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前……那岂不是……”李治感到非常的吃惊。“还有,为什么不计算雉山县在内?难道说……难道说……”李治像是想到了什么,说了两遍都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通往雉山县的道路被山上落下的巨石阻塞,洪水刚刚退却之时,下官也曾组织人手试图打通通往那里的道路,只是阻塞的山石太多,而且有许多巨石太过巨大,根本就无法清理。再往后……再往后就已经无力组织人手前去清理……”

    这一次连李恪也不禁动容,说道:“如此说来,那雉山县岂不是成为绝地?”

    “那倒不是,雉山县虽说通往这里的道路被阻塞,但是向西北可以通往歙州,往东南还可以通往婺州,那两个方向的道路都比较平坦,所以应该不会都被阻塞才对。”

    “那你为何当初不派人绕道前往雉山县了解一番具体情况?”

    “回奏殿下,洪水退却之初,下官在派人挖掘山石之时,雉山县令曾经派人翻过山梁给臣报信,说他们那里情况尚好,有当地富绅家中的粮仓未被洪水淹没,正在试图向他们借粮赈灾,让下官勿以雉山县为虑,所以下官这才没有把精力放在那边。”

    李恪听后略作思索,然后说道:“不行,本王不能亲眼看到,实在是放心不下。这样吧,你看看能否安排一个想到给本王带路,本王带领亲卫前往那里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二十五章 城门口

    第二十五章 城门口

    杜松闻听后不由得面露难色,说道:“辽王殿下,这个……前往雉山县需要翻越两座山梁,目前的情况下……恐怕体力不支……”

    见到李恪神色有些不对,旁边的睦州司马赶紧上前解释道:“殿下可能有所不知,睦州城内的粮食早就告急,目前城内居民每户每日只能提供二两粮食,即便是官员也不例外。所以,城中之人很难找到有体力翻越山梁的人,还望殿下见谅。”

    李恪长叹一口气,看了看杜松以及睦州司马陈成克,低头思考了一番后,对两个人说道:“你二人带着本王去粮仓看看,就你们两个人,其他的人都先忙去吧。”

    杜松以及陈成克听后一愣,但还是按照李恪的吩咐去做了。

    粮仓就在城外不远的地方,两个人坐在李恪的马车内很快的便带着李恪来到了粮仓。粮仓的大门外,李恪看到守在门口的士卒一个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心疼。再看看围墙内的二十几个巨大的粮仓,都已经破烂不堪,只有其中的三座勉强还是完整的,不由得叹了口气。也不理睬杜松和陈成克两人,直接向这三座粮仓走去。在每个粮仓的门口停留了一下后,对着两人说道:“本王在这三座粮仓内各给你们留下五百担粮食,算是用作救急之用。记得这件事万不可张扬出去,否则的话只怕你我三人都将性命不保,听到没有!”

    两个人听完后有些糊涂,不明白李恪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在李恪的示意下,才打开仓门向内观看。当看到这座可以容纳十万斤粮食的粮仓之内,居然有着一半的空间都装着粮食,不由得惊讶万分。看看李恪再看看粮仓内的粮食,一时之间张大了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能表达出自己此刻的震惊。过了许久,杜松这才结结巴巴的问道:“殿下……下官……下官……该……如何……向下面的人……解释……解释……这……这……突然间……多出来的……粮食……”

    “你只管说是本王带来的赈济粮食,至于说是怎么送到这里的,吗、你就不要去解释了。记得,先前几天要逐渐的放大每日供应的数量!还有就是,本王送给你们的这些个粮食的事情,你们最好彻底把这件事给忘记掉,永远也不要再想起。听到没有?!”

    “是,殿下。我二人明日便按照殿下吩咐,前去指定地点接受殿下发到睦州的赈灾粮食。只不过,睦州城内粮食短缺,运送粮食的车夫一时没有克制住自己,造成偷食过量的粮食,被活活的撑死,还望殿下莫要怪罪他们。”

    李恪听后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厚葬了他们吧。”

    只是在睦州城内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李恪便忍不住带着二十名亲卫步行赶往雉山县。这二十名亲卫都是当初最早一批接受过闪电部队训练的人员,算得上是李恪嫡系中的嫡系,后来又在铁牛和程怀亮两个疯子,采用地狱般的训练下脱颖而出的尖子中的尖子,完全不是那种外表上看起来光滑鲜亮,实际上没有一点用处的仪仗队可以比拟的。李恪虽然身为王爷,但是一直以武将作为自己的职业,但是每天的锻炼从未有过停止,即便是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船上,仍旧没有放下每日的刻苦训练。几十里的山路,对于李恪和他的这些个亲卫们来说,根本就不在话下。

    可能是都知道通往睦州的道路已经被阻塞的消息,他们一路行来并没有遇到任何的行人,就连翻过被巨石阻塞的路段后,进入到雉山县境内,偶尔的经过一些个零星的,甚至都算不上是村落的居住点,也是见不到任何的人,只是一些明显经过洪水破坏的残破房屋。这期间,他们也曾经进入过房屋内查看,很明显都是很久没有人居住过的样子,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以及蛛网。

    心情沉重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过任何一具尸体,这至少可以说明,这一带并没有因为洪水的缘故,造成大量的伤亡。“也许这个雉山县县令真的是一名有本事又有能力的官员,从而使得雉山县的百姓免于遭受苦难。”李恪不免产生了心存侥幸的心里。“如果这个雉山县令真的能够使得这里大多数的百姓,都免受洪灾的伤害,我绝对会向朝廷为他请功的!”

    从被山石阻塞的地方到达雉山县县城,不过是二十余里的路程,李恪越走心里就越是沉重。雉山县城已经近在咫尺,道路两旁乃至身后不远处的村庄都是一片荒芜,不要说人影,就连空中也见不到飞鸟的踪迹。道路两旁的田地里,更是没有任何整理过的痕迹。这绝对是不正常的现象,洪水过后进行补种农作物失败,和根本就没有翻耕过的土地,李恪一眼便可以辨认的出来。如今的田地里的野草都快有一尺多高了,而且是毫无规矩的四处乱长,这只能说明这附近已经没有人居住。这里距离雉山县城已经不足五里,远远地甚至已经可以看清楚雉山县城的城门,居然还看不到人烟,其近况便可想而知。

    再往前走了两里,不但看清了紧闭的城门,甚至在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巡逻的士卒。李恪叹了口气,然后率领亲卫绕向另外的城门。

    来到雉山县的南城门,远远地便见到城门附近十分的冷清,只是在城门口有几个持枪的士卒,正在有气无力的抱着长枪有气无力的靠着城墙坐着,也不见他们相互交谈,只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李恪身旁的亲卫见到那些个负责把守城门的士卒的样子,不由得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这些人也配做我大唐的士卒?这要是放在咱们营州,早就拉出去打他四十军棍,然后开除军籍了!”

    李恪听后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带着亲卫们向着城门口走去。当他们来到门口的时候,城门左侧一个队长打扮的人睁开了一只眼,看了李恪众人一眼,有气无力的说道:“按规定,每人需上交三文钱的城门税方可入城。”说完这些话又伸脚踢了踢脚旁边的一个破盒子后,便闭上了眼,仿佛是说这些话就已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一般。

    还不等李恪发话,他身边的亲卫队长郝童就高声喊道:“看看你们这副熊样,也配做我大唐的士卒吗?真是丢尽了我大唐铁军的颜面!现在听我的口令:全体起立……排成两列队形……”

    还不等郝童把话说完,那个队长打扮的人便再次睁开一只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有气无力地说道:“这位爷,即便是您的军阶比小的高,也请您省省力气吧。我们要是有力气站起来列队的话,早就逃离这里了,哪还会在这里干耗着等死啊!不如您看在咱们也曾经为大唐出过力的份上,给我们口吃的让我们别做个饿死鬼好吗?”

    “……”郝童听完他的话一时之间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样辩驳、申斥于他,挽袖子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