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庙堂之上,一切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必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何大学士明显是借机发力。若是拿下西域,他参与其中,朝廷想不升他的官都不行。赏罚有度。当然,何大学士对他还是很爱护的,让他留在后方,统筹粮草,当运粮官。

    他现在站在这里,应该是一个机会。然而,旧武勋集团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如何能获利,又不被“卷进去”呢?

    他现在知道的信息还是太少。

    贾环心中权衡了一下,回绝道:“我并无军事才干,去西域起不了什么作用。”

    牛继宗冷哼一声,对石光珠道:“如何?我就说文人没有卵子。只会动嘴。”说着,不理石光珠的苦笑,对贾环道:“本来你要是想去,我们还是想着在粮道上放一个自己人。免得给文官误事,克扣将士们的粮草。你既然不想去,那便罢了。”

    贾环给牛继宗当面骂,并没有动怒,沉静的站着。他不说话,并不代表着他认为牛继宗是武将,所谓的性子粗鲁,就可以原谅。

    贾政微微皱眉。政老爹的性子,谦恭厚道。说白了,就是不会言语交锋。贾贵妃的亲爹,不需要怕左都督。他此时不满,但一时间没想着词开口反驳牛继宗。

    水溶苦笑一声,劝道:“牛世伯,子玉年纪尚小,不想去边塞军中,亦是可以理解的。”说着,又对贾环道:“高司马与彭仕鄂有旧,他未必是好意。我们自家的子弟,断不会送到阵前去博军功。牛世伯心里有数。”

    水溶一边劝了一句,顿了顿,道:“子玉,征讨西域的军功,必定会造就一批武将。我们是想要拿下的。若是给魏其候、襄阳侯那边主导就糟糕。子玉你在殿试策论中,只写了两三千字,未免有不尽之意,还请你在此说一说平西域之策。”

    国朝出战,要设总兵官或都督。文官负责后勤供应,隶属其下。前线战事更是由武将决定。北静王的意思,就是要争总兵官或者都督的位置。

    魏其候、襄阳侯就是太宗时期册封的新勋贵。魏其候,官任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军头之二。与左都督牛继宗不和。文官集团内部有派系,武勋集团内部同样有派系。正所谓: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虽然,武将和文官不对付。但左都督牛继宗、北静王等人并没有将何大学士换下去的想法。何大学士全权负责西域事务,是天子亲自定下来的。

    贾环这个时候,并没有撂挑子,道:“水王爷有何问题,我自会知无不言。”

    他很清楚他的“优势”所在。出身于勋贵世家,却以科举文官进入仕途。这样的双重身份,有助于他在将来走到更高的位置。很多时候,能走到宰辅的高位,往往不是取决于支持你的人有多少,而是取决于反对你的人有多少!

    这个时候,贾环自然不会自绝于“组织”。

    水溶满意的点点头,开始询问。牛继宗、石光珠时而插几句。

    贾环在殿试的策论里提出长短两策,相辅相成。他们关心的主要是短时间内的策略。军略,贾环是不懂的。但是,要论超前的眼光,以军事、文化、商业的综合手法搞征服、殖民,当世无人能超出他。这是穿越众的知识优势。

    时间渐渐的流走。北静王、牛继宗、石光珠三人不时的点头。贾政对这些是完全不通的。北静王其实是半懂不懂,但感觉贾环讲的非常玄妙。牛继宗、石光珠则是很满意。

    一个半时辰后,贾环讲完,坐在椅子上喝着水润喉,道:“水王爷若是真想与魏其候、襄阳侯争夺出战的主导权,可以挑动他们弹劾何大学士。”

    贾环当然不是坑对他关爱有加的何大学士。很多话,只能点到即止。北静王他们要是领会不到,他也没办法。

    一句话说完,贾环又灌了一口茶。

    随后,房间内,慢慢的变得静悄悄的。北静王、牛继宗两人最先回过味来。

    牛继宗挑起大拇指,道:“小子,你够阴!”这句话,不知道该算是夸奖,还是贬低。

    但,牛都督是不大可能再随意的当面骂贾环了。他能做到左都督位置上,军头二人之一。不是蠢材。当然,他一个一等伯、世交长辈,也不可能给贾环道歉。

第四百七十六章 御前会议

    五月十二日晚,贾环在北静王府说过平定西域之策后,便开始自己悠闲的度假生涯:三个月的婚假。他将于六月二十八日结婚,已经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婚礼的各项事务,并不需要他操心,自有贾府中人操办。

    以四王八公为代表的旧武勋集团想要与魏其候为首的新勋贵集团争夺出征西域的总兵官一职,他只负责出主意。能不能办到,那就要看北静王、牛继宗等人的本事。

    五月十五日,雍治皇帝在大明宫勤政殿中召集朝廷文武重臣议事。计有:四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左都御使,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两个都督同知,北静王,成国公,顺亲王。

    酷暑之际,烈日照耀着勤政殿外环绕枝叶茂密的参天大树。而殿中清幽、凉爽。

    雍治皇帝高居在御座之上,环视着殿中两班站立的文武大臣,将一本奏章丢在地上,冷声道:“魏其候、襄阳侯以为何卿不适合总揽西域之事。简直荒谬!此事不许再多言。”

    站在右侧中的武将序列中的魏其候、襄阳侯两人顿时额头上就有点冒汗,眼角的余光愤怒的盯着前面黑的牛继宗。貌似,他们给这王八羔子给耍了。说好的天子要换何大学士呢?

    牛继宗面无表情,心里只乐。

    天子亲口定下何大学士负责西域之事。满朝皆知。但是,何大学士立场鲜明的维护贾环,焉知天子没有想法?要让魏其候等人猜测天子心里有换人的想法,不算太难的事。

    雍治皇帝说完,令群臣再议西域之事。调子自然是定下来的,要派兵出征西域。撮尔小国,冒犯天使,杀戮汉民,隔绝商路,还有没有王法(想不想混)?

    何朔出列,道:“陛下,调五万大军前往西域,需要先筹集粮草。夏粮还未入库,需耗时三月,臣请遣使先出使西域,宣扬王化,问责小国。勿让四方小国说我天朝不教而诛。”

    这话说的是很大气的,很符合雍治皇帝的胃口。当然,核心意思是派人先去西域摸摸各国的情况、反应,拖延时间,为兵马调动、粮草筹集赢得时间。

    雍治皇帝点点头。

    当即,兵部尚书高国对从文官队列里闪出来,奏道:“臣闻贾探花文采风流,诗词之名传扬海外,四方传唱,又定有平西域之策,可为天使。”

    一帮文武大臣顿时就笑而不语。高尚书这是和贾环“扛”上了啊。没完没了在天子面前推荐。

    北静王水溶就准备开口替贾环辞掉,这时,何朔还站在殿中没回班列中,脸上的青气一闪而过,朗声奏道:“高国对揣测圣心,其罪当诛。”

    嚯!

    何大学士这话把一群“看热闹”的大臣们给吓一跳。兵部尚书高国对脸色便沉下来。大学士地位超群,位列宰辅。像谢大学士连担任京营提督(兵权)的左都御史殷鹏都是直接当面训斥。

    高尚书此时要是与何大学士争辩,多少是有些底气不足。他是受人之托,结果,何大学士直接要把他“干掉”。这让他心中除了不满之外,还有退缩之意。

    雍治天子看了何大学士一眼,并没有追究高国对揣测他心思的责任,说道:“再拟。”

    谢大学士走出来,道:“臣以为翰林宁儒风仪出众,擅长交际。他担任钦差,处理金陵粮案一事,又展露出治事之能。可为天使。”

    宁儒,就是龙江先生。他回京之后立即就官升一级,任翰林修撰(从六品)。

    雍治皇帝点点头,“可。”同意了这个人选。

    接下来,天子又圈定了以左都督牛继宗任总兵官率兵出征,调京营四万人,调九镇精兵一万,征讨西域,号称十万大军。又有各种出征的事务、人选,都大致的定了下来。

    一个半时辰后,君臣议事结束。四名大学士和文武重臣们都纷纷离开勤政殿。

    殿前的广场之上,何大学士站定,等着后面的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魏其候、都督同知襄阳侯上来,板着脸,训斥道:“尔等武官,由国家供养,理当忠于王事,勤加操练,研究战胜之法。参与攻讦、党争,成何体统?”

    魏其候、襄阳侯两人给训的有点灰头灰脸。但,又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