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汝可千万不要小看锦衣卫的力量。毕竟前车之鉴啊!”

    戏志才指的前车之鉴是指攻打的邺城的时候,袁绍的头颅被无声无息的隔去。

    这就是锦衣卫隐藏在暗中,渔翁得利的一个案例。

    “文和何在?”

    曹操闻言,面容瞬间凝重起来。

    “大王,贾大统领已经去了长安城!”戏志才拱手,道:“毕竟这一次最主要的还是长安城。长安城一旦崩溃,凉国就直接崩溃了!”

    “孙仲谋肯定会插一手,看来孤要做点事情,保障一下这个一次计划顺利成功!”

    曹操幽幽的道。

    “大王的意思是?”几人目光看着曹操,有些疑惑。

    “你们认为,孤该当如何,才能保证这一次能铲除马腾和韩遂!”曹操问道。

    戏志才双眸爆出一抹锐利的光芒,拱手道:“大王,微臣想来想去。想要保证关中顺利易主,恐怕要你亲自有一趟!”

    “你的意思是,是要孤亲临于雒阳城,主持关中计划!”

    曹操目光一亮,思索了半响,有些犯愁,轻声的道:“但是现在的冀州局势刚刚才稳住,孤可走不开啊!”

    “大王。关中的计划是好的,就怕有变故。一旦出现变故,非汝亲自而镇不住!”

    戏志才低声的道:“至于冀州,如今已经渐渐平稳,某家和丞相大人在邺城,会掩护大王行踪,短时间之内。不会出现任何事情!”

    “就怕我们瞒得住锦衣卫的人啊!”

    曹操对于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有些心悸。

    “大王不用瞒着锦衣卫!”

    戏志才摇摇头,道:“只要我们不明面上摆驾雒阳城,冀州的百姓就不会认为大王不在冀州,只要稳住这一段时间。关中一拿下来,冀州自然就安稳了!”

    “也对!”

    曹操点点头,站起来,刚毅的神情之中有一抹战意:“既然如此,孤就亲临雒阳城,一战平关中!”

    “微臣恭祝大王此战马到功成,一战平关中!”

    几个魏国重臣俯首而道。

    ——————————————————————

    魏国在竭心尽力在谋略关中,而吴国也开始把视线瞄准了天府之国。

    吴国王宫,作战殿。

    孙权面容有些凝重,目光看着蜀国的沙盘布置,沉吟的半响,一直没有开口,低沉的气氛之中,率先开口的是鞠义。

    “大王,微臣的意思是,趁着成都兵变发动的期间,交州军杀入益州郡,占据这一个未来进驻益州的桥头堡!”

    太尉鞠义沉声的道。

    成都兵变在即,成果如何他们尚未得知的,但是在他们的推动之下,估计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刘璋和刘备,这个差距有些太大了。

    所以刘备拿下成都,倒是有七八成可能性了。

    “汝等认为如何?”

    孙权想了想,目光扫过几个大将,低声问道。

    汉中的战役开始打响,这时候在南面动兵,孙权有些的忧虑,毕竟如今的吴国也不是很稳。

    “大王,末将赞同太尉之言!”赵云道:“拿下益州郡,而不是北上,相必还触动不了刘备的心弦,他就算兵变成功,也必须要休养生息!”

    “那我们从哪里起兵?”孙权想了想,再问。

    “五溪蛮!”

    鞠义目光微微一亮,孙权这话算是认同了自己的计划,他连忙:“五溪蛮的几个山地师该派上战场打一打了,以五溪蛮为先锋,交州大营为支持,一举拿下益州!”

    “沙摩柯?”

    孙权目光划过一丝精芒。

    这一员猛将也该拉出来打一打了,要是能顺利的拿下了益州郡,五溪蛮的兵马也算是有投诚之战了,双方融洽起来也不会这么别扭。(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关中之乱 二

    蒲津关,位于黄河口,乃是关中之地的一座关隘,又名临晋关,关隘高险,可镇压黄河渡口南上北下,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蒲津关西南十里之外,一座山坡之上。

    大军扎营,连绵主力,辕门高耸,一面凉国王旗树立,迎风而飞扬,凉国大王马腾战甲临身,腰佩长剑,威风凛然的站在山坡之巅。

    他的目光凝视着当前雄壮的蒲津关,摇看远处黄河奔腾长流的壮观。

    “好一座雄关,好一个险地!”

    马腾背负双手,目光凛然,有些忍不住感叹而道:“若想要破此雄关,渡河而过,孤要搭进去多少凉国儿郎的性命啊!”

    信心十足的他,并不质疑自己的能不能灭了金国,只是在乎自己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魏国虎视眈眈,他不得不保存实力。

    “大王,其实我们要破此关不难!”

    司马孚一袭白衣,头戴纶巾,站在马腾伸手,微笑的道:“只要大王愿意等等,某可有一策,可以最少的伤亡,让关内雄兵,不战而乱!”

    “哦,叔达有策略,说来听听!”

    马腾闻言,回过头,看了一眼司马家的这个青年,目光微微一亮。

    司马家有八达,此子便是行其三,司马叔达。

    河内名门司马家,在关中来说,的确是第一名门,存在历史悠久,数百年之间鼎盛辉煌,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麾下八子。年少成名。

    长子司马朗早年为了躲避董卓之乱,逃出关中,立家于豫州,最后效忠于曹操,而次子司马懿,被誉为司马家当代最杰出之子。早年归于他门下,辅助他建立凉国,统一关中。

    三子司马孚昔年投靠袁绍,在晋国效力,后来晋国被灭,归途于家,沉寂数月,被司马懿请出,辅助他北伐金国。

    当初他只是有些不信任司马懿。所以想要两个人质好震慑一些留手长安城的司马懿而已。

    但是如今看来,倒是捡到宝贝了,这个司马孚,也许不如其兄长司马懿那般才略斐然,但是行军打仗之谋略也非泛泛之辈。

    大军北上,他数次提出策略,皆然得当,省去他不少行军时间。

    “大王可曾经听过昔日的大汉高祖二年。在河东打响河东安邑之战?”

    司马孚神情平静,对着马腾。微微躬身,问道。

    “汝说的可是淮阴侯破魏之战?”

    马腾闻言,目光湛然而亮,他也是一个资深的行军大将,从凉州一路杀出来,自然也有自己的本事。

    兵书他倒是读过不少。汉初,韩信破魏于河东安邑,这一战可是大汉军神淮阴侯的成名战役之一,读过点兵书的人都知道。

    “没错!”

    司马孚点头,目光爆出一抹精芒:“昔日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形成对峙后。魏王豹反汉,淮阴侯率兵而灭之,其战,最为瞩目之处,便是淮阴侯强渡临晋关!”

    这一战,韩信采用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战术。

    他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的渡过黄河,偷袭魏军后方重镇安邑。

    “声东击西!”

    马腾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孤自然不能如同淮阴侯般凌厉,相比对岸的人也会防备着孤这一手,但是也不是不能效仿昔日这一战,必然,孤还有令明在西,他若是率军而过,必然能达到昔日效果,既然如此,孤就等一等!”

    “大王明鉴,此战终究要看庞德大将军!”

    司马孚笑了,马腾也是一个知兵的人,所以他只要稍稍提点一下,马腾就明白这一战的关键所在。

    “令明想必不会让孤失望的!”

    马腾点点头,然后一些冷然的道:“可惜,孟起不在,不然孤也不用如此麻烦!”

    “大将军勇武三军,若是在此,自然是强而攻之,一击而杀,直入安邑!”司马孚平静的道:“只可惜,大将军好像比较在乎并州!”

    “哼!”

    马腾面容阴鸷,有一抹萧杀冷意:“并州是凉国了,孤给他,才是他的!”

    ————————————————————————

    六月十日,清晨。

    河东郡的西南门户之城池,栗邑城,擂鼓阵阵之中,战旗飞扬,城内城外,凉军和金军,加起来将近四五万的兵马对持之中。

    凉军此战自长安城北上,兵开两路,南路为主力,乃是大王马腾亲自率领,已经兵临蒲津关,而西路军为先锋军,自左冯翊杀入河东西侧,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