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立刻离开的背影,苏力澜心有不甘的想就此离去,回到沈阳城内组织人手与他决一死战。但是再想想唐军攻城器械之犀利,实在是己方无力抗衡的,只怕是坚持到最后一刻也无法给大唐的军队造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失,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沈阳城内的百姓。想到这里不由得仰天长叹,然后命令自己的亲卫回去报信给高景逸。

    沈阳城城主府内,得到消息的高景逸脸色已经涨成了猪肝色,浑身更是被气得一颤一颤的。随手抓起手边的茶碗用力的摔在了地上,然后又不解气的在屋内四处乱转,看到什么就随手推翻在地。站在下首的十几名将军则一个个的闭口不言,唯恐一开口被他迁怒到,把怒火发泄到自己的身上。

    “我要死守沈阳城,我要和他决一死战!我要……”高景逸回到座椅前,无力的瘫倒在座位之上。

    见到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发泄,手下的将官这才敢上前进言道:“殿下,想我沈阳城中昨日还有十万大军,谁知一战之下,甚至没有给对方造成伤亡就已经损失过半。长此下去,只怕对我高句丽不利。我等均为武将,能够战死沙场那是我们的本分,但是殿下贵为千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故而末将等认为,殿下还是先行退避的好。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殿下完全可以先行退入我高句丽腹部重地重整军队,在吸取今日之教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假以时日一定可以率领我高句丽大军恢复失地!”

    “难道说……难道说就没有别的办法可行了吗?”高景逸心有不甘的说道。“我高句丽的十万大军居然被他五万人马打得如此狼狈,本王实在是……实在是……唉……”

    “殿下,我军此次失败并非将是不肯尽力,实在是大唐的军队太过于强大,军械的威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任何人在没有想到破解的办法之前,都是无力与之抗衡的。但是末将等相信,只要能够用心思考,一定可以想到破解的办法的。所以还望殿下不要在意这一时的得失,一切当以我高句丽的安危考虑啊!殿下!”

    “唉!也罢……本王就听从诸位将军的劝阻,暂时退兵。此番回去之后,本王一定要卧薪尝胆,总结此次失利的经验教训,迟早有一天,本王要亲率大军一雪今日之耻!”

    “殿下英明!”众将官纷纷应和道。

    一个时辰之后,高景逸在李恪派来的一百名士卒的监督下,带领着五千士卒高举着白旗,灰溜溜的从南门撤离沈阳城。

    与此同时,大唐的五万将士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进入沈阳城。入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人员在城门府衙的重要地点贴出安民告示。告示中提到,只要城中百姓不做出危害大唐军队以及反对大唐统治的举动,大唐将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此,被高句丽占据了上百年的东北地区重镇沈阳终于又回到了大唐的统治下。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四十七章 摊牌

    第四十七章 摊牌

    经过几天有条不紊的安排,沈阳城内恢复了正常。李恪下令把大都督府由营州迁往沈阳,同时给朝廷去信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沈阳城经历过李恪的那一次破城以后,城内的居民人数一直没有得到恢复,如今的沈阳城内只有两万多户居民,很多房产都处于荒废状态,诺大的一个沈阳城给人的感觉显得非常的空旷和荒凉。

    姜武平当初在居民发生暴乱以后,顺势把大量已经变成无主之地的富商宅院收归国有,当然其中最为豪华的几处宅院则成为了他个人名下的产业。由于沈阳城内还没有恢复人气,大量的闲置房产也就没有来得及转让出去。李恪手下人在清理总管府的资料时,首先清理出来的就是这些个房产证明。对于姜武平手中的房产,李恪自然是毫不客气的便予以笑纳,而剩下的那些个无主的房产,也被他用当时的市价统统的购买下来,所花费的银两直接上缴国库。对于现在的李恪来讲,这区区的数万两白银实在是毛毛雨,根本就不值一提。

    沈阳城内的百姓经过安抚之后,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城内的人口系数太低,所以经过商议,李恪下令从营州原来下辖的属地往这里大量的迁徙人口,尤其是他个人名下的所有产业全部的迁徙到了沈阳城内。为了刺激百姓的迁徙决心,所有迁往沈阳城内的百姓,每户人家可以到辽王府设立的专门机构领取,由他个人出资设立的安家费纹银二十两,并且在三年内不用交包括住房的租金在内的任何的税费。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二十两纹银足以让一个五口之家解决三年的温饱问题,如果再随便找点事干,完全可以进入小康生活。

    正正的忙碌了十天,一切相关的法令发布完以后,李恪把观摩团的所有成员都叫到了新的大都督府内。贮备兑现他当初许下的诺言,派亲卫送这些人回到各自的部族。

    酒宴之上,一些列繁琐的礼节过后,李恪说道:“当初在攻打沈阳城之前,本王曾经答应过你们,半月之内本王将派出亲卫护送你们回到各自的部族。如今,沈阳城已经成为了本王的治地,而且已经初步的安定下来,所以现在本王贮备兑现当初许下的诺言。

    大唐的强盛富足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你们通过这些日子的耳闻目睹,想必已经有了切身的体验,在这里本王也就不再赘述。现在本王想要知道你们各自部族,今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我大唐?

    本王爷知道,你们这些人都做不了各自部族的主,所以本王也不打算为难你们,只是让你们把本王的话带给你们的部族首领。天下的局势就是这样分分合合,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前朝虽然强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威震四方,八方来朝的地步。

    但是,现在是我大唐在掌管中土,而我大唐也有足够的力量震慑或者征服,那些个不愿服从朝廷统治的力量。然而,当今圣上圣明,不愿意制造无边的杀戮,而是希望通过温和的政策,让那些个尚未归顺朝廷的势力,感受到大唐的仁慈与宽厚。

    本王也不想率军四处征战,但是如果有人到现在还妄想凭借一隅之地进行顽抗,而不肯归于王化。本王正值青春年少,浑身有着使不完的精力,也不介意率领大军四处游猎!

    希望你们能够把本王今日的话一字不落的转告给你们的首领。”

    听完李恪的这一番话,酒宴之上顿时间变得鸦雀无声。过了许久,契丹的军事统帅拓石隶站起来冲着李恪施了一礼后,不卑不亢的问道:“敢问辽王殿下,末将可否理解为这是您抑或是大唐对我们下达的最后通牒?”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你应该明白。之前,你们能够独立出去,是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可以约束你们,现在我大唐强大的足以让四方归服。”

    拓石隶直视着李恪,毫不退让的说道:“辽王殿下,还请您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您的这番话的目的是威慑还是最后通牒!”

    望着拓石隶,李恪微微的一笑。“你不过是契丹人的一名将军而已,此次前来的目的不过是观摩我大唐的作战,并且把你的所见所闻以及本王刚才的话带回去,呈报给你们的首领。至于怎么理解,那就是你们首领的事情。而你,没有任何的资格在这里指责本王,本王也没有义务解释给你听!”

    拓石隶一时之间哑口无言:是啊,在没有得到首领的首肯之前,自己确实没有资格去质疑,更没有资格去挑起双方之间的战争。一旦由于自己的言语不当,直接引发这个辽王殿下率军攻打,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契丹根本就无力阻止大唐如此的犀利进攻。再说,即便是自己回去,并且就自己所了解的大唐军队目前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结果依然不会有什么两样。高句丽训练有素的十万大军,都无力阻止住大唐的进攻,而契丹就算是倾尽举国之力,也根本就组织不起来十万名青壮来抵御大唐的进攻。

    想到这里,拓石隶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事已至此,如果口气软下来的话,只怕会让所有的人看笑话。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在下忝为我契丹军事主官,又岂能在别人的威逼之下服软,那岂不是令天下人笑我契丹没有硬骨男儿!在下知道大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