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的宝珠更是镶满刀柄以及刀鞘各处。

    “嘶……”姜文晖倒吸一口凉气。“这……这……这是我送给大哥的战利品,为何回到了你的手中?”

    李恪不屑的笑了笑。“十几年前,你的堂兄也许是名满天下的名将。可是现在嘛……哼哼!不过是个只知道聚敛钱财、丝毫没有廉耻之心,整日里就是到混吃等死的酒囊饭袋罢了!”

    姜文晖颓然的瘫倒在地上。一直以来,他都以自己的这位堂兄作为自己奋斗目标,谁知突然之间得知,自己的偶像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这种打击实在是来得太突然、太过猛烈。“不可能、不可能……我的堂兄是我见过的人中最了不起、最出色的人……

    一天以后,契丹方面派人来见李恪,并且送来了为数众多的牛羊来慰问大唐士卒。李恪也兑现了实现的承诺,包括伤病在内的一万两千多名高句丽族士卒,交到了契丹人的手中。这些人从此将成为契丹人的奴隶,当然也将担负起传宗接代,壮大契丹一族的重任。

    此次作战一共剿灭高句丽士卒三万三千人,这其中也包括了山顶营寨内的两千人。除去战死的六千余人外,尚有一万四千人是居住在高句丽境内的汉人。这其中有五千人左右被李恪直接留在军中效力,其余的人则派人送回营州大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再正式为大唐效力。姜文晖在李恪作出承诺,不让他参与任何针对高句丽的战争以后,化名李文辉成为了李恪帐下的一名军官。李恪则对外宣称,高句丽大将姜文晖由于拒不投降,被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经过五天的休整,大唐军队正式开拔,目标直指此次作战的最终目的地梨树沟的铁矿营地。

    早在与姜文晖作战之前,薛仁贵便已经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前往梨树沟一带布防,以防止高句丽方面听到消息后,把队伍撤回到高句丽境内。

    梨树沟三面环山只有西南方一条出入口,高句丽负责守卫铁矿的一万人就驻扎在铁矿旁的开阔地内。矿场内挖掘出的铁矿要先在这里进行初步冶炼,制作成为铁锭后再运往国内。

    要想拿下这里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强攻,二是围困。考虑到围困的时间要比较长,不利于大唐作战。所以决定采取强攻的办法,强行攻破这里。

    按照当时的作战惯例,发动冲锋时的第一波队伍,肯定是那些刚刚加入到大唐军队当中的原高句丽士卒。但是,李恪并没有这么做,实际上在安排这些人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意识的把他们的编制打散,分散到大唐军队的各个小队当中。

    他的本意是防止他们聚众闹事或者干脆做了逃兵。发动进攻的时候也没有专门把他们单列出来,谁知他的这一举动却令这些降卒们大受感动,认为这位辽王殿下没有歧视他们,更没有把它们当做外人。所以在发动进攻的时候,这些个人格外的卖力,这倒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有他们做表率,大唐的士卒们哪肯让他们抢去了风头,立刻也使出浑身的力气去进攻。在这所有人都奋勇争先的情形下,这场从上午开始的战斗,还不到晌午就已经攻破了敌方的大营,高句丽方面的抵抗也越加的无力。

    又抵挡了片刻,高句丽的将领见到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放下武器向大唐投降。

    打下铁矿之后,该怎样处置倒成了一道难题。这里距离刘家集的屯兵点并不远,只有五十里左右。但是要想把挖出来的铁矿运到那里却要翻过一座山。这座山虽说并不高而且大军也可以行军,但是铁矿石确是笨重之物,翻山越岭实在是太过困难,所以这条路基本上行不通。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借道契丹这样一来要绕出近二百里的远路不说,这座铁矿原本就是契丹人先发现的,难免心中没有什么想法。所以这条路也行不通。另外一条路则需要进入高句丽的境内,虽说只是多走出了不到一百里就可以进入大唐境内,但是以两国现在的态势,也是不可能的。

    思考再三,李恪只能无奈的决定先把矿场封闭,等到拿下高句丽附近的州县以后再重新开始挖掘。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二十一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二十一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五月二十五日,长安城,早朝。兵部尚书呈上一份营州的战报。

    太宗李世民听闻是三子李恪发回的战报,便垂眼观看。这份战报很简单,大意为五月初二营州大都督辽王殿下亲帅两万士卒出战,于刘家集、七松岭、梨树沟三战三捷,全歼高句丽大军四万余人,并斩杀敌主将姜文晖,高句丽自上至下无一人逃脱。此战我军损失士卒一千两百一十二人。另俘获俘虏两万余人,其中一万六千余人原本是前朝逃避战乱的中原人,被俘后愿为我大唐出力。另有缴获物资尚未清理完毕,详细战报待回返营州大营后另行上报。最后的署名是营州大都督府折冲都尉薛仁贵

    李世民看后心情大好,站起身接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让王公公把这份战报交给朝堂之上的群臣观看。堂上之人看完战报之后,虽然觉得两万人马全歼多过己方一倍的人马,而且只损失一千余人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是毕竟是打了一场胜仗,这个时候有谁会不开眼的这时候提出疑问,去触动皇帝陛下的神经。所以,一时之间朝堂上下一片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太宗心情大喜之下,宣布所有参战有功将士一律官升一级,至于辽王李恪已经升无可升,也就只好口同表扬一番。

    十余日后,由李靖亲自起草的详细战报送入京城。这一份战报详细的记录了整个战斗经过,以及缴获的物资以及俘虏的情况。如果说第一份战报的起草人薛仁贵,还不为大家所熟悉,其中还有可能有虚假夸张的成分在里边,那么李靖这个带兵几十年的老将则是出了名的严谨,他的战报从来不会有丝毫的虚假成分。

    在相信了第一份战报的真实性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一个不满二十岁,而且是以文采出众和满脑子稀奇古怪想法的王爷,外加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将领,居然能够以不及对方一半的人马全歼对方,而己方的损失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这样的战例自古至今也绝不多见。现如今朝廷中那些戎马半生的名将们,更是尚未有一人做到如此地步,这也难怪所有人会如此震惊。

    就在李恪的名字再一次在京城引起轰动的时候,他却正带着云儿躲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享受着很久没有享受的闲暇时光。

    这半年来,他一直在忙于军事上的事情。虽说云儿就在他的大都督府内,怎奈他每日忙完之后都已经到了深夜,回到后宅唯一的念头就是倒头睡觉,所以极少有时间和云儿单独相处。

    现如今,既定目标已经达到,军校的事宜也在李靖的精心管理下初具雏形,日常的军事训练也全部交给了薛仁贵去处理。剩下的大把时间,自然要用于弥补一下半年来对云儿的冷落。

    云儿此刻正靠在李恪的肩头听他讲鬼故事。每当李恪讲到精彩之处,她便半是撒娇半是害怕的往他的怀里拱。李恪也乐得如此,讲起来也就越发的卖力气。

    云儿在年前来到李恪的身边时,李恪就已经告诉大都督府中所有的人,她今后就是他李恪的王妃。虽说只不过是个偏她的妃,但是在他没有正式大婚以前,作为唯一一名陪在他身边的王妃,而且云儿的性情十分温婉,从不去摆王妃的臭架子,阖府上下还是非常喜爱和尊敬。

    两个人的身后不远处,两名十四五岁面目清秀,手脚灵力的小丫鬟正在闲聊。目光时不时的从他们二人身上扫过,以免他们有什么吩咐的时候听不到,引起他们的不快。渐渐地,两个人也被李恪所讲的故事所吸引,为了听得更清楚些,便稍稍的往前凑了凑,再往前凑了凑……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李恪两人的身后。

    当李恪讲到高 潮部分的时候,两个小丫头也忍不住随着云儿一起惊呼出声。当看到李恪和云儿同时转过身望向她们的时候,这才意识到犯了忌讳,两个原本就已经被李恪所讲的鬼故事吓得脸色惨白的小丫鬟,赶紧跪倒在地,乞求原谅。

    云儿并未生气,反倒是笑着说道:“没关系的,既然想听的话,就在一旁听就是了。殿下您认为呢?”

    李恪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