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春良嘿嘿一笑,“咱们是做生意的,不管是北面的还是南面的,总要牵扯上一些关系的,我就不信一官你这里没有和北面联络的渠道!”

    郑芝龙一时间有些沉默。

    郑春良看着有戏,连忙趁热打铁,“一官,还有些事情我要讲在当面,当年你杀了郑联,又占据了厦门,高浦郑氏可是始终没忘了这段深仇大恨,郑彩那小子最近的举动你也知道,可是,他手下的动作,恐怕你就没那么清楚了!”

    郑芝龙猛然间抬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哼哼,郑彩此人其志非小,他身后的高浦郑氏更是野心勃勃,这么多年始终被咱们压了一头,如何能善罢甘休。据我所知,郑彩已经和北面联络……!”

    “什么!”郑芝龙霍然站起身,“此事可当真?”

    郑春良惬意的坐回到座位上,“听我说完,他和北面联络可不止一家……!”

    听了这句话,郑芝龙不禁心惊肉跳,“难不成他还和朱平安有些瓜葛?”

    郑春良双手一摊,“我只知道他们之间有私下来往,但具体聊些什么,我却上哪里去知晓!”

    此事的郑芝龙再也沉不住气了,从山东崛起之后,郑芝龙便在朱平安的手中吃过数次大亏。如今更是因为议立储君的事情势成水火,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更何况此次更是将朱平安的父亲和兄弟劫持到了福建,这仇恨已然是无法化解了。清军入闽,他郑芝龙还有一线生机,可要是让朱平安占了上风,那他郑芝龙可就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郑春良继续说道:“北面的来人如今就在闽安,见或不见,你给个痛快话。最后我再奉劝你一句,北面来人可是说了,大清对于明军降将可是优抚有加,看看吴三桂等人,你便知道大清的诚意究竟有几何。一旦你下定决心归顺大清,那一个八闽之王是绝对跑不掉的,我石井郑氏一族,将永镇福建,一应海贸,清廷绝不插手!你觉得,这个条件如何呢?”(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何为王 何为寇

    三月中的福建,已经有了一丝炎热的意味,吴三桂军中的关宁军和大批的北方士卒对于这种湿热的天气极不适应,已经有不少人因此而感染了病痛,非战斗因素的减员每日里都在增加,其中的八旗军官更是叫苦不迭。

    三月十八的时候,派去闵安的人终于回转,也给吴三桂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郑芝龙终于表露出要归顺大清的意思了。

    劝降郑芝龙这还是张存仁的主意。来吴三桂军中之前,张存仁已经回返过京师,并且在洪承畴的攻略四川的大军中呆过一段时日。对于关外所发生的变故他一清二楚,现在朱平安麾下的卢象升和杨廷麟也已经在河北和河南发动了进攻。清军迫切需要尽快的结束南方的战事,让绿营主力返回北方增援。

    张存仁在洪承畴的军中待了半月之久,对于南直隶的战事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张存仁是死心塌地依附于大清的辽东土著汉官,洪承畴则早已臭名远扬,大明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两个人都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是跟随大清一条道走到黑。

    南京不打不行,博洛又偏偏遇到了一块硬骨头,阎应元、李岩和史可法将南京守护的如同铁桶一般,清军不仅没有速战速决,反倒是被崩掉了好几颗利齿,这让张存仁和洪承畴对于眼前的战事忧心不已。太后大玉儿和顺治皇帝弄出来的绿营如今越发做大,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博洛这个莽夫竟然还让吴三桂领军直入福建,简直是愚蠢透顶。

    没办法,为了更好的控制住吴三桂这支有生力量。张存仁只得在和洪承畴计议已定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往福建。好不容易赶到吴三桂军中,张存仁却是一下子病倒了,毕竟上了年纪,福建的天气又实在是让张存仁这个辽东人倍感不适,虽然不至于要了老命,但张存仁却是一连在病榻上缠绵了十天左右。

    饶是如此。张存仁却是还是强撑着病体来见吴三桂,并献上招降郑芝龙的计策。不得不说,张存仁的眼光确实有独到之处。对于郑芝龙的处境和心态分析的极是准确,就连方光琛也是钦佩不已。

    透过郑春良,张存仁和郑芝龙挂上了钩,对于郑芝龙提出的要求也是一口答应下来。还竟然直接取出了一份加盖了皇帝玉玺的密旨给郑芝龙和郑春良的使者看。这份密旨上。便是确定了要加封郑芝龙为镇南王的旨意,赐以丹书铁劵,郑芝龙一脉将世世代代镇守福建,为清廷驻守南方海疆,福建水陆兵权全权归属于镇南王府,对于地方官,镇南王府也有举荐之权,五年之内福建一应税赋受辱全归镇南王府所有。清廷皇室也将与郑芝龙的子侄联姻,结为秦晋之好。

    听张存仁宣读完了密旨。郑芝龙的使者喜上眉梢,吴三桂和方光琛却是暗暗心惊,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清廷此次为了招抚郑芝龙,下的本钱不可谓不大,可以说,在清廷分封藩王,尤其是汉人藩王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郑芝龙一旦确定归顺,他在清廷中的地位将远超其他王爷,包括吴三桂在内。

    但这些却还在其次,要是郑芝龙归顺清廷,并坐上镇南王的位置,那对于吴三桂来说,这一趟福建之行可就是白跑一趟了。郑家水军冠绝天下,陆师也还有十万之众,清廷是多了一大臂助,可吴三桂却是要平白被人抢了风头,被分走一大块利益。

    张存仁和郑芝龙的使者言谈甚欢,但吴三桂却是怎样也高兴不起来,但脸上还不能表现出来,于是耐着性子等张存仁和郑芝龙的使者计议已定,这才站起身来告辞。

    “王爷!”出了门一上马车,方光琛便迫不及待的说道:“张存仁这是为了压制王爷啊,咱们万万不能让郑芝龙坐上镇南王的位置啊!”

    吴三桂的面容铁青,两只手掌攥成拳头,“本王何尝不明白,但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法子,大不了,过几日本王就向那张存仁建议,直接入江西,或者去广东,还有云贵,天下之大,本王何处不可以去得。明清两家现在谁还有心思顾及这些地方,等到天下大事尘埃落定之时,本王羽翼已丰,至少搏一个列土封疆的诸侯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光琛叹息一声,“王爷这说的便是气话了。且不说将来天下大势会演变成何种情势,单说眼下,张存仁是急着想要调动兵马尽快北返,如何会答应王爷继续南下或者西进的请求呢?”

    吴三桂一听顿时大怒,“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非要让本王忍气吞声的任人羞辱吗?”

    方光琛一笑,连忙扶住吴三桂,“王爷息怒,如今看来,清廷也是狗急跳墙了,关外已失,根基不在,北方战事又晦暗不明,学生确实对其已经失去了信心。”

    “你想让本王反清?”吴三桂一惊,“山海关不战而降,本王已经失尽了大明人心,现在再叛出大清,将来怎么会有立足之地,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

    方光琛顿时笑了起来,“王爷何出此言?王爷难道忘了,当日里大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打的可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一时之间,各地明军纷纷响应,不少人投奔至麾下。王爷大可以说,您在到达京师之后,全力向流寇发动进攻,此时却发现清军狼子野心,入关之后,再无退出的打算,竟然窃据神器,图谋大明的疆土。清军势大,王爷不得不暂时忍辱负重,接纳忠义之士,以图重振大明!”

    “将来有一日,大明再度复起之日,王爷引大军响应,就算是朱聿键、朱平安父子也要对王爷另眼相看,这是因为王爷麾下有兵,如今这世道,不过是事在人为而已,那区区的名声,只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成王败寇讲的不就是这层意思吗?何为王,何为寇,王爷难道还看不透吗?”

    方光琛的话让吴三桂连连点头,心里郁积的烦闷也消退了不少,“那眼下咱们该如何谋划呢?”

    对于吴三桂的倚重,方光琛的心里不禁颇为自得,当即便在吴三桂的耳边轻轻说道:“如何谋划不要紧,关键是郑芝龙此人决不能留,他麾下的水陆大军,王爷一定要掌控在手中!”

    吴三桂深以为然,但他的心中却还是有着一丝顾虑。这种顾虑来自于在战场上对于危险的一种警觉。“可你别忘了,咱们的对手可是不止郑芝龙和张存仁,还有最危险的一个!”

    “哪一个?”方光琛很是疑惑。

    “朱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