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当朱慈烺打量着这些新兵的时候,常志朗不知何时忽然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看着面色惶急,仿佛世界末日的常志朗。朱慈烺微微皱眉:“镇静一些,子浩。发生了什么?”

    常志朗喘着粗气,急切道:“大人!留守船队的将士发现了一队逃兵,是官军的,而且,而且……而且不是我军的!”

    朱慈烺温言,瞳孔猛地一缩::“是朱仙镇战场上的?”

    常志朗狠狠点头!

    朱慈烺闻言,顿时也跟着急切了起来:“快带我去!”

    五日之前。

    朱仙镇之战开场了。

    当左良玉服软拜倒在地,接下了丁启睿的军令后,众人欢欣喜悦,全军安然歇息都在准备着第二天即将开场的大战。

    但是……

    当晚,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日里……左军门的军中忽然升起无数火把。然后……就见额们保定军军营的马厩里冲进了左梦庚带着的人,冲进来以后,又是打,又是砸。最后,将马厩里额们保定军两千骑兵的两千三百匹战马统统都抢走了……”

    左良玉……

    带着麾下军将,竟是将整个官军大营里里里外外所有骡马,能抢的全部都抢了。

    然后,全军南去,毫不恋栈。

    “额们猛如虎将军得知后,同样撤军离营,争路逃跑。”

    “最后只剩下丁督师的兵,他们得知消息最晚,撤退得也是最后。但因是人少,丁督师跑的反而更快……听说丁督师已经带着标兵营北上又进了开封城。”

    “其余方国安和杨德政总兵等兵将听说不多,总归是争路逃跑,全军之中,无一个还留下作战的……”

    “其他的,额就不知道了……额运气好,找了一条船,还救了几个兄弟知晓了其他军中的事情。最后,朱仙镇里是怎么个景象,额就都不知道了……”

    朱慈烺听完,身子微微地颤抖着。

    “本官知道了……”朱慈烺止住颤抖的身子,点点头:“老十七,赏银十两。问他要不要参军,若是还愿意当大明的官兵,那就留下来。若是不愿意,再给点盘缠,放走吧。”

    朱慈烺说完,老十七躬身应是。

    那逃兵听完,顿时忙不迭地叩首:“叩谢大人。额愿意从军,当兵吃粮!”

    若是平时,朱慈烺恐怕还有兴致做一下思想运动,告诉这些人朱慈烺麾下的兵不仅是当兵吃粮,更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好男儿。

    可现在,骤然得知了河南朱仙镇的大败,朱慈烺却是一点心情都没有。只是挥手让人退下。

    此刻,无数消息在朱慈烺的脑海之中徘徊。

    闭着眼睛,一个个人名地名出现在脑海之中,不断出现。

    一个个情景在朱慈烺的脑海里设想,推演,让朱慈烺感觉分外疲倦。

    良久,老十七在朱慈烺身边说了一句。朱慈烺睁开眼,看到了张镇。

    见此,朱慈烺点了点头:“汇报吧,河南的战局,如何了。”

    “是!”张镇闻言,稍稍沉吟了一下,便开始将打听到的信息汇报了起来。

    只是,越听,朱慈烺的脸色就越发沉郁。

    这场大败比想象的更糟糕。

第二十一章:司礼监的军报

    【六更第四,求收藏!~~~若是认可微言,支持下微言,万万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哦】

    【蔷薇若汐和悲愤的元首书友,感谢两位打赏~】

    左良玉违抗军令,抢掠营寨逃跑后,李自成反应极其迅速。

    天色刚刚放亮,李自成就派出精锐绕道截击。最先遭殃的是左良玉,撤退之后依旧有兵马数万的左良玉虽然抢了所有能抢的骡马,但因为人数太多,目标太大,还是被李自成一阵进攻之后,阵势大乱。

    见此,左良玉果决放弃了被追击到的兵马,继续南撤。

    只不过,刚刚绕路跑开的左良玉却因为慌不择路,反而进了闯军预先埋伏下的壕沟之中。

    顿时,左良玉所部官军相互践踏,死伤惨重。

    见势不可为,左良玉依旧是十分果决,只带着最心腹的数千兵士,再度抛开麾下数万兵卒,带着军中全部骡马,南向狂奔。

    这一次,或许是轻装跑路后左良玉速度大增,或许是得了数万降兵的闯军消化不下。

    总之,左良玉终于得以成功朝着襄阳跑路,看情况显然可以顺利逃回襄阳了。

    与此同时,丁启睿却并未如历史上所言跟着杨文岳一起跑路到了汝宁,反而带着兵马进了开封城。

    据说,原本这是封堵西北路闯军人手不够的原因。

    而人手不够,便是李岩忽然被李自成调拨到了东北东明县去拦截明军的缘故……

    朱慈烺自然是不知道这历史上细微变化的。

    此刻的他心情沉重,消化着这震惊的战报。

    很快,朱慈烺的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心情沉重归沉重,但朱慈烺还是很敏锐地抓住了一些机会。

    “此刻……更该上奏捷报。这般大胜闯军上万,唔……得浮夸一些,就说大胜闯军四万好了!”朱慈烺想着,忽然又道:“不过,得在密奏之中将这斩获说清楚。还有……侯恂也快来河南了吧……”

    “如此一来……我更要将这捷报上奏的时间,再琢磨琢磨……安排一下了……”

    司礼监里,秉笔太监王承恩望着桌案上的奏章,久久无言。

    若是私底下里,王承恩定是会重重怒骂一声:“河南上下,都是些怎样的废物?”

    但一干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在屋内,王承恩忍住了这小小腹诽的冲动。有时候,知晓的东西多了,就连王承恩都未免要冒出一个念头。

    “这大明……真的气数已尽了么?”

    气数这样的东西,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如袁崇焕,如卢象升,如朱由检……

    曾经王承恩也是这般,对于所谓大明气数已尽的说法,是嗤之以鼻的。这样说的人,要么就是打算造反的,要么就是已经在造反的。反贼说的话,屁股天然就是歪的。能指望几分真意?

    可而今……

    看着大明两个督师,四个总兵,十八万大军竟是连一仗多没打就自己乱了。王承恩的心中却不由真真升起了几分……大明气数已尽的心思。

    人之寿元有尽时,剑若出鞘终会朽……这天下,亦是没有万古不变的天下。

    许是王承恩出神的时间有点旧,不多时就有太监将目光望了过来,似乎是在探查着什么。

    见此,王承恩神色淡淡地道:“河南来了军报,谁要替咱家去交给圣上批阅吗?”

    其他几个秉笔太监闻言,顿时纷纷将目光收了起来,各个都一副细心体贴的模样道:“王公公简在帝心,奴婢岂敢去凑这份热闹。”

    河南来的军报是好是坏,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去拆开奏章看,只需要看看送奏章的小吏是什么表情就知道了。

    若是捷报,纵然收信的大太监城府再深,但得了赏银的小吏总会忍不住喜悦,欢笑着离开。

    而今,王承恩一脸晦气,众人自然不想接过这番晦气。

    王承恩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声,忽然就见干儿子冯信脚步匆匆跑了过来,顿时眉头一挑。

    果然,冯信低声说了几句,就让王承恩神情犹疑了起来。

    稍稍一思虑,王承恩轻声道:“既然如此……你去将那个人的奏章立刻扣下来……”

    说完,王承恩就出了司礼监,见到了一个走廊之中,含笑以待的太监……司恩。

    乾清宫里。

    朱由检长长呼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天气渐热,建奴也终于消化完了战果显然并不打算继续扩大战事,于是撤兵东去,暂时没有继续进犯的打算了。

    而中原,朱由检亦是将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再三严令丁启睿出城围剿反贼,又让侯恂带着自己特地拨出去的二十万两军费南下犒赏大军。

    这些布置在朱由检看来,可谓是使尽全力……或者说再也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

    如此一来,接下来还能做的也就只剩下静听快马奏报,将河南军情传入京师了。

    没了河南与辽东两大战事的纠缠,朱由检竟是难得感觉轻快了几分。这些时日以来,朱由检原本面色青白发虚的身子竟是多了一点红润之色。

    当朱由检将一封奏章丢下的时候,屏风外站立颇久的周皇后见此,顿时温笑着缓缓走来,手中则是端着一碗清心莲子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