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傀儡皇帝-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大臣们迷茫的眼神,杨侑不由得得意起来,说道:“再过不久,就是大兴百姓服徭役的时候,历年来大兴百姓一直对服徭役苦不堪言,不愿意服徭役,而如今大量的流民进入大兴地区,所求的也不过是一口饱饭,为了。

    说道这里杨侑顿了顿,看向地下的大臣,已经有不少大臣明白了,隋朝的徭役一直很繁重,而大兴地区的百姓多富裕,大半不愿意服徭役。

    “代王殿下的意思是今年要免除大兴地区的徭役,让这些流民代替大兴百姓服徭役。”骨仪装模作样的惊奇道。

    其实他上这道奏折就是要给杨侑解围,故意不直接点明,也有考验杨侑的意思。果然杨侑并没有让他失望,毫不客气的将这份创意占为己有,来增添自己的威信。

    也许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没有人会说出来,传到百姓中,大家感谢的是代王殿下的仁义。

    “骨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并不是免除徭役,而是纳钱代役,毕竟我们大兴潘库已经没钱了,我们还要养活那么多的灾民。不过,本王保证,在三年之内一定免除大兴地区的徭役。”杨侑道。

    “可是大隋律规定六十岁的老人可以纳钱代役,现在全部都允许纳钱代役,没有先例呀!”一个满头白发的礼部官员出列道。

    话音刚落,就被所有周围的官员所鄙视,不允许全部纳钱代役,那供养流民的钱你出呀!多一个人出钱那就多养活一个流民,难道你还想最后户部出钱,下个月集体去喝西北风呀!这个礼部官员看到周围人脸色也知道自己说错了,灰溜溜的溜回队伍中去了。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如果皇爷爷怪罪的话,本王一力承担,”杨侑挥挥手,大义凌然道。

    “臣等誓于代王殿下共进退。”卫文升带头,所有官员集体附和道。

    “这次服徭役,一共就要修建五条水渠,疏通大兴城外的护城河。两万多流民根本干不了多久。”苏升皱眉道,苏升是大兴县令,知道今年服徭役的工程量。

    “不如趁机把大兴的官道好好的修一下,这几年大兴的官道已经损坏的很厉害。”平红贵趁机要求平整官道

    最近他一直在负责四轮马车,四轮马车对路况要求很高,要是修好官道,四轮马车一定会热销,到时候就是工部肯定会日进斗金,翻身的机会就来了。

    永丰仓可以加快速度修建了。

    万年县内还有几座桥要修。

    本府的县衙要翻修了。

    。。。。。。。。

    不知不觉中,众官员才发现大兴地区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办。如果将这些事情全部干完,流民就是赶到明年也完不成。

    不过他们每说一项,颜君成的脸色就黑了一分,纳钱代役肯定不会多收,估计一个月就会用完,这么多的工程到最后还是要户部埋单。

    “启禀代王殿下,赈济流民事关江山社稷,老臣恳请代王总领赈灾事宜。”卫文升一脸郑重道。

    “请代王殿下总领赈灾事宜。”所有大臣都请命道

    原来在古代做善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想要当个善人,平时修个桥、铺个路,救济一下孤儿寡母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你想救济灾民,一个不小心就扣你一个收买人心的罪名。

    杨侑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是避不可避了,这个担子只能由他来抗。

    骨仪看着前方的卫文升,心中暗骂老不死的,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是卫文升在布局,但是代王殿下一旦侧重流民的事宜,势必无暇顾及朝堂的事物,这样一来,整个朝堂又是他的天下。不过,骨仪并不在意,代王殿下已经开始醒悟,卫文升又能掌权几年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二章 赈灾告示

    赈灾了,

    朝廷要赈灾了,

    刚下早朝不久,这个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兴城。

    不仅是大兴的大臣,一直在固守昔日的荣光,普通百姓也一直认为自己这座城池,理所应当该是都城,一直称大兴宫为朝廷。

    随着整个城市的苏醒,这个消息以疯狂的速度向外扩散,每到一处都是欢声一片。

    赈灾的消息让大兴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对于善良的大兴人来说,最见不得就是看到自己在享福,而别人受苦。

    每当乞讨的人来到自家的门口,多多少少的都会送上食物和水,一些老人甚至会触景生情,眼泪汪汪的和家人诉说自己当年的苦难。

    而且这几天大兴城内外都不平静,到处都已经是流言遍地了,说是大兴城外流民遍地,凄惨无比,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都有传了出来,各种剧情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每当听到那些无知的人在讨论这些虚假的流言的时候,王博士总是嗤之以鼻,现在流民才过来十多天,哪有那么多凄惨的事情。

    王博士今年五十多岁,本名不叫博士,后来先帝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连考几次都没要考上,后来年纪大了,也就灰心丧气了,不再考了。

    平时经常在衙门前晃悠,平时给人写个状纸、在酒楼读邸报之类的谋生,被人成为博士。

    “幸亏这次朝廷赈灾及时,要不然还不一定会有多少悲剧发生呢!”宏福酒楼中,一个中年略胖的地主打扮的人叹了口气。

    宏福酒楼是王博士最喜欢去得地方,这里的饭菜便宜实惠,而且人来人往,消息很是灵通。

    “就是,听说这次流民之所以这么多,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回大兴的时候,开放了潼关,这才有这么多的流民。”王博士也插了一句。

    “王博士,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就是因为代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这些流民受苦,这才下令救济这些流民的。”中年地主和王博士很是熟悉,说话并没有什么忌讳。

    这时外面一片的轰然。王博士伸头一看,几个衙役从酒楼的前面经过。匆匆忙忙的离去。

    洪福酒楼对面是经常贴告示的地方,这里人流量大,消息传播的也快。

    当然贴告示的地方不只是这一处,相对于整个大兴城来说,这里的人还只是小部分。

    衙役刚走,王博士和中年地主就第一时间冲上前看。

    “服徭役。”王博士看着告示,有些苦涩的喃喃道。

    服徭役是王博士最为无奈的一件事情,隋朝规定,取得功名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但是偏偏他考了多次也没有考上。

    每次服徭役的时候他都是触景伤情,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年纪已经偏大,服徭役那么繁重的体力活简直要了他的命。

    “不对呀!服徭役的时间还没到呀!今年的徭役怎么会怎么早。。”中年地主不禁有些奇怪的说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中年地主家也没有出来过秀才,但是毕竟家庭富裕,每年贿赂一下里长就过去了。

    “咦,今年的徭役怎么这么重,竟然是去年的两倍还多。”中年地主疑惑的道。

    “我靠,”

    看着这么重的徭役!一直认为是文明人的王博士不由自主的爆了一句粗口。

    怪不得今年的徭役提前这么早,比往年多出了很多很多,是想让我们提前干呀!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嘴上不说,心中不禁埋怨起来代王殿下,刚做了一件救济灾民的好事,怎么会增加这么多的徭役。

    其实这只是早朝上议的一部分工程,要是他知道今年实际的工程量要你这多十倍的话,他估计早就晕过去了。

    王博士愤愤不平的继续看下去。

    咦!

    下面出现的一行字让他郁闷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纳钱代役,凡大兴居民皆可以纳钱代役,没有年龄限制。”王博士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看来今年是要破财了。

    “恭喜王老弟了。”就在王博士暗自肉痛的时候,中年地主笑呵呵的说道。

    “何喜之有,小弟我今年是要大出血了。我家一共三个丁户,今年的代役钱不会少了。”王博士苦笑一声道。

    “王老弟莫急,继续往下看。”中年地主神秘一笑。

    “每丁的缴纳十文钱,就可以免去了今年的徭役。”王博士大喜过望。

    十文钱算得了什么,也不过是二斤肉的价格,这对于大兴地区的百姓来说算不了什么,

    除此之外,服徭役的年限也缩短了,往年的是十六到六十岁,都称为丁,都是要服徭役,而今年服徭役的年限仅仅二十到五十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