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临安城外可是有五千货真价实血战而归的天武军士卒,当朝大臣可都没有一个是傻瓜,除非把叶应武稳稳拿住,否则谁都不敢保证叶应武提兵进临安“清君侧”,会是怎样的后果,那些花拳绣腿的禁军士卒拿来蒙骗蒙骗百姓和官家还差不多,想要蒙骗他们可没有这么简单,大家谁不是心里看的一清二楚。

    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这叶应武也惹不起!

    再加上今天分明是想要插一腿的荣王赵与芮,这赵与芮可也不是平常人啊,且不说这位大宗正亲王是当今圣上的亲生爹爹,单是被赵家皇室掌控的那些力量一旦发动起来,也是可以起到猝不及防作用的。尤其是在这赵家还没有丧尽民心的时候,谁能够得到皇室的支持,谁才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且如果贾似道和叶应武斗一个你死我活,赵与芮趁虚而入的话,已经沉沦了太久的赵氏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满朝文武,谁不愿意去做一个中兴之臣?想当初秦桧、虞允文,无论生前身后评价如何,也都是真真正正位极人臣的存在!

    看着已经走入大殿的三前一后四道身影,所有官员都是忍不住心头一震,这是在逼着自己站队啊。倒是和马光祖差不多的陈宗礼一边捋着胡子,一边随意地看了一眼这些官员,信步走了进去。

    贾似道已经昂首站在了文官之首,而叶应武则是走到了武官第二的位置,只不过枢密院副使吴革可没有这个胆量让叶使君站在自己下首,急忙微微侧身,挪到了叶应武另外一侧,叶应武一笑,看了不看对面贾似道显然有些诧异的表情,毫不犹豫的向前迈了一步,和贾似道面对面。

    叶应武这分明是在告诉贾似道,看到没有,某这个位置是人家诚心诚意让给某的,不想某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权势走到这朝堂之上就占据文官之首的位置,也不看看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目光。

    不过贾似道却是整好以暇,对于这样小小的挑衅,他除了惊讶一下还不至于大惊失色,毕竟现在还不是找回场子的时候。而荣王赵与芮显然也没有打算继续刺激这两个从一见面就针锋相对、互相不对付的家伙,而是径直走到了龙椅之下,拐杖敲打着地板砖,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天下,还是赵家大宋的天下!赵与芮站在属于自己的大宗正位置上,微微眯眼,看也不看阶下明争暗斗的官员。而自有内侍快步为他搬来椅子,往大处说,这位是大宗正,是大宋皇室的一把手,就连皇帝陛下也得听从他的管教;往小处说,这可是官家的亲爹,实打实的“太上皇”。

    无论是凭借那个,赵与芮都有资格坐在龙椅的下方。

    “陛下到!”站在屏风一侧的内侍高声喊道。

    原本还在看着前面几道身影窃窃私语的百官,顿时宁静下来,同时把目光看向自己手里的笏板,一副思考有什么大事要向皇帝陛下禀报的虔诚样子。倒是叶应武还是第一次拿着笏板穿着如此庄重上朝,所以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

    前面传来脚步声,官家赵禥已经缓步走到龙椅侧,见到自家爹爹的身影,也是微微一怔,竟然有些胆怯的先行缩了缩“龙体”,这才轻手轻脚的坐到龙椅上。

    紧接着文官之首的贾似道和武官之首的叶应武同时带着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向着赵禥一躬身:“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赵禥旋即站起来,双手平举,衣袖飘飞,这样看上去还是有那么几分皇者气度的,毕竟这一身龙袍也不是白披上去的,不过饶是如此也难以掩饰他脸色的惨白和那两个分外夺目的黑眼圈。

    众大臣平身之后,叶应武瞄了一眼微微低头的文武百官,旋即明白难怪这帮家伙都是低着头,估计也是害怕抬头就想笑吧。

    虽说是这样,不过当亲身经历这一刻的时候,叶应武心中还是感慨万千,这是从汉唐承袭下来的华夏遗风,这是还属于汉民族、通行着汉文化的土壤和山河。直直的站在这大殿之上,叶应武难以想象那些恭恭敬敬向着皇帝下跪磕头的满清官员,会是怎样的憋屈以至于麻木。

    这片江山,这个王朝,尚未被奴化,哪怕是支离破碎,却依旧是华夏衣冠流传、汉唐雄风吹拂的国度!

    没有跪拜,没有扣头,没有辫子,也没有那来自草原的膻腥味道。

    “诸卿有本上奏,无事退朝!”站在赵禥身边的内侍太监高声喊道。

    贾似道却是微微闭眼,一副“世界很和平,没啥好上奏”的架势,按理说这次大朝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大宋在襄阳战后对北面的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新的一年当中的经济、文化发展方案,并且将大臣的奏章以及当朝提出的意见交付政事堂、枢密院商量讨论,并最后与官家一并做出决断。

    可是现在贾似道一言不发,他的亲信党羽们也都是嘴巴紧闭,这个时候哪怕是有千言万语,也要和自家贾相公保持一致。至于那些中间派官员,更是早就经验丰富,贾似道不开口,他们可不会没事找事。

    一道道目光全都从贾似道身上转移到了叶应武这里。叶应武一怔,旋即感到好笑,这个贾相公还真是有点儿意思,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对付他。实际上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大朝会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不过就是官家从床榻上爬起来和大家见个面。

    毕竟政事想来直接送到贾似道葛岭宅院,翁应龙带着贾似道的亲信们批过之后送回城里盖章;至于军事,现在大宋襄阳主战场和川蜀、两淮战场分明就是各自为政,无论是高达的潼川府路安抚使,还是李庭芝的淮西安抚使,而或者是叶应武的沿江制置大使,都是把当地军政、民事一把抓,甚至就连粮饷都是通过就近取材,和蒙古怎么打更是从来没有请示朝廷这一说,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类似于唐末藩镇割据。

    只不过因为现在国难当头,北方蒙古实力强大,大家对于大宋只能忠心耿耿,只要是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搞分裂和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这一次的大朝会却是有些不同,主要还是要讨论大宋军事方面问题,而在场的吴革这个枢密院副使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另外两个战场的主帅高达和李庭芝都没有在场,所以说的更细致和直白一些,这个朝会就是让叶应武来变着法子讨好处的。

    贾似道分明是做好了不开口的打算,而如果叶应武也不开口的话,那么就等于自己放弃了给天武军继续争取些什么的机会,这样难免会导致朝野官员对他失去信心,一个不知道给自己团体争取更多更大利益的统帅,也不值得大家追随。

    话又说回来,如果叶应武先开口的话,就等于把自己心中的条件给公布了,那些已经不知道准备了多久的贾似道一党亲信官员肯定会如同浪潮一样攻击叶应武提出条件当中的漏洞,到时候“穷兵黩武”、“目无官家”这些大帽子一顶一顶的扣下来,就算是堂堂叶使君也真的招架不住。

    轻轻吸了一口气,叶应武抬头看向贾似道,这一次算你狠,两相比较取其轻,你不开口老子也不开口,天武军之前拿的好处就已经不少了,某还真没有打算多拿到什么,还不如早早回家守着老婆热炕头呢!

    额,虽然南方没有热炕头,不过老婆还是有的。

    昨天晚上和赵云舒谈了那么久,叶应武本来就已经疲惫,又没有睡够,所以此时困意泛上心头,只能强忍着不打哈欠。要是能够早早回家,也不失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主要的是某叶应武的名声可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放弃就迎风臭十里,等着让某重用的年轻才俊可多了去了。

    下定决心,叶应武索性也微微眯眼,一副随你便的表情。贾似道嘴角边掠过一丝笑容,没有开口,倒是那些准备充分的贾似道亲信们颇为失望,自己盼着这一天可是已经很久了,尤其是昨天叶应武在和宁门下逞尽威风,更是让他们嫉妒和愤恨,就憋着一口气准备今天好好反驳叶应武。

    可惜现在这个样子,估计他们的期望都要落空了。

    整个大殿中贾似道默然不语、叶应武闭目养神,一群贾似道的亲信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儿了,要说最高兴的恐怕就是坐在龙椅上的赵禥了。往常这种大朝会少说也要持续一个时辰,官员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争吵,虽然这些事情颇为有趣,但是毕竟比不过后宫美酒佳人,所以每一次朝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