,而韩国的“名将”一栏几乎空白),加之总体国力太弱,地理位置也惨(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片儿,被一群强邻包围,无险可守,极易受攻击),所以这可怜孩子自从公元前403年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像秦齐楚魏燕赵那样雄起过。 

  秦昭襄王时代,韩国数次遭到秦国悍将白起的蹂躏,军队越打越衰,国土越打越小,到了嬴政要拿它开刀的时候,它只剩下洛阳到南阳的一小片地盘了。 
  为了保全自己,韩国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经典的好主意——派出“水利家间谍”郑国忽悠秦王开凿水渠以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然而事与愿违,“郑国渠”搞定后不仅没有损害秦国的国力反而大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变得越发富强了。 
  可怜的韩王安(前239—前230年在位)无奈之极,只能在嬴政面前低三下四装孙子又割地又称臣,还把嬴政向他索要的法学人才韩非公子送给了嬴政(结果可怜的韩非还被师兄弟李斯给搞死了)。但即便如此,韩王安依然阻挡不了嬴政气势汹汹的灭韩步伐。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出一支军队很轻松地就打进了韩国都城新郑,吞掉了韩国的全部领土,韩王安成了嬴政统一战争中的第一个高级俘虏,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最早谢幕了。 

  说来这韩国真是够衰的,如果它是被白起王翦这类名将灭了好歹也算风光,可是灭掉它的秦军统帅是一个在战国名将排行榜中根本排不上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腾(不知姓啥),职务是内史,也就是秦国首都咸阳的行政长官。除了迅速打赢“韩战”这一“壮举”外,这位“首都市长”在史册中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光辉的军事业绩。不过内史腾的行政本领挺强,除了治理过咸阳外,还治理过南阳(今属河南)和南郡(今属湖北)。无论在首都还是在地方,他都有不错的政绩,堪称一位大秦人民的好干部。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第18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第18节 
作者: 小学生阿萌 
         
  就在嬴政为轻松搞定韩国而欣喜的时候,一个狂热爱国的韩国公子暗自发誓要弄死这个“侵略者”。嬴政当时打死也想不到,12年后,这个韩国公子会向他巡游的座驾飞出复仇的铁锤(遗憾刺杀未遂),并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辅佐了一个本事了得的流氓建立了一个替代大秦的新帝国。 
  这个韩国公子的名字叫张良…… 
  继韩国之后被嬴政收拾的国家是首都在今天河北邯郸的赵国。 
  这赵国实力可非韩国可比,自赵武灵王(前326—前298年在位)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牛人名将辈出,堪称战国中期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 
  不过自从长平之战被疯狂的白起弄死四十余万兵力后,赵国实力大损,辉煌不再。更要命的是,嬴政进攻赵国时,赵国的领导人赵王迁(前235—前228年在位)是个昏庸无能擅长败家的主,他的脑残行为直接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日期:2009…09…13 10:16:20 

  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三)秦帝国BOSS篇 
  (18)同是歌妓的儿子…… 
  这个败家孩子赵王迁他妈早年的职业是邯郸歌妓,而一些史料记载嬴政他妈赵姬也曾经是邯郸歌妓(也有版本说是富家女),所以说这俩国君的老娘曾经是同行,这不得不令人感慨——同样是歌妓的儿子,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公元前234年,有本事的歌妓之子秦王政对没本事的歌妓之子赵王迁下手了。嬴政派出大将桓齮率军攻赵,秦军一路猛进狂击,平阳(河北磁县附近)一战灭赵军十万,斩赵将扈辄!第二年桓齮携初胜之威攻占宜安(河北石家庄东南),对邯郸形成包围之势! 

  此时的赵国虽然领导无能军队虚弱,但还有一张王牌,即军事奇才李牧(?—前229年)。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即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之一,此君深通韬略,用兵奇绝,曾在边境指挥赵军大破十余万匈奴骑兵,威震北疆,被誉为“边防良将”。 
  在秦军大兵压境之下,尚未彻底脑残的赵王迁赶紧把李牧搬出来救火。李牧迅速率领他的边防军主力南下,在宜安与秦军对峙。 
  两军剑拔弩张,双方统帅都在各自的大脑里谋划出了破敌之策。 
  李牧的想法是:搬出曾在边境对付匈奴的那套——坚壁固守,死不出战,待到秦军疲软时再伺机反攻。 
  桓齮的想法是:抄袭前辈牛人白起的长平之战——分兵袭击宜安附近的肥下,把赵军引诱出来灭之。 
  您瞧,这两位统帅事先都想得很美,然而桓齮最终还是棋差一招。 

  他确实是按照计划去攻击肥下了,多日坚守不出的李牧也确实被“引诱”出来了,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李牧出来的任务是踹他的老窝——秦军虚弱的大营! 
  当桓齮得知老窝被踹后慌忙从肥下撤军回救,结果被李牧指挥的赵军包抄了,斗志昂扬的赵军把惊慌失措的秦军一阵好打,十余万秦军被灭,倒霉的桓齮好不容易杀出重围,逃往燕国。 
  宜安之战,是战国后期秦军遭遇的最大重创,也是嬴政统一之战中遭遇的严重挫折。您瞧,这一旦秦军司令官指挥不力,秦弩再生猛照样没用,秦兵再悍勇照样被扁。这道理和如今影视剧的成败极其相似——只要导演和编剧够烂,再好的道具再好的演员也拍不出吸引观众的精品之作! 
  所以说,决定战争战役(尤其是冷兵器时代)胜败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勇气,还是在于统帅的谋略。李牧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可谓超凡绝伦,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智破强敌,不愧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超级名将!而李牧在这次战役的表现可谓超凡绝伦,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智破强敌,不愧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超级名将! 
  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