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第一猛将-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仍旧使得站在大炮旁边的十几位工匠被炮弹的碎片炸伤。

    有了这一次的惨痛教训,工匠们再进行炮弹研制的时候都小心了很多,但是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却始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而李恪在前一世毕竟不是军火方面的专家,而他所购买的那些军事方面的书籍、画册更是不可能教人如何制造炮弹,再加之他所掌握的知识也早已经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们,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已经不可能再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一切都只能依靠工匠们自己摸索了。

    此时距离唐太宗御驾亲征百济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大唐一直对百济地区采取怀柔政策,以尽快的恢复当地的经济。然而大唐的怀柔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倒令当地人认为大唐这么做是柔弱的体现,在当地一些不甘心就此沉沦的破落贵族的挑唆下,当地的民众不断的发动旨在推翻大唐统治的暴乱。

    大唐当初打下百济之后,便定下了怀柔为主的调子,所以为了不刺激百济当地百姓的神经,很快便将大军撤回本土,仅留下数千兵马作为维护当地治安。一开始百济人发动暴乱的时候,人数较少而且多为自发的,组织者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很快的便被大唐在当地的驻军给镇压下去。但是随着发生暴乱的逐渐升级,开始有一些接受过教育的人参与其中,这样的人通常都比普通百姓的见识要高出一大截,他们善于组织和鼓动百姓的情绪,甚至于还有些曾经当过兵甚至于做过军官的人加入其中,这些人通常都擅长练兵和指挥作战,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发动暴乱的势力也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大唐在当地的驻军再想进行镇压,就变得异常的困难。

    当百济发动暴乱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早就对百济心存觊觎知心的新罗国王,又适时的跳了出来,从暗中扶持并提供兵器装备其中几股实力比较强大的势力。很快的,百济的大唐驻军便被这些个层出不穷的暴动,给折腾得焦头烂额,求援的信件如同雪片般的送往京城长安。

    如果不是因为李恪事先便向李世民提及,等到新罗方面见到大事可为,忍不住跳出来的时候,再出兵连同新罗一起剿灭,从而彻底的将这里的隐患消除,李世民恐怕早就忍不住要再一次御驾亲征了。

    事情果然如同李恪事先预料的那般,当新罗见到大唐迟迟的不肯向百济方面派出援兵,便再也忍不住要跳出来了。不过新罗王还是留了个心眼,并没有直接出兵占领大唐所占据的百济领土,而是打着帮助宗主国平叛的旗号,将百济叛乱者所占据的靠近新罗国境的土地收入囊中。当见到大唐方面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后,胆子也就变得越发的大了起来,一口气将泗沘城以南的地区全部侵占,就连北部的党项城、南川停、金突城等大城也尽数收归己有,仅余下周留城、任存城、熊津城以及泗沘城四座城池,仍旧控制于大唐的手中。

    眼见出兵时机已经成熟,李恪在请示了朝廷以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海城的房遗爱统帅北海舰队的三万大军从东面沿海路直扑新罗人的国都金城。而李恪则率领三万大军从陆路经平壤直接进入到百济境内,首战便在南川停将驻扎在这里的两千新罗军以及数千百济的反叛军尽数消灭,又下令全军封锁住城池的四个出口禁止城内所有人出入,最后下令炮兵向城内连续发射了近百枚燃烧弹。直至全城完全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这才下令继续向南开进。

    期间曾有将领有些不忍,对此李恪不屑的说道:“鸭绿江以南的这些人,除去我大唐人以外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妄之辈,从来都不知道感恩,与其留着他们浪费粮食,倒不如尽数屠戮干净省心。”

第五十一章 灭新罗 上

    第五十一章灭新罗上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对于半岛上的人那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的。北边的那个国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生活在鸭绿江边的国人,只要能够给他们一顿饱饭吃,那边的女人就会趋之若鹜的偷渡到这边来,即便到了这个地步这个国家,却仍旧自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几十年前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我们的数十万英雄儿女永远的长眠在了那片不属于自己的国土上,但是根据前一世去过那边旅游的朋友说,他们那里的导游居然不知道我们的人,曾经帮助过他们抵御过联合**的入侵,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是他们的领袖率领着他们英勇的抵抗住了外国势力的入侵,从此以后前一世的李恪便再也不对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抱任何的好感。

    至于南面的那个国家,就更加的变态。在他们的眼中,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只要是这个世界上的名人,就都与他们的祖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是他们先人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留下的后裔。而作为他们近邻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甚至于传统节日都是剽窃自他们的传统。甚至于一些他们国家的所谓学者,经过一番研究还将诺大的中国领土,全部的划归到他们所谓的历史当中的国家的控制范围之中。

    对于如此恬不知耻的行径,李恪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语来形容他们。骂他们都是在抬举他们,唯一能够令他们闭嘴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彻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抹杀掉。前一世的他只不过是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但是老天有眼,让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赋予了他显赫的地位以及掌握着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于是他便一直再等一个机会,等着对方主动地跳出来挑衅自己的权威,这样的话他就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对他们施加残酷的镇压与屠杀。

    说来也是凑巧,正当李恪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一个同样在他的镇压与屠杀的名单当中,只不过一时间还来不及寻找到借口的海外岛国,却在这时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跳了出来,参与进了对原百济国的领土争夺上边来。

    李恪率领着三万大军刚刚离开南川停,便接到了来自泗沘城的求援信。新罗国的军队还没有靠近泗沘城,一群骑着矮种马,身材并不比大号的冬瓜高出多少的倭**队,目前已经在叛军的引领下迅速的向着泗沘城靠近,如今距离泗沘城只有不过百余里的距离,最晚将于两天后抵达泗沘城。如今的泗沘城中只有两千余大唐的士卒,对方的总兵力却至少是大唐军队的十倍,而泗沘城内看似还算平静,但是已经是暗涌流动,城内的百姓随时都有可能随着叛军的到来,配合叛军爆发暴乱,情况已经万分的危急。目前虽然已经将熊津城内的两千驻军尽数调来协助守城,但是形势仍旧不容乐观,所以还望大军尽快赶来支援。

    然而李恪的大军距离泗沘城至少还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沿途多有山路不说,不管走哪一条路前往泗沘城,都至少要面临两座以上的郡城阻拦。就算是每座郡城攻打下来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最终抵达泗沘城的时间都不会低于八天。可以这么说,倭国人的突然参战,彻底的打乱了李恪事先的作战计划,使得原本可以轻松应对的局面,陡然之间变的严峻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严峻并非是形势变得对李恪的作战不利,进而导致此番出战的最终失利。这里所谓的严峻是指泗沘城的形势变得严峻,非常有可能会因此丢掉此城。不过这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并不大,大不了守卫泗沘城的大唐军队撤出那里便是。

    相反的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倒是给了李恪在平定完半岛的叛乱以及新罗国后,继续对倭国出兵的借口。只要将新罗和倭国彻底的消灭之后,对于吕宋岛的开发也就随之可以进入到日程之中。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要等到将新罗和倭国评定以后才会按部就班的实施,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快的赶到泗沘城解围。不管怎么说,泗沘城作为前百济国的都城存在,它的所属权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一旦被叛军和倭国的军队打下来,势必会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士气,进而会对今后的平叛战争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离开南川停,李恪立即将麾下军队分为两路,一路领兵一万五千人沿着东线一路杀奔泗沘城,而他则率领另外一路沿中路直接向南开进。分兵前李恪再三叮嘱东路将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泗沘城外,沿途所经过的城镇,只要敢于抵抗的,一律用炮火将之彻底的摧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