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什么?”

    孙权冷声的道:“李涅,讨逆将军始终是江东第一继承人,你不要盯的太紧了。”

    “可是……”

    “没有可是,我就说一次,你听清楚了,讨逆将军是我大哥,不是我敌人,更不是江东的敌人,你若是有这份闲工夫,就把心思放在徐州。”

    孙权心中有些狂躁起来,身上浮现出一股莫名的冷意,让李涅这等身经百战的人都有些寒颤。

    “诺!”

    李涅垂下头,恭敬的点头,但是心中却另外有了主意,孙策用这批人,他也不介意策反几个,他相信,孙权和孙策总会有一天对战沙场。

    “还有什么事情?”

    孙权知道李涅也许是为自己好,但是相对来说,他不想他和孙策的矛盾扩大,锦衣卫如果盯着孙策太紧,孙策必然会反感,这股反感只会落在他身上。

    “大都督,有一件事和锦衣卫够关系的,就是我们江东近来出现了好几拨的鬼卒探子!”这时候,李涅的面容有些严肃起来,开始说正事。

    锦衣卫是孙权建立的,但是孙权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能把握大致发展的方向,可是就是少了一丝的狠辣,如今锦衣卫到了李涅这个狠人手中,发展的更加壮大的,仅仅半月的时间,内部给他硬生生的清理的一遍,收复的好几个千户。

    他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当着几个千户的面前,把他们手下的人抽丝剥茧,直接清理的一批有异心,各方势力埋藏在锦衣卫内部的探子。

    如今的李涅,已经算是在锦衣卫站稳的脚步,稳当当的二把手,莫从还有韩涛也动摇不了他的位置。

    “曹操的鬼卒?”孙权眯眼。

    “对!”

    李涅点头,眸子之中充斥冷芒,低声的禀报,道:“目前我们所发现的鬼卒探子,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各大世家,江东四大世家之中,都有鬼卒的身影,此事若是明查,可大可小。”

    “曹操想要利用江东世家来弄成我们的内乱?”孙权闻言,脑海之中灵光一动,一针见血的点出的曹操的意图。

    “应该是!”

    李涅点头,道:“毕竟主公性格强势,将军府对江东世家的打压一直以来都是不留余力的,也就最近讨逆将军和周使君的联姻,才让双方的关系平和的一点,但是不可否认,江东的世家和士族对将军府还是有一股怨气的,鬼卒应该是想挑拨离间。”

    “鬼卒的统领是谁?”孙权沉默的一下,问道。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是戏志才的师弟,颍川郭嘉,郭奉孝!”李涅道:“此人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鬼卒在他手中紧紧一年的时间,居然能发展到我们江东腹地,不简单。”

    “鬼才郭嘉,的确是一个难搞的人,对了,我们锦衣卫体制之内,有没有鬼卒的影子。”孙权面容有些冷漠,目光之中一抹杀意浮现,道:“我们在鬼卒体制内插人,不要让人家也进入我们老巢,如果是这样,我们锦衣卫就太失职了!”

    “大都督放心,我已经把锦衣卫清理了一遍,这方面暂时没有发现,毕竟我们锦衣卫宁缺毋滥,想要进入锦衣卫都要经过层层的考核。”李涅肯定的回答道。

    “对于鬼卒,绝对不能放松,要记住,未来曹操将会是我们江东最大的敌人,知己知彼,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孙权眯着眼,面容萧杀。

    “诺。”

    李涅点头,孙权对曹操的重视已经超乎他的意料之外,但是,他相信孙权的判断。

    “这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如果有证据,找到一个,杀一个,任何事情,我来扛,但是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就是心中肯定那个是鬼卒的探子,也不能动。”

    孙权叹了一口气,目光看着李涅,嘱咐的道:“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将军府和江东世家的关系变的僵硬。”

    “属下明白!”

    李涅自然也明白这其中重要性,沉吟的一下,他目光闪烁了一下,突然问道:“大都督,还有一个问题,这几天我研究的锦衣卫在许县的计划,属下有些不明白,一个小县城,为什么浪费锦衣卫的这么人力物力。”

    “这个地方未来很重要!”

    孙权淡淡的回答道。

    “未来很重要?”李涅不解。

    “嗯!”

    孙权点头,嘴角翘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道:“这里能提前布局,对我们来说,未来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计的,你按照原计划去做的就行了,暗子埋深一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移都许县,后世就称为许都。

    “诺!”李涅虽然不解,但是还是照做了。

    “老李,锦衣卫还有很多秘密是你不知道的,多点和韩涛交流,你就明白锦衣卫在这个天下布下的多少局。”孙权知道李涅心中的疑惑,谁能想到曹操会把这么一个小县城弄成一个都城呢,他笑了笑,把话题转移开了,道。

    “属下明白了!”

    李涅心中微微一动,他明白的自己始终才刚刚进入锦衣卫,锦衣卫成立好几年,布下了多少探子,除的孙权,恐怕就只有韩涛这个孙权的死忠心腹知道。

    ……

    初平五年,四月三十。

    这一日,江东书院祭酒,大儒蔡邕亲自为孙家二公子孙权举孝廉,随后,征东将军府下达任命状,直接任命孙权为秣陵县令,即日上任。

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任县令

    秣陵县,隶属丹阳郡,位于长江下游,濒江临海。

    这里最早是属于西周时期,周章的封地,最早的建城在周灵王元年,楚国设棠邑,置棠邑大夫,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修筑金陵邑,这是金陵这个名字最早的来由。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曾经五次出巡,第五次出巡回归之时,至金陵,身边的几个望气术士言:金陵龙盘虎踞,有天子气。秦始皇闻言,大怒,直接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贯通金陵,泄去王气,然后把金陵改名为秣陵。

    秣,就是草料的意思,秦始皇的意思就是,这里不是金陵,只是一个牧马场而已。

    一年前,秣陵大概有三万多户,仅仅十万人口左右,虽然是一个大县城,但是无法和苑陵,山阴这等治城相比,更无法和吴县这个大城池相提并论。

    不过仅仅一年的时间,因为九江之战和徐州之乱,使得不少的流民渡江而过,不断的涌向江东,秣陵的地理位置首当其冲,再加上县丞徐庶来者不拒的态度,整个秣陵现在的人口已经接近的江东第一都城吴县。

    当然,秣陵还是秣陵,仅仅是人口增加,城墙的不断加大,但是始终是无法和吴县的繁荣相提并论的。

    而且因为涌进大量的流民,无法安置,整个县城之中都有些乱糟糟的。

    城东,县衙。

    县令范林已经在三天之前卸职,去了丹阳郡守府任职,此时此刻的大堂之中,只有三个当家人,县丞徐庶,县尉徐牧,主簿赵洪。

    三人算是如今秣陵县衙之中官位最高的三人,领导秣陵,三人跪坐竹席之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目光互相对视而坐。

    静静的县衙大堂,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徐县丞,传闻新任县令乃是将军府亲任的,并不是从郡守府任命下来的,不知道新任县令到底是何人呢?”徐牧四十来岁,面容看起来有些瘦弱,目光有些阴柔,看着一袭白色长袍的徐庶,淡淡的开口问道。

    徐家是秣陵最大的一个地方豪强,昔日孙策讨伐秣陵的时候,徐家也出的点力,徐牧是徐家当家人,一跃身便成为的秣陵县尉。

    “徐县尉,新任县令的事情,某身在秣陵,又如何得知。”徐庶面容平静,摇摇头,劝告的道:“三日之后,新任县令便上任,到时便可知道了,何必着急呢。”

    “徐县丞,汝乃是蔡祭酒的高徒,凭借汝师的关系,难道还不能再将军府打听出来这点消息吗?”徐牧眯眼,气息有些冷冽的问道。

    徐庶进入秣陵县衙的这一年,显得无比的强势,定民生,收流民,修筑城池,连县令范林都对他言听计从,这让徐牧这个县尉显得有些愤然和嫉妒。

    徐牧认为,徐庶年纪轻轻,好高慕远,能当秣陵的县丞,不过是依靠他的老师蔡邕的名声而已,所以对徐庶向来不服。

    所以他在徐庶收拢流民的事情上不断地扯后腿,联合城中不得好的本地乡绅和地方豪强,抵制流民的进入。

    “吾师性格刚强,岂可为如此小事儿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