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东方不败最后绣花的场景。以及和杨莲亭之间若有若无的感情,说实话,有点挑战读者的底线了,这毕竟不是后世。

    在民国时期。社会风气还不怎么开放,变性和同性恋的话题容易引起争议。

    其实,这种事情在中国极为常见。在明代甚至形成了风气,也就是娈童。

    而“变性”更是众人皆知。太监就是如此。

    可你把这两个热点话题放到一起,而且还让“变性”的东方不败和杨莲亭有了某种关系。这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在这个年代,或许喜欢猎奇的读者能够接受,不少正常的读者会厌恶这类情节。

    也有人写信抗议,只是抗议的人不多。

    因为小说披上了一层武侠的外衣,本身又是通俗文学,才没有引起道学家的关注。

    如果《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传》一样火爆,绝对会有人拿这件事批判林子轩思想有问题,用这种庸俗不堪的情节吸引读者。

    林子轩写的时候真没多想。

    在后世,电影里东方不败就是个女人,还是那种英气勃发的美女,所以他不觉得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有什么问题。

    直到他收到抗议信,才明白这是时代的代沟。

    不过他也不打算修改了,不能说东方不败练了《葵花宝典》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女人,而不是太监,那就太玄幻了。

    如果删掉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的感情,很难解释为什么东方不败那么相信杨莲亭,任由他在黑木崖胡作非为。

    而且,那样的东方不败性格中就少了点什么。

    所以,就让他们争议去吧!

    另一个引起读者关注的话题是在这三部小说中谁的武功更高。

    《射雕英雄传》中有五绝和黄裳,《天龙八部》中有无崖子和天山童老,《笑傲江湖》中有风清扬和东方不败。

    这些人都身怀绝世武功,有各自的绝学,却很少有交手的记录。

    于是,读者发挥想象力,开始从小说的情节中分析这些武林高手武功的高低。

    仔细看的话,这三部武侠小说有着不少的联系。

    比如丐帮这个门派,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谁更厉害,还有段誉的北冥神功和任我行的吸星**存在着某种渊源。

    号称破尽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是不是真的天下无敌?东方不败是不是真的不败?

    平禁亚看到这个话题很有热度,就在《通俗小说日报》上开辟了一个板块,叫做华山论剑,读者可以来信写出自己认为的高手排名。

    林子轩知道后也只是笑了笑,这种事在后世很多读者都争论过。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还没出现,那才是隐藏的绝世高手,但谁才是天下第一,一直都没有结论,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正如后世《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的主题曲中唱的那样。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山比天高。论武功,世俗中不知那个高,或者绝招同途异路。”

    林子轩暂时没有写武侠小说的打算了,剩下的武侠小说争议性过大。

    比如《书剑恩仇录》中指出乾隆是汉人的儿子,这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可能性不大,清朝皇室不是傻瓜。

    还有《鹿鼎记》,这部小说在后世看来没什么,但在民国时期写出来绝对不讨喜,甚至会被认为是支持清朝复辟,开历史倒车。

    虽然《鹿鼎记》中有反清复明的情节,但韦小宝和康熙的感情,以及韦小宝的选择都是大问题,是政治上的不正确。

    经过了东方不败的事情后,现在的林子轩写小说之前都要认真考虑一下和这个时代的观念有没有冲突。

    把女主角写死问题不大,顶多被读者骂一顿,可一旦牵扯到政治立场或者道德层面的问题,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学杂志

    1923年12月初,徐至摩从北平寄来了新月社的稿子。

    这是他和林子轩商量好的,先创办一本文学杂志,用来宣传新月社的文学理念。

    正如文学研究会有《小说月报》,创造社有《创造周报》一样,新月社也要有自己的宣传阵地,那就是《新月杂志》。

    杂志每月发行一期,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也刊载文学评论和国外的翻译作品,算是一本纯文学杂志,一般而言,不涉及敏感的政治性话题。

    徐至摩负责在北平约稿和编辑,然后寄到上海来由万象书局发行。

    这种模式和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类似,郑震铎同样是从北平的新文学作家手里约稿,只是《小说月报》以刊载小说和文学评论为主。

    自从新文学启蒙以来,创办的新文学杂志并不多,也就以北大的《新潮》,《小说月报》和《创造周报》较为有名。

    大多数新文学作家还在以各大报纸的副刊作为发表文章的首选。

    《新潮》杂志早期以“文艺复兴”相号召,刊登了许多鼓吹文学革命的论文和小说、诗歌等白话文学作品。

    林子轩的那些诗歌就是刊登在《新潮》杂志上,才得以出名。

    但它一开始就存在着否定一切传统、“极端崇外”和“全盘欧化”的倾向。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渐分化,《新潮》杂志在 2卷1号以后陆续发表了许多有关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论文,1922年3月出至3卷2号停刊。

    它对于新文学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说月报》是文学研究会从鸳鸯蝴蝶派手中抢过来的。沈燕冰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成为了向旧文学发起攻击的主要阵地。

    郭沫偌的创造社虽然处境窘迫。却走在了不少文学团体的前面,自己创办了杂志和报纸进行宣传。聚拢了一批年轻的新文学作家。

    客观的说,在新文学领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当然,这和他们四处找人论战也有关系。

    在任何时代,想要掌握话语权就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

    在后世,电视和网络是主要的宣传工具,而在民国时期,报纸和杂志这种纸媒才是重点。

    新文学内部的分化已经不可避免,内战早已开始。那么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尤为重要,这就是在争夺话语权。

    无论是鲁讯还是胡拾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是新文学刊物繁荣发展的时期。

    为了抢占先机,《新月》杂志才要在年底发行。

    林子轩翻了翻这一批的稿子,可以看得出徐至摩费了不少心思,创刊号一定要打响名头,那么就需要有份量的稿子。

    这个份量既指稿子的质量,也指写稿子的人具有的名望。

    第一篇是胡拾的稿子,内容是他对古诗的研究。最后不免提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这也是他“整理国故”的中心思想。

    原本这类稿子都会刊登在北大的《国学季刊》上。

    《国学季刊》是北京大学于1923年出版发行的一种研究国学的学术性刊物。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这是胡拾对于“国学”的解释。

    第二篇是闻易多的稿子,是一篇诗歌评论。讲的是《律诗的研究》。

    这是新月社诗歌的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提倡新诗要进行格律化。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自从新诗发展起来之后。很多诗人写起了“自由诗体”。

    所谓自由诗体和后世的口水诗类似,写的太过随意,没有诗歌应该有的优美。

    闻易多在《律诗的研究》中提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此时的闻易多还在美国留学,他是1922年7月前往美国,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

    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

    第三篇是林子轩的诗歌,就是那首《再见,康桥》。

    徐至摩觉得这首诗歌最能展现新月社的诗歌主张,也就是音乐美和绘画美。

    整首诗歌带着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