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9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单看梁笙丰身侧那位美人如此年轻貌美、身姿婀娜、面容妩媚,举手投足间皆充满了媚态与诱惑……冷晴估摸着那位美人八成是梁笙丰最近新纳的哪位宠姬……

    梁笙昊和梁笙文就不说了,他二人本就不是爱挑事的性子,今日又是年末大宴,他二人自是坐的端正肃静的。

    而梁笙丰有美人在侧,只顾着与美人**去了,到也未曾抬头朝御座的方向看。

    梁笙吾这个孩子就更显乖巧了,始终安静地坐在席案后,头微微地垂着看着他身前那张朱红色席案的案面,一副怯生生的、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的状态。

    唯独坐在御座右下首的第一张席位上的梁笙潇时不时地就会抬眼看向坐在御座右侧那张靠背上雕刻着数朵盛开牡丹的金座上的冷晴……

    若是冷晴坐在其它位置上,冷晴到还能避开梁笙潇的视线,可偏偏冷晴恰好和梁笙潇同坐在御座的右侧……这就导致冷晴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免不了和梁笙潇的视线对上,弄得冷晴既尴尬又无奈……

    因大梁礼制规定“王、大臣就殿内,文正三品、武正二品以上官就丹陛上,余就青幔下”。

    是以,丹陛上除了梁笙昊和梁笙文、梁笙潇、梁笙丰、梁笙吾五人外,还坐有

    身居文官之首正一品丞相位的成远;以及身居正一品太傅位兼任正一品太尉的固林勇;从二品御史大夫肖顺(皇贵妃肖婷之父);正三品户部尚书固林丰;正三品礼部尚书陈阳;正三品吏部尚书季云;正三品兵部尚书岳卿;正三品工部尚书张瑜温;正三品刑部尚书何道伟等人。

    另外,那些坐席布置在丹陛上的文武大臣中,除了成远的发妻早年辞世,近几年成远都是独身一人入宫赴宴之外,唯有固林勇也是独身一人坐在席案后。其余人等身边则均坐着一名家眷,或男或女、或老或少。

    当然了,丹陛上的人虽多,却远远及不上丹陛下的人数众多放眼望去,满大殿都是人,不但有官员,且人人身边都坐着一名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的家眷……

    而在冷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聚德殿内的人员情况时,坐在殿中主位的那张金色雕龙御座上的梁儒明和殿中那一干文武官员及其家眷们可没闲着

    在张玄福时不时响起的唱诺声中,梁儒明和殿中那一干文武官员及其家眷们按着大梁历年年末大宴的流程,将那套繁复的礼节又一步一步地走了一遍……

    因大梁储君新丧,早前礼部下达了大梁上下,一应公卿百姓三月内均不得喝酒吃肉、摆宴庆祝,禁歌舞丝竹、婚嫁等规矩。囿于如今还在丧期,即便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年末宫宴,宴会上依然无丝竹之音可听,无歌舞表演可赏。

    但,即便去了丝竹歌舞的环节,余下的礼节依然繁琐,殿中诸人依然好一番折腾……

    直到将这一番繁琐的礼仪过场走完之后,方有排列有序、妆容清雅、着装得体的年轻宫女双手捧着金盘银盏鱼贯进入聚德殿内。

    只见那些宫女们眉眼温顺地低垂着、脚步轻盈地穿梭于殿中的各个席位间,为席位后的官员及其家眷奉上今日宫中御膳房精心烹饪的美味佳肴。

    许是因为有梁儒明在场,之前那般喧闹吵嚷的气氛早已不复存在。虽也有人借着宴会的气氛与身旁之人交头接耳,却也仍是理智地压着声音,不敢高声喧哗。

    而今日的宴会不但没有丝竹歌舞助兴,就连桌面上摆着的白瓷细颈壶里盛着的,都是汤色清亮、香气缭绕的香茗。

    因为前两日慕子儒那一番话,今日冷晴在来时的路上还一直担心着朱梓陌的身体不宜饮酒,这会儿见宫女们呈上来的饮品均是茗茶,冷晴那颗一直悬着的心顿时就放下了。

    不单是饮品换成了茗茶,还有那些由宫女们呈上来的菜肴,亦均是清一色的素食。又因是宴席,是以,包括梁儒明的御案在内,每张席案上的菜肴都是一样的

    两道干果:花生蘸、甜杏仁儿;两道蜜饯:桂花八珍、青梅桔饼;两道冷素:蒜蓉粉丝蒸白菜、凉拌素肚丝;两甜碗:杏仁茶、糖蒸八宝饭;两道点心:芙蓉糕、蜂蜜桂花酥;六道主菜:清蒸玉兰片、蜜丝山药、茭白木耳、什锦葛仙米、头炒蕨菜、西芹腰果百合。

    遥遥看向殿外的天色,按着现代时间算,冷晴估摸着,这会儿应该差不多是下午六点的样子,这个点也的确是应该吃晚饭了。

    看着那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虽然全是素食制品,但,嗅着缠绕在鼻尖的独属于食物的香气,冷晴依然只觉得腹中饥肠辘辘、想要大快朵颐。只是……

    时不时地就被坐在她下首那张席案后的梁笙潇行注目礼……

    饶是面对一桌子香气满溢的美味佳肴,冷晴也难免有些食而无味了。

    在梁笙潇的注视中,冷晴兴致缺缺地吃了几口菜,聊以果腹后就再也吃不下了……

    既然吃不下去,索性,冷晴干脆放下了手中白玉箸,转手端起了手边的白玉杯,一边小口慢饮着杯中味道甘甜、色泽清亮的香茗,一边凝目看着殿下的众生百态。

    因寒冬腊月,天气冷冽,偏偏宴席上大家基本都是坐着不动的,为防赴宴者冷、冻伤,聚德殿地下从白天起就开始烧地龙。经过一个白日的加热,殿中的冷空气早已被烘成了热空气,整座聚德殿包括殿中角落都暖烘烘的。

    之前尚未踏进聚德殿,只是靠近聚德殿那大开的殿门,迎面就能感到一股热浪袭来。

    此时在这聚德殿中坐了一阵儿,吃了些暖食,又喝了大半壶热茶,饶是冷晴已经褪下了肩头的狐裘披风,依然被热出了一层薄汗。

    可是放眼看去,殿中众人此时兴致正酣,就连梁儒明在饮了几杯热茶、由着张玄福布了些菜食后,原先苍白的脸色此时也看着红润了不少,冷晴也就不好出声了。

    时间静静地流逝,转眼“茶”过三巡。

    在满殿的窃窃私语中,忽见殿下的文官席位上,有穿着正四品文官服饰的中年男子起身离席,双手端着斟了八分茶水的白瓷茶盏,目不斜视地朝着丹陛上走去……

    坐在殿上雕龙御座右侧的那张牡丹金座上的冷晴垂首看着殿下那个徐徐走近的中年文官,冷晴蹙眉想了想,数秒后,终于从记忆之海中找到了和那个中年文官相对应的资料

    正四品台鉴冯谨行,位居大梁言官之中,御史大夫肖顺是他的顶头上司。

    不过冷晴觉得冯谨行是有些愧对他这个名字的。谨行谨行,谨言慎行,可冯谨行的所言所行……当真是没有半点谨言慎行的样子……

    若冷晴所记不差,似乎这个冯谨行就是近来参奏她“不安于室、惑君魅上”参奏得最勤快、用词最恶毒的一名言官……

    而在冷晴确定冯谨行的身份时,冯谨行已经缓步踏上了丹陛前的最后一程台阶。

    踏上丹陛后,冯谨行又往前走了五步,就止步不前了。

    随即,在众目睽睽之中,但见冯谨行双手举杯,朝着高坐在金色雕龙御座上的梁儒明敬茶,脖颈微昂,面色严肃地高声道:“臣冯谨行,愿吾皇千秋万岁,福寿安康。”

    如此一本正经地言罢,冯谨行便收回他朝梁儒明敬茶的双手,仰头,将他手中那只白瓷茶盏里斟了八分满的香茗一饮而尽。

    坐在雕龙御座上的梁儒明见状,抬手,神色淡淡地示意张玄福给他斟了一杯清茶。

    同样的茶满八分,梁儒明举起搁在折射着淡淡金光的金案上的矮脚碧玉杯,朝站在御座下丹陛上的冯谨行示了示意,随后,梁儒明举杯,将杯中清茶饮尽。

    历来席面上的规矩上位者给下位者敬茶(敬酒),无论上位者饮下多少,下位者都必须一饮而尽。而下位者给上位者敬茶(敬酒),下位者是必须一饮而尽的,而上位者就不需要同样一饮而尽了。

    一般情况下,上位者面对下位者的敬茶(敬酒),上位者大多只用饮杯中酒水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甚少有同样一饮而尽的情况。

    而梁儒明面对冯谨行的敬茶,却是干脆地一饮而尽,这便算是给了冯谨行莫大的脸面了。

    另,放在以往,为君者回应了臣子的敬茶(敬酒)后,上丹陛敬茶(敬酒)的臣子就应该退下了的,但此番冯谨行眼看着梁儒明饮完了茶,却仍杵在丹陛上不肯退下。

    而端坐于雕龙御座上的梁儒明似料到了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一般,就见梁儒明的眉头显而易见地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