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1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姨娘最听贾政的话,闻言后果真便决定离开……

    用帕子擦干眼泪后,围上披风。

    除了贾母、薛姨妈并贾政和贾宝玉四人外,其她所有人,再加上一屋子的婆子婢女,轰轰隆隆的一大群人,陪着赵姨娘过了正堂,又出了穿堂,一直送到游廊的尽头,目送她被人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上了马车。

    虽然只有短短几步路,却由几个婆子护打着伞,前后左右并上面,都用伞遮的结结实实的,别说雨,就连风都透不进一丝。

    一伙人目送着几个健妇将马车拉出二门后,方才转身折返。

    却不知多少人在心里唏嘘……

    都说这世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前者好说,远的不说,只看屋里流泪的那位主儿,若非出身在王夫人这正室太太肚子里,也享不得这些年的富贵。

    而母以子贵,就非赵姨娘莫属了。

    李纨这些人对赵姨娘当年的情况还记忆犹新。

    虽说公中每月都会发放月例银子并胭脂水粉钱,每一季度还会发放衣裳面料,其她人都安于衣食无忧之境,唯独赵姨娘,好似八辈子没摸过银子般,什么都想多占些。

    哪怕只多占了一针一线,她也会暗自得意好久。

    若是少了一分,则会记挂好久。

    并以之为由,常在太太老爷跟前卖弄说嘴,让的大家好不尴尬。

    虽然都觉得厌恶,可是也没人同她真计较。

    因为大家“体谅”她穷酸奴几出身,命贱,本该如此穷酸。

    曾经,贾府的贵人们,甚至是一些出身“高”的仆妇们,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赵姨娘厌恶不喜有之,俯视怜悯也有之……

    可是,这才不到十年的光阴啊,再看看现在……

    赵姨娘行动处,竟让大半个贾府的主子都要送过穿堂。

    还有那薛姨妈,虽然没有送出门,也只是因为身份使然,不好做的太过。

    然而也一样在赵姨娘出门时起了身。

    母以子贵,莫过如是。

    出门相送的人中,心思最深的,就是李纨和娄氏。

    两人都是春华正茂之际少寡,因家门门风及自幼受《女戒》、《烈女传》等思想的熏陶,两人都未选择再嫁,只守着各自的孤子过活。

    这一辈子,所指望的,无非就是有朝一日,儿子能有出息,她们能母以子贵,再穿一回凤冠霞帔,大诰衣裳,受人尊敬……

    她们不敢奢望能有赵姨娘今日的气派,只要有十成之一,就够她们受用的了……

    等她们再折返回耳房时,却被引入了三间耳房的另一间,薛姨妈已经在此了。

    早先因为公孙羽被请进宫的缘故,贾环从宫里带回了两个太医常驻,这会儿子派上了用场。

    因为太医年纪并不很大,所以家中内眷要避讳。

    不过,两间耳房中间是以镂空壁花橱相隔,因此可以听到对面的声音。

    “贵府太太心中邪火太甚,日夜难寐,又受到大刺激……”

    “膳食不周,神思不属,心血燥热,消耗过度,已近灯枯……”

    “若能安下心来,静静修养,辅以参茸调理,花个三五年光阴,还能补回些元气……”

    “若是继续心结难解,怨恨不疏,怕是……过不了中秋了……”

    ……

    太医开了两个药方,并叮嘱清楚煎熬方式后,就退下了。

    薛姨妈等人又回到中间耳房,均含着眼泪。

    贾母双鬓如银,眉头紧紧蹙起。

    她见众人进来后,与薛姨妈点点头,便看向李纨,道:“珠哥儿媳妇,可查清楚了,今日何人去看过太太?”

    李纨点点头,道:“老太太,查清楚了,是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她时常去看太太……”

    “是她……就她一个人么?我不是吩咐过,不许人将外面的那些事告诉太太么?”

    贾母皱眉问道。

    李纨叹息道:“是她一个人……老太太,许是太太问的急,周瑞家的才遮掩不过。”

    贾母闻言沉默了稍许,道:“八成是这样了,她如何瞒得过太太……唉,早知如此,就不该让她常去佛庵了。如今这可怎么好……”

    薛姨妈流泪道:“老太太,太太怕是不能再在庵堂里待下去了……”

    毕竟是亲姊妹,薛姨妈看着王夫人如今这般模样,心如刀割一般,替她求情道。

    贾母闻言,眼角微微抽了抽,在众人注目下,缓缓的点了点头……

    见此,薛宝钗面色变了变,却没有说什么。

    虽然她心里还是向着贾环,可若是当真把人给逼死,贾环的名声也不好听。

    贾母又问道:“周瑞家的,同太太说了什么?”

    李纨犹豫了下,才道:“就是之前宝兄弟和表小姐的亲事,还有结亲的缘故……”

    什么缘故?不过是王夫人的王家侄女儿,被她娘李氏忽悠着,用一杯下了药的茶放翻了贾宝玉,然后把贾宝玉给强上了……

    并借此而逼婚的事。

    论起来,如果没这档子事,或者说,如果王家没有出事,王夫人未必就会拒绝这桩亲事。

    王家女嫁入贾家,已经有两人了,再进门一人,也不算大事。

    不过那时候,王家正兴,李氏却从未提过,要将女儿嫁入贾家的事……

    可是,她那嫂子李氏,如今却用这种下作手段来诱骗她的命根子,王夫人怎么可能会同意这样的亲事?

    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王子腾是她的亲兄长,李氏是她的亲兄嫂,这样的至亲,竟会害她的儿子……

    贾母虽未亲眼目睹,可活了一辈子,王夫人听闻此事后的反应,她想都能想到。

    只是……

    贾母皱紧眉头,厉声道:“那周瑞家的就没同太太说,这亲事我没同意,又给宝玉说的江南甄家的二姑娘么?”

    李纨有些畏色,道:“老太太,周瑞家的说,她还没来得及说,太太听闻宝兄弟被算计后,大叫一声,就气昏过去了……

    周瑞家的如今也唬的不行,说太太但凡有个万一,她也定是不能活的……”

    贾母闻言,冷笑了声,想骂贱婢奸猾混帐,不过又想起周瑞家的素日来的为人,确实还算是正派的,对王夫人也忠心耿耿。

    只是……

    “告诉外面的人,打她二十板子,再革她二月钱米。这周瑞家的也是家里的老人了,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都不知道,害得太太成了这般,怎能轻饶……”

    贾母吩咐完后,又对薛姨妈道:“亲家太太虽是外客,但这些年在家里住着,我从不拿姨太太当外人。

    环哥儿,也素来敬重孝顺姨太太……

    所以,家里的一应情景,姨太太大都知道。

    宝玉他娘去庵堂里礼佛的缘故,本就是为了清心静心,谁曾想,竟会到了这个地步……

    纵然姨太太不说,我也不会让她再在里面待下去了。

    原也只想让她在庵堂里礼上半载一年就出来……”

    薛姨妈闻言,感激道:“老太太真是慈心,家姊缘何去礼佛,我是知道的,当时,娘家兄嫂在其中做耗,引得姐姐走了差路,老太太没有过多见责,已是仁厚。况且这些年来,偏疼小儿媳妇的紧,这些我都知道,心里唯有感激。

    却是太太自己想左了……”

    贾母听了这番话后,脸色好看了许多。

    王夫人的娘家人在这,她却成了这幅模样,不管怎么说,贾母都有些不自在。

    好在薛姨妈极明事理,不曾指责,让贾母心里轻快了许多。本想让周瑞家的背个大黑锅,如今看来,或许不必……

    贾母又看了看犹自闭目不醒的王夫人,再叹息了声,对薛姨妈道:“太医说,再过半个时辰,太太就能醒过来了,到时,还要麻烦姨太太你这个亲姊妹,多宽慰宽慰她……

    你就同她说,不要担心宝玉。

    宝玉的亲事,说的是江南奉圣夫人的嫡亲孙女,尊贵非常。

    未来的太子妃,是她的亲妹……

    我这一辈子的家俬,日后也都留给宝玉,还替他将家里旁边那座五进的大宅子买了下来,一应花园亭轩俱全,应有尽有。

    再加上她自己的嫁妆,那些庄子铺面,只收租,宝玉几辈子都花不尽……

    她要想开点,好日子还长,何苦再为难她自己?”

    说罢,不等薛姨妈答应,贾母又对贾宝玉道:“宝玉,你同你爹都守在这,等你娘醒来,跟她多说些喜庆的事,让她欢喜,不要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