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锋部队在付出了近两千人的巨大伤亡代价后,终于退回到山上与中军部队会和,至此大唐的军队在对方的这一次突然袭击当中,一共损失了将近三千人,这已经是近五年来军队所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伤亡,同时也是李恪带兵打仗以来,所遭遇的最大的一次伤亡。

    中军大帐之内,李恪的脸色非常的难看,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站在他身旁的秦琼的脸色也不比他好看,因为大唐军队上一次的重大伤亡,也是出自他的军队,也就是回纥人袭击他的都督府的那一次。作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武将,自己所指挥的部队连续两次出现重大伤亡,所说都是事出有因,但是在他看来他的颜面已经荡然无存。

    倒是坐在正中央的大座上的李世民,尽管脸色也并不好看,却还是开口劝解两个人道:“朕知道此番虽然损失了数千士卒,但是错并不在你们,所以你们也就不要过意内疚。”

    房玄龄也在一旁说道:“是啊。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在这里生闷气,而是要想出一个破解他们这种到处打洞的办法来,不然的话我们将会处处受制于人。”

    秦琼抬起头来张口欲言,但是努了几努后只是无奈的“嗨!”了一声后,又把头垂了下去。

    李恪突然间高声说道:“来人!传令下去,将营地四周五十丈以内的树木全部清空,另外后军大营前三十丈内也不得留下任何的树木,所有不当值的士卒全部去做,我要在天黑之前完成任务!”

    李世民的眉头一皱说道:“为德,你这要放火烧山吗?”

    李恪咬着牙说道:“他们不是愿意当老鼠吗!那我就将他们全都给烧出来,我就不信他们能够在地下躲到什么时候!”

    第二天一早,数百门神威大炮便全部架了起来,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数百颗燃烧弹呼啸着投向了倭国人在山脚下挖出来的半地下工事附近。虽然现在正值夏季,灌木丛和野草内的水分含量很高,但是燃烧弹内有着大量的火油,即便是附着在土地上面都能燃烧很久,就更不要说那些个灌木丛和野草。再说灌木丛在被引燃之前,首先便会冒出浓烟,即便是一时之间无法燃起大火,单单是冒出的浓烟就绝对够躲在工事内的倭国人受得了。

    一轮炮击过后不久,山脚下便升起了滚滚的浓烟,并且伴随着一阵高似一阵的大火,再加上天公作美,风势居然将浓烟和大火吹向了山外的丘陵地带,从而使得大唐的军队免受了烘烤的痛苦。

    充其量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便可以看到有倭国人开始从山脚下的地下的工事内逃了出来,嘴里叽里咕噜的不知道叫喊着什么向着山上跑来。不用问准是经受不住大火和浓烟的双重考验,这才逃出地下希望大唐军队能够给他们一条活路。但是李恪根本就不为之所动,直接派出一队连弩兵在大营外列队,只要是敢靠近这边的倭国人一律予以射杀。

    火势渐渐的蔓延到了丘陵的边缘地带,不过没有火油的助燃,火势蔓延的速度明显的满了下来。但是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炮营开始进行延伸炮击,直接将山外的附近几个丘陵覆盖到了炮火之下。

第六十八章 平倭 三

    第六十八章平倭三

    丘陵之上不像是山区,没有很多的乔木,大多都是以低矮的灌木为主,想要燃烧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却在最短的时间内冒起一股股的浓烟,瞬时间便将整个丘陵笼罩其中。半个时辰以后,大火裹挟着浓浓的黑烟就如同一头远古的巨兽,迈动着数十丈高的身躯,顺着丘陵地带一路向前驰奔而去。

    大唐的军队在连续不断的炮轰了一个时辰,并且大火已经远离这些紧邻山区的丘陵以后,终于做好了大军向前推进的准备。率先做好准备的正是头一天遭受到沉重打击的先锋部队,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重新补满万人编制的先锋部队,以散兵阵形在半山腰一字排开后,缓慢的向山下推进。这个时候的山下,大火虽然已经在山风的吹拂下向远处缓缓地移动,然而过火的区域却并没有完全的熄灭,到处都有尚未完全熄灭的余烬,裹挟着星星点点火星在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大军刚刚走出山区,迎面便吹来阵阵的热浪,顷刻间便令大唐的士卒们汗流浃背,然而早已经被仇恨积满了胸腔的大唐士卒,却像是丝毫的感受不到这股热浪一般,继续的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推进。如果不是在行动之初,李恪便下达了严令严禁擅自提高行军的速度,这些个先锋部队的士卒此刻只怕是早已经飞奔了起来。

    大唐军现在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先锋部队一万人,中军部分为四万,是大唐部队此番出征的战斗主力,剩余的五万人马为后军,这其中有三万人隶属于辎重营、工兵营等非战斗兵种,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运送给养以及建造军营或者制造攻城器械,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加入到战斗序列中来的,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或者是大军陷入到危急的时刻,他们也是会参加到战斗中来的。由于辎重营和工兵营在行军的时候要携带大量的给养,以及拆散装在车上运输的战斗、扎营工具,所以还另外配备了两万大军保护他们的安全。

    军队在行军的时候,之所以会每日只前进四十里便会安营扎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照顾辎重营和工兵营,辎重营和工兵营随行的大车虽然由牛和骡等大型牲畜拉着,但是毕竟每辆大车上装载的重量都近千斤,再加上那个时代都是土路,甚至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道路,遇到个沟坎的还需要辎重营和工兵营的士卒帮忙,每日间能够前进四十里本身就已经非常的辛苦了。

    所谓了每日六十里的急行军,指的都是作战士卒自身携带着武器、干粮赶路。至于每日八十里的全速前进,则是连一些不必要的譬如盾牌之类装备都要抛弃,这种赶路方式一般是追击已经溃败的敌军,或者是前往救援,一般的情况下部队是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行军的,毕竟这个时代作战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士卒,全速前进即便是抵达了目的地,士卒们也不能马上就投入到战斗。再有就是没有辎重营和工兵营,战斗一旦形成僵持态势,最终先支撑不下来的还是他们。而没有了战斗部队的保护,辎重营和工兵营的安全也就没有了保证,一旦遇袭后果就将是毁灭性的。

    十万大军,再加上辎重营、工兵营,在前进的时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即便是在平原之上行军,那也是绵延十数里的队伍,一旦进入到山区,遇到道路崎岖或者是狭窄的路段,辎重部队只能排成单行前进的时候,整个部队相差出一天,也就是数十里的路程,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好比像现在这样,先锋部队已经到达了山区外两三里的丘陵地带,中军部分则刚刚抵达山脚下,而后面的辎重部队却还没有抵达山顶,无形中已经来开了近十里的路程。

    先锋部队目前的任务并非是顺着火势前进的方向前进,而是在丘陵地带寻找进入地下工事的通道口。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活口,最好还是懂得大唐语言的活口,以便了解倭国人的具体布置,不然的话在与这些会打洞的地老鼠们交战的时候,不定还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寻找进入地下工事出入口的工作,比李恪预计的要简单得多。毕竟当初整个丘陵地带被大火和浓烟笼罩以后,要想不被活活的呛死在地下工事内,就必须要离开地下工事。而当那些个倭国人在仓促逃生的时候,是不会有时间想着将那些个通道口的大门关闭上的。

    当李恪等人登上了一座丘陵的顶端的时候,首先映入进他们眼帘的便是遍地的尸体。这些个尸体全部都分布在背对大唐军队过来的一面,所以大唐的军队在抵达这里之前是看不到这一面的凄惨景象的。散布于整个丘陵下半段的尸体,有近一半的数量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焦炭,这些个烧焦的尸体基本上都分布于远离丘陵的地带。剩下的近半尸体虽然并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或者痕迹并不明显,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面部表情无比的痛苦,并且全部都是将手放在颈部。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死于窒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所有人都感觉到有些意外的发现,那就是这些个死于窒息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身穿竹片或者木片制成的盔甲的壮妇和少年,只有极少一部分才是成年男子。由此众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