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万一撞到星星怎么办!”

    听完李恪的话,不仅云儿抿着嘴笑了起来,就连旁边的两个丫鬟“噗哧”一声笑出声来。笑过之后,云儿的神情又黯淡了下来。幽幽的说道:“殿下,云儿真的很想家人,很想飞到天上去看看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李恪伸手把云儿搂入怀中,柔声说道:“既然我的云儿想到天上去。那么本网就一定会满足你的这个愿望的。”

    “真的吗?……云儿知道殿下在安慰云儿……”

    “本王可是很认真的在和云儿说哦!今日太晚了,等到明日起床后,我们便一起做一个三丈大小的孔明灯,然后在里面点上一百支,不,一千支两尺长的大蜡烛,然后再在孔明灯下拴上一个大筐,一个足以装下本王和云儿的大筐,这样的话我们不就可以上天了吗?”

    云儿的眼睛睁得老大。“真……真的可以吗?”

    “不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我的云儿敢和本王一起去试一试飞到天上去的感觉吗?”李恪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因为就在上一刻,他想起了后世的热气球。虽说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最基本的原理他还是懂的。有些东西总要有人去试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营州城内的所有布匹店一开张,店内的细纱便被大都督府内的人买走。

    大都督府内更是聚集了上百个精于缝纫的工人。在辽王李恪的亲自指挥下,把整匹的细纱从中一折为二,然后放入锅中上浆。晾干以后裁剪成辽王画好的形状,把四边包好以后,按照事先做好的编号,缝制在一起。

    经过众人的努力,终于在第三天缝制出一个直径达三丈(将近七米),高约四丈半(约十米)的椭圆形巨大球体。而用于乘坐人的藤筐,也已经编制好。

    最最令李恪头疼的是点火装置以及燃料。记得在后世的电视中曾经看到,热气球的点火装置都是电子打火,而燃料则都是气体或者经过雾化的燃料。以现在的生产能力来看,不要说这些了,只怕是连盛放燃料的密封罐都不可能做得出来。

    本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原则,李恪在这三天里不停地寻早和测试各种可以作为燃料的物品,最后终于选定了自己旗下的酒厂所造出来的烈性白酒作为燃料。

    至于液化装置,则采取了手动气化方式,这个装置就像是后世打农药的喷雾器,不同的是不是用手去摇,而是用脚去踩。为了找到合适材料,足足的浪费了李恪十天的时间才算完成。

    点火装置就简单了,直接找了个炭盆充数。这也不能怪李恪犯懒,这东西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而他对电气更是了解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做电子打火装置。

    为了让热气球能够顺利的升空,他又下令在摆放热气球的地方左右各搭起一座两丈高的架子,用于点火前先把气球立起来。这也是没有喷射装置,火焰达不到一定高度才采取的变通方式。

    如今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择日点火升空了。李恪原本还想从黄历上找一个适合飞行的黄道吉日,谁知翻到底也没有找到个适宜升天的黄道吉日。再想一想。自己也不由得乐了:这个时代怎么会有人飞上天呢!再说,古时候“升天”代表着死去,谁没事吃饱撑的算一算哪天适合自己“升天”呢。于是也不再选取黄道吉日,直接选定第二天,也就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正式点火“升天”。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二十四章 李恪升天

    第二十四章 李恪升天

    大唐贞观十年,七月三十日,有史以来第一次飞天实验,在营州城辽王府别院进行。按说这一历史性时刻,应该广邀好友前来观礼才对。但是李恪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到底能否成功。所以事先也没有跟任何人说,只是让别院的护卫们前来帮忙。

    一大清早,李恪就吩咐十几个护卫拿着自制的手摇式鼓风机给热气球充气。十几个护卫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一个个累的直吐舌头,这才算把热气球给充满了气。又在几十个人的忙活下,终于让热气球进入了指定位置。

    看看两旁显得有些多余的架子,李恪觉得这不像是热气球准备点火,倒更像是火箭准备升空。李恪暗自想道:嗯。也许几十年以后,还真没准有人能吧火箭给造出来。

    正准备点火给热气球加温的时候,手下人来报李靖等人正携带者大量侍卫在门外求见。李恪先是一愣,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都是冲着这个热气球来的。这破东西还没完全立起来,就已经接近四丈高了,又这么大的体积,别人看不到才是新鲜呢。

    吩咐下去,请各位大人们到这里来观礼,地方有限那些侍卫们就在外院候着吧。

    时间不长,营州城内的文武官员近百人陆陆续续的进入院中。

    李靖带头给李恪施礼过后,来到李恪的身边小声问道:“殿下,这个庞然大物是为何物?不知将派何用场?”

    “此物本王起名为‘热气球’,前些日鬼节时,看到园中之人放飞孔明灯,心中偶有所感,这边试着做了这么一个。至于具体的用场,还是等这一次放飞成功后再说吧。万一失败,也省得别人笑话。”

    李靖点了点头,也就没有继续再问。

    李恪见到时间已经不早,也就不再耽搁。叫上云儿陪着自己一起进入到热气球下的藤筐之中。

    点火之前,李恪再三叮嘱侍卫们,一定要看好拴在筐下的四根长达百丈的粗缆绳。一旦盘在地上的缆绳不足十丈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抓住缆绳往下拽,使热气球不会继续上升。

    一刻钟后,热气球内部的温度达到临界点,热气球开始摆脱地球的吸引力,带着李恪和云儿离开地面缓缓向上升起。

    地面上正在围观的众人哪曾见过这等场面,不约而同的惊呼出声。而篮内的的云儿更是兴奋地又蹦又跳的,抓住李恪的胳膊不停地用力摇晃,一边晃还一边不停地喊:“升起来了,升起来了!”

    很快的,热气球的高度超过了十丈。云儿此刻已经不再蹦跳,而是趴在藤筐边上下四处张望,进入眼帘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使得她再也没有时间去给李恪捣乱。

    不知不觉中热气球已经上升到五十丈以上,从藤筐中向下看,地面上的人已经和蚂蚁差不多大小。云儿再也顾不上兴奋,坐在筐内的地上,双手用力的抱着李恪的双腿瑟瑟发抖。

    李恪见状,便不再加温。蹲下身把云儿搂入怀中,柔声安慰。云儿心中虽然十分的害怕,却只是用力的搂着李恪,既不哭也不说话。

    不再有热气注入气球内,热气球开始缓慢的下降。空中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风,使得热气球已经偏离了升起的地点。在降到约二十丈高的时候,李恪开始在藤筐内指挥下边的侍卫用四条缆绳去控制热气球的运动轨迹。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之后,侍卫们开始摸清套路,在李恪不时的点火加温的配合下,终于又落在了起点之上。

    抱着云儿走出藤筐,吩咐侍女们先送她回去休息后,李恪来到李靖等人的身旁。此刻的众人一个个张口结舌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李恪却笑着说道:“幸好不辱使命,一次便侥幸成功。”

    “殿下。如果李靖没有猜错的话,这热气球应该是用作军事上的吧?如果军中有此物,只怕再也不会有敌袭一说!”

    “伯父不愧我大唐名将之首!没错,只要在藤筐内安排两个人,五十里之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即便是在夜间,只要天空中有星光便可看到十里之外的景象。”

    李恪的这番话,文官还觉不出有何稀奇之处,武官们却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提前十里就可以发现敌人动向,那么己方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届时就不是敌方在偷袭,而是己方设好口袋等着敌人自动的往里钻。这仗还没开打就已经胜了九分……

    “其实,这个热气球并非是防御之物。这一次只不过是第一次实验,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它能够顺利的升起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热气球下面的藤筐再大一些的话,譬如说可以一次乘坐一百名士卒,一百个弓箭手。在距离地面五十丈以上的高空,那将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想怎样射便怎样射,敌方却拿我无可奈何!”

    “嘶……”这一次李恪的话一出口,连文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