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回京也不知道可以停留多久,所以他必须的抓紧时间,先把这件事给搞定才行。原本他还想把玻璃制品的厂房设在营州自己的大本营,但是考虑到营州地处偏僻,加之原材料都出自南方,即便是可以生产出来,单单是运送到中原地带进行销售,就要增加很多成本再说以当时的路面条件,长途运输易碎的玻璃制品,还不照着一半的折损来计算。这可都是大把的真金白银啊!

    考虑再三,他最终还是决定把玻璃厂设在长安附近,虽说管理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却可以做到利润最大化。

    拿定主意之后,他便在长安城外购置了一处庄园,然后在开始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的同时,派出人员前往建昌(后世的江西修水县,我国石英砂的主要产地之一)采办石英砂。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李恪都在忙碌中度过。转眼之间,春节的假期已经过去,第二天就要开始早朝。李恪开始为第二天的早朝做准备。热气球和火药的是一定要交付朝廷使用的,这关系到大唐未来的繁荣昌盛。最主要的是以营州一地的实力,不论是物资还是专业人才都无法与京城相比,与其在营州闭门造车,不如交给朝廷去办理这样一来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量制造出成品,以供军方使用。

    第二天的早朝,兵部首先拿出一份来自营州的战报,战报上说最近高句丽方面几次在营州东北部制造矛盾,均被大唐军队果断的出击,将来犯的高句丽军队驱逐出大唐境内。目前营州的局势有些紧张,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看到这份战报,李恪知道李靖和薛仁贵已经准备好打通梨树沟铁矿的通道。有他们两个人在那边主持大局,他完全可以放心的在这边处理自己的事情。

    朝堂之上又处理了一些事物之后,李世民就要散朝。李恪见状连忙上前说道:“启奏父皇,儿臣这里有两样东西,想请父皇和各位臣公一同观摩,不知是否可以?”

    李世民听后不由得嘴角微微向上一挑:看来这小子又有新花样了!这一次不知道又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准奏。”

    “启奏父皇,儿臣此次所拿之物有些巨大,故而存放在宫门之外,还望父皇派人拿入宫中。另外此物要想观看,还需到一开阔地点方能展开。儿臣建议,父皇不妨和众位臣公到承天门上观看。”

    李世民听后微微皱眉。问道:“为德(李恪的字)所说之物是何物品,作何用途,又有多大还要到承天门上去观看?”

    “回禀父皇,此物儿臣命名热气球,不曾充气之时用一架大车便可装运。此物使用前需先向内充气,充满气后高四丈宽三丈,可以携带四人升上天空。目前此物在营州用于军中,只要在上面安排两名士卒,百里之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看得一清二楚。另外此物还有一种用途,只是有些危险需事后交由兵部或者工部检验效果。”

    李恪的这番话就像是把一只黄鼠狼扔进了鸡窝里,朝堂之上立即便炸了营一般混乱不堪。飞天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的梦想,想不到这个爱制造新奇玩意的辽王殿下,在老实了两年之后,又一次制造出如此惊人的物件,这能不令人吃惊吗。

    愣了许久,李世民冲着李恪招了招手,吩咐他走到自己的面前,问道:“恪儿,你确定此物可以飞上天吗?”

    “回奏父皇,此物于七月底便已经试验成功,其后经过多次改造,直到确保了安全无误后,儿臣这才敢拿来向父皇禀报。”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三十章 李世民上天

    第三十章 李世民上天

    有了李恪的保证,李世民显得有些沉不住气,大手一挥:随朕去承天门上观看热气球是如何上天的!

    皇上已经发话,众大臣自然闭嘴,乖乖的跟在皇上身后去观看。

    为了避嫌,李恪并没有让自己的侍卫进宫,而是让皇宫内的侍卫们把热气球搬了进来,在李恪的指导下,皇宫侍卫们迅速的把热气球组装了起来,并且开始用鼓风机往里面灌气。

    一刻钟(相当于半小时),热气球内充气完毕,李恪开始进行加热,同时让皇宫侍卫们按照四个方位各自守好一根缆绳。缆绳上每隔五丈有一个标记,由于这一次只是证明给所有人看,热气球是可以飞上天的,李恪不准备上升到很高的高度。所以他吩咐那些侍卫们,一旦热气球的高度达到十丈,他们便要用力扯住缆绳,使热气球不再继续上升。同时在热气球下降的时候,四个方向的缆绳要相互配合好,不要让热气球偏离了方向。

    热气球在空中只是稍事停留,李恪便开始控制热气球缓慢的下降。冬天的空中风比较大,在他的大声指挥下,皇宫侍卫们着实的出了一把子力气,才使得热气球在降落的时候没有落到皇宫墙外。

    等到李恪成功的落地的时候,李世民早已经带着一群大臣等在了热气球的旁边。也不等李恪开口,李世民便一指热气球内部,说道:“刚才你说里面可以站下四人,朕要上去尝试一番上天的滋味。”

    “臣李绩为陛下保驾。”李绩是什么人啊,那脑子反应的叫一个快,知道这会儿阻拦也不会有用,索性改变策略提出了保驾的说法,以求能够第一个登上热气球。

    原本还要劝阻的那些个大臣们,那可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一见李绩如此说,也纷纷改口愿意追随皇帝陛下身旁。最后还是李世民决定最后一个名额交由长孙无忌。这样一来,文武大臣各有一名陪同他一起上天,也算是平衡了文武大臣,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给热气球加温前李恪问道:“父皇,我们就上升到二十丈吧?”

    李世民一边带着李绩和长孙无忌好奇的四处观看,一边说道:“为什么要设定高度?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李恪耐心的解释道:“第一次乘坐热气球升空,如果过高的话可能会产生眩晕的感觉。另外现在是冬天,空中会很冷而且风也会很大。热气球很可能会被风吹走。宫内的侍卫虽说孔武有力,但是还不习惯控制热气球的走向。所以儿臣认为不宜升的过高。”

    “哦。”李世民点了点头。“热气球最高可以上升到什么位置?”

    “儿臣最高上升到一百丈。再高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有很多不便。首先来讲,用于控制热气球的缆绳,四根长达百丈的缆绳重量就有几百斤,已经远远超过承载的四个人的重量。再有就是高空之上气流变化无常,很难控制热气球的走向。就比如咱们刚才是在皇宫内升空的,如果上升到百丈以后再降落到地面,很有可能是长安城外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任意地点的。”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突然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要造这热气球的呢?”

    不知不觉中热气球已经开始离开地面。李恪一边控制着温度,一边说道:“儿臣是在放飞孔明灯的时候得到的灵感。”

    李世民等三人听后恍然大悟。长孙无忌更是拍着额头说道:“我说此物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原来就是个放大了许多倍的孔明灯!”

    李恪不满的冲长孙无忌翻了放白眼:这几家伙到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贬低自己这个不是他妹妹生的外甥。自打他知道史书上记载的李恪的死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后,现在的李恪就没给过他好脸看。甚至还一度要求自己名下的产业,遇到长孙无忌府中的人前来购买的时候,价格一律翻倍,这件事后来还是在李世民的干预下才放弃。

    李世民显然不想看到两个人发生矛盾,开口说道:“是否可以想办法控制这热气球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呢?另外你刚才还提到有什么东西可以配合这热气球一同使用,是什么?”

    “儿臣确实有办法控制这热气球的走向,不过要想造出这个东西来太过麻烦,而且耗时很长,还牵扯到许多大唐工匠不曾掌握的技巧,单单是教会他们这些相关的知识,怕是也要耗费近一年的时间。而且儿臣害怕这些技巧一旦流传出去,又会对我大唐产生威胁。所以儿臣一直在纠结,是否有必要传授这种技巧。

    至于儿臣所说的配合热气球使用的东西,是从一个炼丹的老道那里得到的灵感。用硝石、硫磺以及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在一起,用火点燃后便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儿臣给此物起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